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养羊年化收益超10%?兜底理财“资金盘”风险重重
投入3800元托管养殖一只远在宁夏的母体滩羊,每年售出小羊羔保底可获得1100元的收益,四年后还可一次性获得母体滩羊的销售收入……在一家主打云养滩羊的小程序中,有接近千人正在认购新一期滩羊,按照商家给出的方案,综合年化收益率可达10%以上。
而除了这一套餐外,这家云养殖牧场还推出了花样繁多的玩法:可以“团购”全家福套餐一次性购买12只羊、晾晒收益“打榜”、通过分销制度“拉客”等。
与上述平台类似的模式不在少数。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市场上兴起大量云认养平台,牛、羊、鸡、果树都在认养之列。但在商业创新、高额收益的包装下,部分平台实际经营状况成谜,存在资金盘套壳云养殖的嫌疑。
近期,随着众牧宝、中裕百丰等多家平台提现出问题,云认养模式中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异化的云认养“套路”
云认养模式是近年在互联网上兴起的新型种养模式。农户将可认养产品上架平台,用户可自主选择家禽、水产、果树、绿植等农产品的认养。这种模式被认为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了农户和用户,实现了全程透明和可溯源的农产品种养过程。
但在云认养模式蓬勃发展背后,部分平台开始将“认养”异化为“兜底理财”,变相产生“资金盘”风险。记者注意到,在中裕百丰、众牧宝、可托牧人农场等多个平台中,均以定期售卖农副产品或动物的名义,向客户允诺保底收益。
以上述主打云养滩羊的平台为例,在第一财经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咨询时,平台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可用3800元购买托管母体羊,在托管签约期间,每年获得一只小羊羔,每只小羊可以售卖1100元,实际到账990元,每年结算一次。四年后,在母羊衰老阶段,可以选择更换新的母体羊或进行售卖结算。
此外,该工作人员还宣称,所有羊只均已购买保险。即便羊出现疾病或死亡,也不会影响投资人的收益。记者据此粗略估算,投资者在四年云养滩羊期间,年化收益高达11.5%。
如果购买套餐则“性价比”更高。客服人员告诉记者,除单卖外,可以选择购买3.4万元的滩羊套餐,一次性购入12只滩羊,单只成本仅为2800元。这个套餐在一年后才开始产生额外收益,单只收益也为990元。记者粗略计算,投资者每年可获得的年化收益高达15.8%。
该平台提供的购羊合同、托管协议与客服口径基本一致,羊只的重量和售价均设有“保底”。协议显示,投资者购买并委托公司代为托管养殖的母羊在四年托管期满后,将由公司进行屠宰并交付40斤/只的母羊,最低售价为40元/斤。托管期间每年生产的羊羔每只保底25斤,最低售价为44元/斤。这些羊只售卖款的90%可直接提现,5%在商城消费使用,余下的5%用于支付代为开具发票产生的相应税费。
除允诺高额收益外,上述平台还每月公布客户的“分羊数据”排行榜,借此营造高额利润的“表象”,诱导投资者扩大养羊规模。例如,8月榜单显示,排名靠前的用户每月可以分到400只羊,在该月也可按照每只高于1000元的优惠价格进行结算。
能否支撑保底高收益?
保底高额收益背后,市场普遍质疑的点在于,云养殖业务是否真的能够撑起如此高的年化收益率?
据了解,目前这类平台主要有两种运作模式。以云养羊为例,一种是以此前“众牧宝”为代表的信息中介模式,根据官网,该平台宣称是数字化订单农业平台,合作牧场覆盖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主要牧区。这也意味着,众牧宝本身不持有牧场,仅作为牧场与客户间的联系人。
另一种则是直营模式。以上述云养殖平台为例,根据宣发海报,2022年2月他们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正式落地云牧场产业园。客户购买托管滩羊后,公司提供场地、养殖技术、饲料,并代为托管。
但直营模式、中介模式背后都有存疑之处。
第一个不合理之处在于资金成本。上述平台中,牧场从市场客户处吸收到的资金成本年化利率均超过10%。
但理论上牧场应可从市场中融到更便宜的资金。从上述云养滩羊平台的宣发资料看,其牧场规模庞大。目前拥有7.42万只大羊、4.86万只羊羔、2263只种羊。仅2023年底在建的“云牧场四期(乌沙塘)养殖产业园一期工程”就有49座标准化羊棚(存栏700只/座)。
针对当地滩羊养殖及贷款情况,记者致电吴忠市当地多家银行。某家农商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可以申请经营贷,不过需要提供当地或省会的房产作为抵押物,按照抵押物的六五折放款,利率在5.8%左右。如果养殖规模较大,还有其他贷款产品可进一步商谈。
记者在高德地图上查询还发现,当地存在该平台的云牧场养殖产业集团,但显示“疑似关闭”。而该平台声称的云牧场四期(乌沙塘)养殖产业园则无法搜索到。
第二个不合理之处在于,即便上述云牧场资金来源有限,因此以托管形式向投资人集资养羊。但养羊产生的收益与市场行情波动高度相关,具有不稳定性,刚性兑现上述高额收益或存在困难。
上述云养滩羊平台合同约定,每只滩羊羔羊的最低售卖价格为44元/斤。但记者在淘宝等多个购物平台咨询后发现,这一售价略高于市场终端零售价。淘宝多家店铺的羔羊(整羊)的零售价格约在38元/斤~40元/斤,且价格会根据养殖周期、市场情况波动。
一名养殖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般牧场肉羊出厂价格要低于市场零售价,因为中间商或者渠道需要抽成。假设市场普遍终端零售价是38元,那牧场批发价格大概率低于35元。
该平台承诺的销售收益确实偏高。而且直接在合同中约定连续四年的保底销售价格也不太符合养殖市场的规律。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羊只的疾病或死亡率并不低,通常也是影响收益的重要因素。在上述合同中,该公司却声称托管期限内,公司负责为托管养殖的所有羊只购买养殖保险。托管养殖期间如发生标的非正常死亡或其他灭失风险均由公司承担。
