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营收破千亿,千亿龙头隆基绿能继续行稳致远
全球碳中和目标、地缘政治变化及能源短缺背景下,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
随着光伏经济性逐步凸显,全球光伏装机市场持续向好,光伏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同比增长21.74%至43.48%。在政策和终端需求加持下,终端装机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对光伏产品的增量需求。
4月27日晚间,一体化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601012.SH)再传捷报。在光伏行业高度内卷,产业链大部分利润集中在上游环节的2022年,这家以稳健著称的全球光伏龙头企业,营收迈入千亿大关,实现净利润148亿,组件全球出货实现“三连冠”,成绩斐然。
去年营收破千亿,出货量“三连冠”
作为一体化光伏产业链龙头,隆基绿能主要从事单晶硅棒、硅片、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光伏电站的开发及系统解决方案的提供业务。
截至目前已形成了从硅片、电池、组件到下游光伏电站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其中硅片、电池及组件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一体化组件制造商之一。
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9.98亿元,同比增长60.0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8.12亿元,同比增长63.02%,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4.14亿元,同比增长63.31%。
2022年,隆基绿能四个季度分别完成营收185.95亿元,318.22亿元、366.18亿元、419.63亿元。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83.19亿元,同比增幅52.35%。
此前的三年间,受益于光伏行业持续景气,公司的业绩保持高速增长。
2019年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28.97亿元、545.83亿元和809.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9.62%、65.92%和48.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80亿元、85.52亿元和90.8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6.40%、61.99%和6.24%。
拆分业务板块来看,硅片及硅棒业务、太阳能组件业务贡献主要营收。
2019年至2021年,公司硅片及硅棒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37.77亿元、155.13亿元和170.28亿元,占比分别为41.88%、28.42%和 21.04%;2019年至2021年太阳能组件及电池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51.10亿元、362.39亿元和584.54亿元,占比分别为44.29%、66.39%和72.23%。
出货量方面,隆基绿能以超过46GW组件出货量再次位列全球领先,实现“三连冠”。
2022年,隆基绿能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85.06GW,其中对外销售42.52GW,自用42.54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46.76GW,其中对外销售46.08GW,自用0.68GW。
截至2022年底,公司单晶硅片产能达到133GW,单晶电池产能达到50GW,单晶组件产能达到85GW。随着硅料新增产能产量的大规模释放,产业链各环节价格回归正常水位,产线开工率持续爬升,2023年隆基绿能业绩有望持续向好。
隆基绿能一直持续秉承“稳健可靠、科技引领”的品牌定位,遵循“第一性原理”,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促进产品品质优化和成本持续下降,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隆基绿能预计,2023年电池组件出货量85GW,硅片出货量130GW。截至2023年末,硅片产能将达到190GW,电池产能达到110GW,组件产能130GW,全年营业收入实现1600亿元以上。
重仓研发,年内七次刷新世界纪录
强者恒强的背后是一以贯之在研发上的高强度的投入。
作为典型的技术驱动型公司,隆基绿能钟宝申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动能,光伏行业也应回归电池效率提升的主赛道。
公开数据显示,自隆基绿能2012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至2022年9月,该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180亿元。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该研发投入为光伏行业内最高,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一直稳定在5%左右。
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获得各类已授权专利2132项,全年研发投入71.41亿元,占营业收入5.54%。人才储备方面,公司已组建了4000余人的专业研发与技术创新团队。2022年,中央研究院投入使用,旨在建立世界一流的研发平台和研发能力,打造为全球光伏产业创新中心。
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下,隆基绿能在电池组件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2年11月,隆基绿能宣布,根据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最新认证报告显示,隆基绿能自主研发的硅异质结电池转换效率达到26.81%。
