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年度工作会议密集召开,市场瞩目这些看点
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中央企业在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了“压舱石”作用。去年1至11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9.1万亿元,同比增加203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含房地产)4.1万亿元、同比增长9.1%。
日前召开的央企负责人会议明确,2024年央企要围绕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质量效益,扎实推动高质量的稳增长。
近期中央企业密集召开年度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发现,提质增效稳增长、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等,是今年国资央企工作的关键词。
全力以赴稳增长
多家央企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招商局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主要效益指标稳中有进,总资产达13.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4%,再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实现利润总额突破2200亿元,净利润迈上1900亿元新台阶、同比增长6.0%。
中国五矿表示,全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9300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预计同比大幅增长,带息负债成本、规模双双压降,运营质量效率持续提升。
2024年国资委对中央企业总体保持“一利五率”目标管理体系不变,具体要求是“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此外,国资委要求,2024年中央企业要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以及品牌价值五个方面的价值。
业内分析,国资委强调更加注重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就是希望央企进一步树牢正确发展观、政绩观,一方面继续提高央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另一方面强化战略意识、功能导向,更好地发挥战略支撑作用。
华润集团董事长王祥明表示,2024年稳增长是前提,要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打赢业绩增长攻坚战。中国中化董事长李凡荣在2024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以干事创业、敢打必胜的坚定信心,全面完成新年度各项重点任务。打造质效导向的卓越运营升级版,明确提质增效目标,提升效益效率;以卓越运营为导向,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扎实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改革是搞好国有企业的关键一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于2023年年中启动。经国务院批准,已建立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协调机制。各央企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累计提出落实举措1.8万余项,超前实施改革举措近2000项。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日前在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明确,2024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各央企要深入推动实施,统筹安排进度,在重点难点任务上务求突破,力争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
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工作会议提出,突出改革提升,实施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一流示范企业建设,着力增强一流企业建设效能。
国机集团明确,以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抓手,充分释放改革效能。坚定不移推进落实集团改革深化提升方案及工作台账各项任务。加强内外部协同,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中国建筑也表示,要扎实开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抓好实施方案落地执行,深入落实项目管理大会暨项目经理大会各项部署,持之以恒开展“六个专项行动”,完善ESG治理体系,切实提升企业资产价值,更高层面推进“厉行节约,勤俭办企”,夯实以项目为中心的基础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治理水平。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分析,新一轮的国企改革预计将在三方面发力,首先是深化功能性改革,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战略安全、产业控制上的核心功能,其次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改善效率,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另外,要深化推进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持续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优化,推进并购重组与专业化整合,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推进与资本市场融合发展,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24年经济工作,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表示,强调更加注重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就是希望各中央企业进一步增强加快产业升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危机感紧迫感。中央企业要加快转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的产业支柱,加大力度发展新质生产力。
多家央企在部署重点任务时明确加大战新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国机集团表示,2024年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线,做强先进装备制造核心主业,打造机械工业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传统业务转型升级,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兵装集团提出,要更加注重新域新质和无人智能装备、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经营实现“三个突破”。
新能源、绿色低碳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国家能源集团表示,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新产业规模化发展双向发力,在新能源新燃料新材料创新突破等领域补短锻长。中国华电集团明确,全力以赴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服务国家战略和现代化全局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专家薛方日前在首届光伏与零碳产业链创新发展论坛上表示,未来绿色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将超过25%,将产生487万亿元的绿色低碳投资需求。企业可以利用碳市场、绿色金融和生态信用体系等新型市场机制和工具,将资金配置到企业的绿色资产和绿色项目中。这不仅是主动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通道之举,也将成为企业在低碳绿色发展时代降低制度成本、交易成本和投资浪费,规避风险、驾驭市场的工具之一。
刘兴国强调,国资央企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方向,不断为国民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这需要国资央企要做好投资引领,既要加大投资力度,更要优化投资结构。同时还要做好创新示范,保持创新投入的持续增长,不断深化结构调整,通过并购重组不断优化布局结构、提升资产质量。
美宣布起诉、制裁中国企业和公民 外交部:强烈谴责 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美国一方面口口声声希望中方恢复禁毒合作,一方面又悍然再次起诉和制裁中国实体和个人,严重侵害有关企业和个人合法权益,中方对此予以强烈谴责,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政府宣布对涉芬太尼化学前体的中国企业和公民进行起诉和制裁。中方对此有何评论?0000香港政府统计:约18.4%的感染者曾出现长新冠症状
高龄慢病感染者更容易罹患长新冠一项最新统计显示,香港第五波新冠疫情后期(2022年12月-2023年4月期间),有5成左右香港居民感染过新冠。其中,近2成左右新冠感染者出现超过2个月的长新冠症状,这些有持续性症状的新冠感染者中有1/3认为长新冠对生活造成困扰。0000纳指连续五日刷新高,马斯克放豪言:特斯拉市值将超30万亿美元
安本副首席经济师坎恩表示:“宽松政策的门槛比市场之前预期的更高”。*纳指连续五日刷新高*马斯克放豪言:特斯拉市值将超30万亿美元*美联储官员密集表态0000百强房企5月销售环比降14%,十强企业座次再度生变
业内认为,年中冲刺节点来临之际,6月销售有望好转。购房者置业情绪回落、房企推盘积极性普遍不高,百强房企的销售表现延续低迷的态势。据第三方研究机构克而瑞发布的5月销售数据显示,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853.6亿元,环比降低14.3%。0000上海与中国三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陈吉宁龚正会见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供水安全、能源保障、低碳转型、科技创新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促进上海城市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共同服务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今天(7月31日)在沪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会见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雷鸣山一行。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