“羊只死亡不会影响投资者预定的收益,因为有保险‘覆盖’,一旦羊死亡,保险公司将进行理赔。”平台销售人员称。
这种兜底模式也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出入。羊只养殖保险购买限制条件较多,理赔金额也很难完全覆盖羊只售价。记者咨询当地一家保险机构,该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购买肉羊养殖保险的前提是,投保的肉羊品种必须满足在当地饲养1年(含)以上、畜龄在6个月~6周岁、经畜牧兽医部门验明无伤残、具有能识别身份的统一标识的特点。且理赔金额也较低,大多仅能覆盖牧民的成本损失,不与市场售价等同。
潜藏风险
云养殖平台异化,向投资者允诺保底收益背后,存在重重风险。
华南一名律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金融是特许行业,从事金融活动必须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备案。种养殖企业为一般工商企业,不具备金融业务资质,不得承诺还本付息或其他投资回报。
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浩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养殖企业承诺一定期限内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给付保底收益,以售后代养殖牲畜的方式向多个不同对象吸收资金,这种行为从性质上看属于集资行为。
他进一步解释,如果养殖企业实施上述吸收资金活动,没有向社会公开宣传,只是针对企业内部人员,且吸收的资金正常用于生产经营,一般是不被法律所禁止的;而如果养殖企业实施上述吸收资金活动,以社会不特定公众为吸收资金的对象,且未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则很可能被有关部门认定为非法集资。
此外,由于信息不对称,云养殖“理财”有可能脱离实际经营,成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资金盘”。
近两年以来,已有一批云养殖平台密集爆雷。去年5月,湖南省汨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提醒,中裕百丰裕农园在该市以“云养鸡”模式吸收资金,涉嫌非法集资。6月,云养羊平台“众牧宝”出现用户无法提现的情况。众牧宝客服在各用户群里发布公告称,提现失败是因为目前账上已没有资金,资金去向不知。
多地已发布案例风险提示。山西省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此前发布的一则案例显示,某农业科技公司开发了一款App,宣称自己拥有占地过万亩的大型农场,用户可以在App上“云种菜”,缴费种菜后除了可以收到该公司定期配送的蔬菜外,还可以根据缴费金额定期收到“种菜收益”,折合年化收益率约10%。该App运营两年后,出现账户无法提现,多名投资群众赴公司办公地及农场所在地反映情况时,发现公司已关门,所谓农场租赁期只有两年,面积及所种植蔬菜情况与其宣传出入很大。
无独有偶,今年1月,江西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以网络种养殖等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下称“风险提示”)。其中提到,近期,江西省发现个别种养殖企业宣称在网上认养猪、鸡等畜禽短期内可获得年化高达70%的积分或现金回报,欺骗群众通过手机App签订认养协议并投入动辄数万元的大额资金,而企业实际并无对应养殖行为发生,只是运用后参与人的资金兑付前参与人的高额回报,营造盈利假象骗取群众不断投入。
上述两个案例均被定性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类企业不具备从事吸收资金的金融业务资质,而是将一般商业经营行为异化为金融欺诈行为,已涉嫌非法集资。”风险提示中强调。
疑似蹭热度遭正主“打脸”,思美传媒涉信披违规被立案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浙江证监局也对公司及董秘出具警示函。11月30日,思美传媒(002712.SZ)股价低开逾5%,盘中最大跌幅超8%,截至收盘下跌7.32%,报收于6.2元。此前两个交易日思美传媒连遭跌停。在跌停之前的11月27日,思美传媒才刚刚上演了一出“地天板”,而问题,正出在“地天板”的那一日。0000为什么有人感染新冠后“无症状”?最新3万人研究揭示“基因密码”
研究发现,一种被称为HLA(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细胞表面某些免疫系统分子的基因如果发生突变,更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冠后没有任何症状。自新冠疫情以来,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就是在感染新冠后,为什么有些人会始终保持没有症状,而另一些人的症状则久久挥之不去,被认为是患上了“长新冠”。0000工商银行全力服务第六届进博会
0000药企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上交所走访多家相关上市公司
调研走访中,一些行业内的龙头公司介绍了创新进展。例如恒瑞医药聚焦抗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多领域新药研发,公司表示目前已有13款自研创新药、2款合作引进创新药在国内获批上市,创新成果稳居行业领先地位。近期,上交所走访多家相关上市公司,涵盖化药、CRO、中药、医药流通等多个领域,围绕生物医药行业如何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等话题,探讨高质量发展之道。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