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99

短剧新势力爆发,AI“造剧”你会追吗?

锤子财富2024-04-06 07:05:360
随着AI技术引入,视频拍摄制作的成本将大大降低。

“浩瀚无垠的星河里,流淌着古老的东方神话传说,那是我们的先祖对天地万物的无尽遐想,当AI遇见神话,让科技之光照亮现代科幻的神奇之旅……”伴随着开辟鸿蒙的仙气与气势磅礴的配音,女娲、盘古、嫦娥等六位中国神话英雄,分别从远古走来,穿越时光,与“嫦娥五号”“屠呦呦”等现代科技的代表人事物进行了对话。

在Sora横空出世一月后,AI全流程(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微短剧《中国神话》颠覆国内传统AI内容创作,迅速登上热搜,并引发短剧游戏概念股高开。

评论区更是炸了锅,有的网友深表震撼,“打开视频,我愿意相信神话了”,并表示要保存下来给孩子看。有的网友认为与Sora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视频时间较短,显得很机械。

“Sora的跃进式技术革命对于世界上任何团队都形成了优势,不仅仅是中国。他们有能够承担风险的成本与对技术的坚定信仰,其中有些因素,我们的环境是不具备的。我们的AI技术成长过程中,也需要良性的投资与舆论环境。回到事物本身,我们需要考虑的是,AI到底对我们的工作有没有帮助?有怎样的帮助?”作为微短剧《中国神话》的联合出品方,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沈阳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AI 就是要与产业相结合

“我们与央视长期保持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交流。去年,双方的团队就开始沟通。”沈阳表示,“核心就是AI能够改变我们什么?如何将AI和中国庞大的产业做结合,这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优势。”

从这个角度,做中国神话AI系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有积极意义的。

《中国神话》共分六集,分别为《补天》《逐日》《奔月》《填海》《治水》《尝百草》。由央视总台视听新媒体中心与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合作推出。

“人工智能,数据工作是基础。实验室从2014年就开始做,数据量很多,央视本身数据量也很庞大。大数据模型最好是公开数据与每个单位的内部数据打通。“

彼此的加持使得双方可以对《中国神话》的细节进行打磨。

“现在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在技术上日趋成熟,AI生成音乐也已突破,最需要的是耐心去打磨产品。比如,最初AI给到的女娲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位美女,少了一些仙气,我们就给予一些方向性的提示,AI接受后,从着装、造型与环境,多了一些反重力的效果,营造出一种仙气飘飘的氛围。”沈阳表示。

但如果AI微短剧只是对中国每一个神话故事的一种简单重复,造成视觉上冲击与技术上的新鲜感,那AI的创造性发展与创新性转换,就没有体现出来。

“中国神话的人物,皆是筚路蓝缕,勤勤恳恳,建设自己的家园。今天,我们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需要这些精神,比如中国的航天事业,登陆火星的探测器等对地外世界的探索,只是与古人使用的工具不同,但内在精神还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就提示AI ,‘你想一下过去,想一下现在,想一下未来’,AI就会生成很多他认为很合理的内容。”沈阳表示。

这也是AI微短剧《中国神话》系列的特点之一,例如创造人类的女娲化身彩石修补天空裂缝,而现在在面临臭氧层空洞等环境危机时,全球人类共同“补天”,随着臭氧层空洞被逐渐修补,人类再次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两者的故事衔接加之视频、音乐、解说等组合拳,收到了良好效果。网友表示没看够,四分多分钟更像是预告片,想看正片。

AI“自造”高质量短剧比较难

“现在比较大的一个难题是,AI技术生成视频的时间比较受限——时间越长,保持影像的一致性越难。所以,这点上,Sora是比较强的,可以自动生成一分钟时间。当然,因为他们横空出世后,其基本原理,行业内通过认识、比较、了解,像算力训练啊等等都跟上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攻关,在视频大模型上,大家都会陆陆续续成熟起来。”沈阳表示。

这也是《中国神话》选择AI微短剧的原因,制作成本没那么高、时间短、传播速度快、更易打动人。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如果以传统方式拍摄、剪辑、配乐等全流程制作《中国神话》微短剧的话,其成本是AI微短剧的七倍。

这也就意味着随着AI技术引入,视频拍摄制作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再加之微短剧的视听效果,使得目前火爆的短剧生产者开始思考,短剧应如何借助AI技术工具进行全流程创作。

“目前虚拟制片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使用较为广泛。这些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投入成本,并提高了制作效率。”新元新文旅研究院负责人刘德良认为,网络视听行业正在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微短剧正是这场变革中的一匹黑马,AI技术给微短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对媒体表示,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

中国数据咨询公司艾媒咨询去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网络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将近267.65%。

有专家认为,今年该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未来五年内,微短剧或将成为撬动千亿市场的重要力量。

艺恩数据显示,2023年国内短剧相关企业数量超30万家,产业链上、中、下游众多公司各司其职。

与此同时,A股多家上市公司密集表态,积极布局微短剧业务,探索一系列“短剧 ”新生态。

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短剧业务概念股中文在线(300364.SZ)在2023年11月3日和11月5日,举办了两场投资者调研活动,共吸引了海富通基金、广发基金、诺安基金等机构的369人参与。

而随着短剧的规范化发展、质量提高,制作成本也水涨船高。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2023年初,一部短剧制作成本20万~30万元左右;在观众的追捧与市场的火爆中,现在一部短剧的制作成本大概增加了两到三倍。

在生产流程领域,AI技术使用已经较为广泛,但要想靠AI全自动生成高质量短剧,行业还需要一段路要走。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认为,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面对迅速变革,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同时,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