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度发文推动低空经济建设;工信部出手规范光伏制造行业丨明日主题前瞻
①上海再度发文推动低空经济建设,机构称万亿级产业规模可期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深化推动新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其中提出,在青浦、南汇等有条件的新城试点推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在物流配送、特色文旅、应急救援、智慧城市、低空通勤等场景开展商业应用。
此前在7月2日,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会议指出,要完善低空经济产业设施配套,抓好“设施网”建设,提升软件配套服务能力,建立统一综合管理平台,完善空域开放协调机制,提升“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能级,形成各方协同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合力。要开放应用场景,加大商业化试点和规模化运用,推动“小众试点”变为“大众体验”,培育“低空 ”新消费场景。要引育领军企业,抢抓市场新机遇,支持大中型无人机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发制造,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华西证券认为,受益于政策等因素的持续推动,低空经济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万亿级产业规模可期。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具备多重优势,商业化进程有望持续推进。就产业链而言,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成本占比较高,在eVTOL广阔市场规模的带动下,产业链上游的三电系统市场有望蓬勃发展。此外,电动航空领域将对三电系统等相关零部件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已有相关厂商在电动航空的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进行前期布局,未来有望受益行业需求发展,并获得先发优势。
②上海发布促进汽车更新消费行动方案,以旧换新等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在7月10日的媒体通气会上,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刘敏表示,为了落实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商务部等14部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上海借鉴国际成熟经验,从加速车辆淘汰更新、优化汽车市场结构等方面新出台了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的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7年,上海市二手车交易平均车龄降低1年。二手车交易量达到90万辆,较2023年增长50%;二手车出口量达到1.5万辆,较2023年增长一倍;报废汽车回收量达到5万辆,较2023年增加一倍。
刘敏介绍说,行动方案共提出9项任务措施,是从多个维度展开了行动。其中,对需求端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激励消费者以旧换新,并对二手车流通模式和能级进行提升,同时加强二手车交易环境的保障。
中汽协方面表示,展望下半年,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利好政策持续落地实施,企业新产品密集上市,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汽车市场消费潜力,为行业全年实现稳增长提供助力。
③工信部再出手规范光伏制造行业,头部企业有望受益
近日,工信部对《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光大证券认为,本次《规范条件》修订意在进一步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投资,同时进一步提升项目工艺技术和能耗管理的有关要求;在光伏产品价格持续下跌背景下主产业链各环节的公司均面临较为严峻的经营压力,具备成本和技术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在行业产能出清过程中占据领先地位。
央企加力能源保供,上半年国家能源集团发电量创历史同期新高
多方加大能源电力保供稳价力度。随着迎峰度夏进入关键期,持续极端高温的出现给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带来较大挑战,多方加大能源电力保供稳价力度。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国家能源集团21日表示,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月均达到5170万吨、自2021年10月份以来连续21个月保持5000万吨峰值水平;中长期电煤合同履约兑现率超过100%,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0000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有望提速;谷歌发布AI模型“双子座”丨明日主题前瞻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探索开展高度自动驾驶车辆在高速公路和高架道路上测试及示范应用,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①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应用有望提速关注产业链投资机遇0000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怎么干?
当前,我国很多产业链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卡脖子”技术问题,其中最关键的环节在于前端的科技创新力量。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过程中,科技创新成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供给能力和潜在增长率的关键助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技创新如何带动产业发展、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如何强化等也是热议的话题。新质生产力要靠原始创新0000异议不明、依赖中介,董监高“不保真”违规被处分
董监高“不保真”的违规主要有四类典型表现形式。上市公司董监高对自家年报持“不保真”的意见,为市场高度关注。经统计,2022年度沪市上市公司年报“不保真”约20人次,其中不乏部分董监高积极履职,并通过“不保真”提示风险的案例;也有一些董监高的“不保真”涉及违规。0000主要矿产品产量同比增加,紫金矿业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41%—50%
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148.5-157.5亿元,与上年同期96.55亿元相比,将增加约51.95-60.95亿元,同比增加约54%-63%。紫金矿业7月8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5.5亿元—154.5亿元,同比增加约41%—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