疫情廉价资金退潮,美国杠杆贷款违约率升至四年高点
疫情期间廉价融资的红利已逐渐退去,隐患正不断显现。
根据穆迪的数据,截至2024年10月的12个月内,美国杠杆贷款违约率达到7.2%,创下2020年底以来的新高。此外,垃圾贷款的违约率也攀升至10年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表示,尽管美联储已经启动降息周期,但高企的融资成本仍在削弱企业的偿债能力,杠杆贷款市场的困局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缓解。“高利率对企业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瑞银资产管理信贷投资组合经理戴维·梅克林(David Meckling)表示,“杠杆贷款的违约趋势可能会延续至2025年之后。”

浮动利率的代价
杠杆贷款市场的繁荣,离不开低利率时代的推动。浮动利率贷款因其初始成本较低,成为美国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的热门选择。然而,自2022年美联储开始大幅加息以来,这些贷款的利率成本急剧攀升,导致企业债务负担陡增。
这一局面,对资产结构较轻的行业,造成了尤为显著的冲击,医疗和软件领域首当其冲。这些企业通常缺乏足够的有形资产作为抵押,一旦违约,投资者的回收率较低,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的风险敞口。Cheyne Capital企业信贷业务合伙人麦高恩(Justin McGowan)形容这一现象是“经济增长乏力与资产缺乏的双重夹击”,使这些企业在高利率环境下更为脆弱。
随着杠杆贷款市场的再融资压力逐步显现,利率高企使得公开和私募市场的融资渠道愈加受限,标普全球评级私募市场分析主管杨茹婷(Ruth Yang)认为,“无法通过公开或私募市场获得融资的企业将不得不重组债务,这可能进一步推动违约率的上升。”
风险积累
不良贷款交换交易(Distressed Debt Exchange)成为违约激增的主要推手。标普全球数据显示,今年超过一半的美国杠杆贷款违约案例涉及这类交易。这种方式通过延长还款期限或调整贷款条款,让企业暂时规避破产,但却以牺牲投资者权益为代价。
近年来,杠杆贷款契约条款的不断放宽被视为加剧市场风险的重要因素,为风险的集中埋下了隐患。较弱的契约要求虽然赋予借款人更多的灵活性,但也大大降低了贷方的保护力度,模糊了违约的定义。
相比之下,美国高收益债券市场的表现相对稳定。根据洲际交易所-美银(ICE BofA)的数据,美国高收益债券的利差目前处于2007年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投资者对降息的长期效果仍抱有乐观态度,认为借贷成本逐步下降可能为企业提供喘息之机。
保德信固定收益全球信贷研究负责人布赖恩·巴恩赫斯特(Brian Barnhurst)认为,“杠杆贷款与高收益债券的违约率在2023年末已经脱钩,市场表现出现了显著分化。”
另一些分析人士持更为审慎的观点。他们认为,不良贷款交换的频繁出现以及借款人资产质量的下降,是美国杠杆贷款市场风险积累的核心原因。这一市场结构特性使其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变化的冲击。
Cheyne信贷研究主管邓肯·桑基(Duncan Sankey)警告道:“当未来的道路看起来更加陡峭时,推迟解决问题无疑会增加风险,最终可能引发更大的市场动荡。”
创业板指跌破2000点关口,为2020年4月以来首次
创业板指跌破2000点,为2020年4月以来首次,今年年内跌幅超14%。9月15日,上证指数高开0.23%,深证成指高开0.16%,创业板指低开0.13%。早盘指数持续走低,创业板指跌破2000点,为2020年4月以来首次,今年年内跌幅超14%。锤子财富2023-09-15 10:20:340000老玩家扩规模、新玩家觅机遇,住房租赁市场持续活跃
若以22-23岁本科毕业计,一二线新青年需要租房为8-12年。近几年,在国家“租购并举”、“租售同权”的顶层设计下,经历了萌芽期、起步期和加速期,我国的住房租赁市场如今迈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0000运营商上半年运营数据出炉:中国移动5G网络客户破10亿
总体上看,截至今年上半年,三家运营商的5G用户总数为16.13亿户,中国移动的客户数据依旧远超联通和电信两家。22日,三大运营商上半年运营数据出炉。从数据来看,三家运营商在2024年上半年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其中中国移动客户总数突破十亿,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渗透率超过80%,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也累计突破10亿户。0000财报解读|瑞幸咖啡一季度收入大增4成,但持续的价格战正在蚕食利润
持续了近一年的价格大战对于咖啡企业的影响正在越来越明显。4月30日晚,备受市场关注的瑞幸咖啡一季报出炉,消费传统淡季中瑞幸咖啡实现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41.5%,但同店销售额和营业利润率却受到外部因素和价格战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锤子财富2024-05-07 12:40:340000聚焦进博会|国际巨头竞逐功能化营养赛道,还透露了这些新变化
细分化、功能化营养产品正在成为国内营养品消费新的增量机会。细分功能化的营养产品正在成为国际乳业和食品巨头布局的新方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第一财经记者走访发现,相比于以往更为宽泛的营养产品,今年细分化、功能化营养产品成为各大国际乳业和食品企业展出的重点之一。在受访企业看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喜欢“能解决问题”的营养健康产品。巨头扎堆细分功能化赛道锤子财富2023-11-07 13:48:5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