2022年,隆基绿能七次刷新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硅异质结电池26.81%的转换效率,创造了继2017年以来的晶硅电池最新世界纪录,也是首次由中国光伏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谈及26.81%带来的实际价值,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介绍道,目前全球普及的光伏电池转换效率水平约为24%,26.8%转换效率比起24%,相对效率提高了10%,使光伏发电成本进一步降低,为储能和其他的调节手段让渡出一些经济性空间。
“这就意味着,未来每增加1TW的光伏装机量,采用该转换效率的光伏组件,可以为全社会节省3000亿人民币,同时节省10%的土地面积。”李振国介绍道。
另外,该公司研发HPBC新型电池技术导入大规模商业化量产,量产转换效率超过25%,基于HPBC技术的Hi-MO 6组件产品转换效率最高可达23.2%,发布了适用于全球分布式应用场景的Hi-MO 6产品系列。
目前,HPBC电池已经应用于欧洲市场并且需求旺盛。据浙商证券分析,组件采用的HPBC电池技术可大幅度提升光线吸收和光电转换能。从效益上看,基于高效HPBC电池技术打造的Hi-MO6,较PERC产品平均发电增益10%。此外,得益于HPBC电池正面无栅线设计组件效率大幅提升,有效增加了组件输出功率,轻松应对欧洲地区的气候与光照问题。
海外市场掷出“先手棋”
“立足中国,辐射全球市场”,一直是隆基股份的战略方针。眼下,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隆基绿能掷出抢先布局海外市场的“先手棋”。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023年光伏装机需求量由高至低依序为亚太、欧洲、美洲及中东非地区。亚太地区2023年新增装机需求预估202.5GW,年增55.4%。其中,中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市场受政策推动装机增速较快,上述地区装机量年增均可达40%以上。
针对持续火热的海外市场,隆基绿能表示,公司一方面加快国内高效产能的投资建设与产线改造,推进新型高效电池技术产能落地,满足市场日趋多元化的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公司继续优化海外投资布局,加大古晋基地拉晶、切片产能投资,完成越南基地产能改造提升,增强海外全产业链生产和运营能力,满足持续增长的海外市场需求。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4月28日的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在海外布局方面,我们有专门的团队分析全球合适的投资地,综合考虑市场政策、当地地方法规等因素。
“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越南地区完善光伏全产业链的布局,早前公布的美国合资建设的5GW的光伏组件厂预期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实现投产。”钟宝申表示。
截至目前,隆基绿能在越南、马来西亚拥有2个生产基地,布局东南亚硅片产能4.1GW、电池片产能7.5GW、组件产能11GW。东南亚的海外工厂有力保障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场的组件供应。
另外,隆基绿能积极布局全球化销售渠道,完善全球销售网点布局。公开资料显示,隆基绿能现有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地区,分支机构覆盖中国、美国、欧洲、日韩、印度、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地,建立专业化海外销售团队,服务当地销售。
这种全球化销售渠道布局也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钟宝申在业绩说明会上明确表示,公司的战略客户和渠道客户可以支撑2023年85GW电池组件出货目标的实现。
他认为:“隆基在过去一年已经形成全球销售网络,与一批战略性大客户(电力投资者)形成较好的业务合作关系,预计今年这种合作会加强。渠道销售方面,目前隆基在全球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有广泛网络应对分布式的增长。”
美股科技七巨头市值突破12万亿美元 机构发出“黑天鹅”预警
市场迫切想知道明年美国科技股能否继续打破纪录。法国兴业银行全球策略师AlbertEdwards指出,美国科技行业的不稳定性可能成为明年经济最大的“黑天鹅”。2023年,美国科技股从2022年的“盈利危机”和“裁员潮”中意外复苏,以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推动了美股狂飙的浪潮,并触发了英伟达等科技公司股价创下历史新高。锤子财富2023-12-24 20:02:560000独家对话新兴市场教父麦朴思:持续布局中国股市,多元化集团分拆上市将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麦朴思表示继续投资中国,港股在其新兴市场基金中的占比仍接近10%。1987年,全球第一只新兴市场基金——封闭式基金坦普尔顿新兴市场基金(EMF)的总规模还不过一亿美元,如今,该基金的规模已增长至300亿美元,布局的新兴市场也从6个扩大至近70个。而管理这只基金的正是以“新兴市场教父”著称的麦朴思(MarkMobius)。锤子财富2023-05-16 23:05:500000外滩大会揭开序幕,首日聚焦生成式AI
技术带来的产业红利才刚刚开始,需要更“聪明”的方式来推动技术的发展。9月7日,“2023inclusion·外滩大会”在上海黄浦世博园区开幕,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全球超500位科技领军企业家和专家学者汇聚,共同交流科技与可持续未来。锤子财富2023-09-07 22:55:510000深度布局智能驾驶感知系统 豪恩汽电创业板上市在即
智能化是汽车业的主流趋势。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感知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据深交所官网显示,致力于汽车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研发和生产的深圳市豪恩汽车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布招股意向书,拟募集约4亿元资金用于感知产品的生产、研发以及企业信息化建设。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