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碳普惠”机制等知晓率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在低碳意识方面,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的知晓率较高,分别达到81.1%和86.7%,但对“双碳”目标及“碳普惠”机制这类新概念的知晓率分别只有75%和75.6%,有待进一步提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正在召开。在同期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委会举办的“低碳消费与绿色供应链减碳”主题边会上,国内多家机构共同完成的《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发布。
“公众领域是推动双碳目标落实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唐丁丁说。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碳中和科技与战略中心主任王元丰也表示,当前需要创新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提升公众低碳意识和对“双碳行动”的了解。
作为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领域之一,消费及居民生活碳排放已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IPCC《气候变化2023》报告强调,落实正确的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到2050年可使温室气体排放减少40%-70%。在中国也有研究表明,消费端碳排放占比已达53%。
“由此可见,推动消费端减碳正成为全球认可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中华环保联合会碳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绿普惠创始人陶岚在发布会上说。
陶岚介绍,该研究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共发放问卷11596份,回收有效样本10859份,调研样本符合统计学有效性要求,调研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认知,低碳意识,食、住、行、办公、购物领域低碳行为践行。报告不仅描绘了公众低碳意识与认知水平、低碳行为践行程度,还进一步探究了影响公众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提升的影响因素。

推动消费端减碳正成为全球认可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策略。摄影/章轲
《报告》显示,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呈现出新特征,整体水平有所提升的同时,在食、住、行、办公、购物等不同领域存在一定差异。在低碳意识方面,公众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生活知晓率较高,分别达到81.1%和86.7%,但对“双碳”目标及“碳普惠”机制这类新概念的知晓率分别只有75%和75.6%,有待进一步提高。
《报告》显示,在低碳行为方面,公众在餐食、居住、出行、工作、购物等领域的低碳知晓率和低碳行为之间存在“知行差异”。例如,受访者中认为“买咖啡、茶饮等自带杯子”,“非常有效”和“比较有效”的占84.2%,但实际践行时“总是做到”和“经常做到”的仅占69.3%。
研究发现,受访者在光盘行动、绿色出行等低碳行为的低碳意识和低碳行为践行程度的一致性较高,这或许与中国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发起公众环保行动和企业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有关。例如,中国制定和出台了《反食品浪费法》,民间和企业积极发起“光盘行动”。
研究显示,低碳意识是影响低碳行为最关键的因素,随着低碳意识水平的提升,公众在餐食、居住、办公、出行和购物五大领域践行低碳行为的概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因此,低碳知识的普及和对低碳行为有效性认知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公众的低碳态度和行为意愿,进而促进公众践行低碳行为概率增加。

受访者低碳知识知晓率。资料来源: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

受访者低碳态度和意愿。资料来源:中国公众低碳意识与低碳行为网络调查报告
《报告》称,目前在外部因素方面,低碳生活配套措施和服务还不健全,低碳信息相对缺乏及缺乏激励措施会影响公众践行低碳行为。《报告》建议,健全和完善各类低碳消费基础设施和服务,应用数字化手段,提高公众使用低碳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方便程度;通过“碳普惠”机制和平台,让公众能够从践行低碳行为中受益;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在消费端碳减排行动中的协同与合作。
正在阿联酋迪拜参加COP28大会的陶岚介绍,大会期间,围绕气候变化,一系列通过碳普惠机制动员全社会碳减排的成果及举措被集中介绍和展示,中国也向全球推出了用数字化带动全民减排的智慧方案和宝贵经验。
绿普惠发布了《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行》和《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指南:办公》两个低碳减排场景、9项解决碳普惠量化难点的团体标准。
此外,中国多地碳普惠机制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也在大会期间得到展示: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该省碳普惠机制“三晋绿色生活”累计减排次数超过1亿次;“2023北京绿色生活季”平台通过推动市民践行绿色生活、以碳普惠带动绿色消费,已有956.5万人参与;滴滴通过“长青”碳管理平台,推行网约车“油换电”、合乘交通、慢行交通三大减碳路径;饿了么培养平台7000万用户低碳小习惯。
如何有效遏制“远洋捕捞”式趋利性执法?专家建言治本之策
有专家认为,治理跨区域的趋利性执法问题,除了罚没收入归中央财政,关键还在于防止职权的滥用。近日,一段包括“干垮一个企业太简单了”的录音在网络传播,让异地趋利性执法这一司法实践上的顽疾再次得到社会关注。近年来,部分司法机关违法违规异地抓捕民营企业家,查封、冻结、甚至划转外地企业和个人财产的情况频发,其中有逐利之嫌的跨区域执法被称为“远洋捕捞”式执法。0000中国家庭离拥有一辆房车还有多远?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房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当房车成为中国普通家庭也能消费的产品时,前景不容小视。人口的流动性,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旅游,更是一种追求高品质体验的流动形式。而房车,则作为一种工具,使得人们在“流动性”和“家”之间,取得了协调一致——流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流动本身,更加重要的是身体的舒适与心理的愉悦。锤子财富2024-08-26 18:18:330000万亿市场规模仍待挖掘,商用车L4自动驾驶能否提速?
和Robotaxi相比,Robotruck被业界认为更容易实现商业化落地。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友道智途”)再获新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近日,友道智途和六安钢铁控股集团(下称“六钢集团”)联合推动的绿色零碳自动驾驶项目在六安市霍邱县启动。双方将以六钢专线倒短物流为场景应用示范点,打造自动驾驶运输链。锤子财富2023-06-07 23:11:370000“弃子”深足:足球与金钱的如烟往事
“资本冷场本质上还是因为目前投资中国足球不能带来预期的回报,无论是‘名’上还是‘利’上的回报。”对中超深圳佳兆业队的11名场上队员来说,从来没有哪场比赛像上周六(11月4日)的主场比赛那样,既盼着它早点结束,又害怕它结束。锤子财富2023-11-09 14:31: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