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超50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占比八成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结构正提质优化。
在27日开幕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3年)》(下称“报告”),报告显示,据测算,我国数字经济进一步实现量的合理增长。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达到41.5%。

数字经济主要包括四大部分: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以及数据价值化。
从结构上看,我国数字经济结构优化促进质的有效提升。2022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与产业数字化规模分别达到9.2万亿元和41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分别为18.3%和81.7%,数字经济的二八比例结构较为稳定。产业数字化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2022年,产业数字化规模同比名义增长10.3%,占GDP比重为 33.9%,占数字经济比重为 81.7%。
报告还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从整体看,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为1.75,相较2012年提升了0.09,数字经济生产率水平和同比增幅都显著高于整体国民经济生产效率,对国民经济生产效率提升起到支撑、拉动作用。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小幅上升,第二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十年间整体呈现先升后降态势,第三产业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键力量。
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数据要素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呈现持续上升状态。数字经济在《政府工作报告》 中的地位也不断提升,从 2017 年第一次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加快发展”,到 2022 年将“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单独成段,再到 2023 年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我国近年来也在完善数据要素市场的顶层设计。
去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即“数据二十条”)对外公布,构建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4项制度,提出20条政策举措。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公布,提出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从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强化数字中国关键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做出部署。
在国家发改委近日举行的4月份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数字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成效逐步显著。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重点从制度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产业创新发展、数字化转型和国际合作等五方面发力,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比如,加快构建“1 N”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数据要素流通使用先行先试;适度超前布局,加快光纤网络扩容提速、5G商用部署和规模应用,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礼来重磅减重药获批,与诺和诺德正面竞争
受益于GLP-1类降糖药销售的提振,礼来和诺和诺德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两家制药公司。今年以来,礼来股价涨幅接近70%,市值逼近6000亿美元。11月8日,美国FDA批准了礼来公司的替尔泊肽(Tirzepatide)用于减肥适应证(商品名:Zepbound),成为继诺和诺德的Wegovy之后又一款获批的减重药物,也为该药物更广泛地使用铺平道路。锤子财富2023-11-09 18:43:310000国家发改委:促消费扩投资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综合施策帮助企业减负增效。7月30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2023年上半年发展改革形势通报会,安排下半年发展改革重点工作。00009.8万名境外采购商参加广交会,“一带一路”成热议话题
近年来,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成为“一带一路”经贸合作新增长点。参加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目前已达9.8万名。其中,不少客商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锤子财富2023-10-18 22:43:550000一个晚上,科创板20家公司预告业绩,32家发布回购公告
科创板20余家公司三季报预喜,近两月70家公司提议或发布回购方案。随着三季度接近尾声,科创板公司的业绩预告密集出炉。目前已有20多家科创板公司公布业绩预喜。9月26日晚间,共有20家科创板公司预告三季度经营信息,其中高端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景气度回升。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