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盘丨A股尾盘发力沪指涨0.39%,两市成交额连续3日破万亿
3月1日,A股三大指数午后震荡上行,尾盘再度发力。截至收盘,沪指涨0.39%,深成指涨1.12%,创业板指涨0.94%。两市超3500只个股上涨,成交额连续3日破万亿。

盘面上,液冷服务器、消费电子概念走强,CPO概念、国资云、算力概念、信创等涨幅居前,多元金融、运输服务、农业、人造肉概念、猪肉等跌幅居前。
具体来看,充电桩概念股集体走强,英可瑞、欧陆通、和顺电气20cm涨停,绿能慧充、奥特迅、动力源封板,泓淋电力涨超10%。
消费电子板块继续活跃,思泉新材、欧陆通、超频三20cm涨停,卓翼科技、美格智能、新亚电子、亿道信息等多股涨停。
【资金流向】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53.33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17.1亿元,终结连续23日加仓势头;深股通净卖出36.23亿元。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加仓逾235亿元,连续5周净买入。

主力资金尾盘持续净流入计算机、电子、通信等板块,其中计算机板块净流入超百亿;净流出交通运输、农林牧渔、银行等板块。
具体到个股来看,浪潮信息、紫光股份、中科曙光获净流入39.66亿元、18.08亿元、13.42亿元。
净流出方面,赛力斯、国脉文化、信雅达分别遭抛售5.23亿元、4.45亿元、4.03亿元。
【机构观点】
光大证券:2月以来,随着政策积极发力,叠加经济逐步企稳,2024年春季行情已逐步清晰。而春季行情结束往往由重大利空引起,如基本面数据大幅低于预期、热点行业出现较大利空、政策风向出现较大变化等,而由于今年“春节错月”原因,2月春节年货、出行需求带动消费价格走升,2月CPI、PPI数据有望呈现同比上行,因此判断春季行情有望至少延续到3月末。
中邮证券: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我国经济结构面临重大战略性转型等挑战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将同步拉动传统工业升级改造与AI、数据要素等新兴产业发展,有望成为2024年重要投资主线之一。
中金公司:近期国内稳增长、稳预期、稳市场政策举措积极出台并落地,部分领域改革预期抬升,受此影响2月以来中国资产表现较好、领涨全球,上证指数已修复至整数关口附近。科技成长行情有望延续。
福建省委副书记罗东川:持续引导台胞台企共同参与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引导台胞台企共同参与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完善台胞台企权益保障协调联动机制,建立健全政企沟通渠道。9月14日,国新办就《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举行发布会。0000百年药企脱碳创新,引领制药行业绿色前行
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的8年脱碳之路引人注目2023年4月22日,即第54个“世界地球日”,2022年度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揭晓,全球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勃林格殷格翰上海张江工厂的8年脱碳之路引人注目。去年6月,该生产基地获得由中国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广碳所)和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碳中和认证证书,标志其正式成为中国制药行业首家获国内外权威认证的碳中和工厂。0000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习近平对山西吕梁市永聚煤矿一办公楼火灾事故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受伤人员,深入排查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李强作出批示。0000全球股票基金资金流入创十年新高,“股强债弱”背后什么逻辑?
投资者大举涌入股票市场,资金主要流向美国和欧洲市场,美国股票基金单周净流入373.7亿美元,占全球资金流入的绝大部分。近期全球资金流动呈现出“股强债弱”的特征,股票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市场。避险资产如贵金属、政府债券则明显失宠。锤子财富2024-11-25 00:30:350000年度业绩预告“不靠谱”,月内近40家上市公司收“黄牌警告”
截至7月21日,本月以来至少有40家上市公司因2022年度业绩预告收到交易所的监管函。中报季即将于8月份拉开帷幕,作为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上市公司在后疫情时代恢复如何也将见分晓。而在此之前,业绩预告成为投资者管窥中报表现的重要参考,同时也在中报披露之前“刷脸”一波行情,尤其是涉及大幅预增或扭亏为盈等。7月份以来,A股市场已有近17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业绩预告,超半数预喜。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