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医疗科技任命新掌门人,跨国医疗公司中国为何密集换帅
7月15日,强生医疗科技任命“老将”周敏涛为中国区总裁,接替此前宣布辞任的宋为群,这一任命于7月25日生效,较宋为群原定正式离职的日期早了两个月。
“中国一把手的变化是跨国医药巨头在华战略实施变化的风向标。”一名资深外资企业管理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行业迎来新一轮洗牌
一位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周敏涛直接上任也是意料之中,此前就有业内传言说强生来了一位非常强劲的继任者,无须过渡期,直接上手。”
周敏涛是强生公司30年的老兵,于2021年离开强生,此前,他担任强生爱惜康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在离开强生后,周敏涛加入另一家医疗巨头丹纳赫,担任该公司旗下思拓凡(Cytiva)中国总裁一职。今年2月底,周敏涛宣布因个人原因辞任。
强生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医疗器械公司,其在中国的人事变动引发业内高度关注。目前,已经辞任的宋为群去向尚不明确,市场正在等待这一重磅消息落定。有多名消息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预计他会加入另一家医疗巨头公司。
近期,已有多家跨国医疗企业中国换帅。本月初,皇家飞利浦公司任命刘令接替何国伟出任飞利浦大中华区总裁,何国伟将正式退休。
7月11日,赛默飞世尔科技宣布任命该公司分析仪器事业部化学分析业务总裁米格尔·福斯蒂诺(Miguel Faustino)接任冯时瀚(Hann Pang)担任赛默飞中国区总裁一职,8月1日起生效。冯时瀚的去向没有公布。
另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德国医疗器械公司贝朗大中华区总裁苏劲突然离职,贝朗方面尚未官宣这一消息。业内人士称,公司内部正在调整。
除了医疗器械公司,今年以来,跨国医药巨头换帅也不断,礼来、葛兰素史克(GSK)、诺华都宣布中国区高层人事变动。
一位医疗领域投资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近期有多家医疗设备巨头公司中国区一把手合同将到期,未来可能有更多人事调整的消息公布,整个行业可能迎来一次大的洗牌。
医疗行业告别高速发展期
跨国医疗公司中国区密集换帅正值中国医疗行业市场环境发生重要变革之际。近年来,跨国医疗巨头正在加大对中国本土化的投入,以应对本土厂商激烈的竞争。同时,它们也在谨慎评估集采等政策对企业运营带来的影响,并对企业战略进行调整。
“过去的领导者是否能够适应新环境的挑战,这是跨国企业总部正在认真考虑的问题,他们在物色新领导人的时候,可能会制定新的选人标准。”上述投资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以强生公司为例,宋为群宣布辞任时,恰逢强生公司宣布一系列重大战略调整之际。2023年9月,强生集团宣布将旗下制药业务杨森更名为强生创新制药,与强生医疗科技组成强生公司的两大主营业务。2022年3月,强生集团宣布旗下的医疗器材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正式更名为“强生医疗科技”。
在本土医疗企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巨头也在加大本土战略的实施。波士顿科学、美敦力等医疗器械公司近两年都宣布中国本土生产计划;而西门子医疗、GE医疗和飞利浦等医疗设备厂商则面临以联影为代表的本土厂商全方位的竞争。
而集采政策对于整个医疗企业行业的影响更为深远,它不仅对企业利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还要求医疗企业加速创新,技术迭代周期更快。以首批被纳入集采的高值耗材冠脉支架为例,中选产品价格由原来的上万元降至目前的不到800元。
市场人士认为,集采的大势所趋让企业的增长逻辑发生变化,靠单一产品获得营收的厂商未来的生存空间可能会越来越小。
随着外资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方式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的改变,对管理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企业高层的人事剧变往往会成为公司业务发展走向的“分水岭”。
一位曾在多家跨国医疗公司任职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强生这样的企业中国区的话语权是相对较大的,但最近有一种趋势是,跨国企业总部更常见的是’空降’职业经理人,让总部信得过的人来掌舵,密切关注在中国的市场情况,以便更好地作出应对。”
这种观点也是业内普遍认同的。一位跨国医疗公司中国区一把手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过去二十年中国医疗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高管大多数的能力都体现在对上(总部)讲好故事,对下(中国公司)无为而治讲文化、人才和发展,而现在进入了新一轮的市场剧烈变化和格局重塑的阶段,对高管的要求开始回归带队突破解决问题,业务精湛,敢拍板、敢担责,但’能上手’和‘能放手’两种能力往往很难强求同一批人都具备,可能是中国换帅的一部分原因。”
也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指出,最早一批带领跨国医疗公司在中国实施本土化战略的“老兵”,现在大部分都接近退休年龄,也是近期医疗企业换帅的重要原因。不过,强生最新任命的周敏涛年龄也已超过60岁。
对此,多名业内人士认为,强生对周敏涛的任命,更像是一个过渡性的任命。“周敏涛为人正直,对强生业务了解,可能是强生选中他的主要原因,但考虑年龄因素,强生也一定在物色他的接班人。”一位熟悉强生的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陆金所港交所挂牌首日“开门红”,首日市值近400亿港元
对陆金所控股来说,回港上市意味着里程碑,更意味着另一段旅程的开始。陆金所控股(06623.HK)4月14日正式敲锣,以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实现港交所及纽交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行情信息显示,陆金所控股港交所上市首日实现“开门红”,在开盘价33.50港元的基础上开盘即一路飙升,最高价升至36.5港元,最终报收34.75港元,较开盘价上涨3.73%,首日收盘后市值为398.27亿港元。锤子财富2023-04-14 17:45:300000潘功胜: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坚持金融为民,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序处置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稳健运行,着力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电视会议。0000壹快评丨阻挠记者正常采访,是对公众知情权的粗暴践踏
对记者的正常采访受到粗暴阻挠感到愤怒的,不仅仅包括新闻从业者,还应该包括庞大的公众群体。13日早上,河北燕郊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27人受伤。当日,总台央视记者在事故现场采访遇阻甚至被推搡。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让人们痛心,新闻媒体记者的正常采访受到粗暴阻挠更让人惊心。0000下周关注丨12月PMI数据将公布,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下周(12月25日-12月29日)共有96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74.37亿股。【重磅新闻】12月PMI数据将公布12月31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11月份,制造业PMI为49.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略有回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2%,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仍高于临界点,非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锤子财富2023-12-24 09:37:400000机构今日买入这9股,抛售新诺威1.88亿元丨龙虎榜
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信雅达、四川金顶、丰光精密,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46亿元、3561万元、2416万元。盘后数据显示,12月7日龙虎榜中,共25只个股出现了机构的身影,有9只股票呈现机构净买入,16只股票呈现机构净卖出。当天机构净买入前三的股票分别是信雅达、四川金顶、丰光精密,净买入金额分别是1.46亿元、3561万元、2416万元。锤子财富2023-12-07 18:24: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