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金融资产上半年归母净利增超2倍,高管详解三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
8月30日,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融资产”)发布2024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3.3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10.7%。
这也是2023年成功扭亏之后,中信金融资产业绩再次传递出积极信号。在2020年千亿亏损、2021年艰难扭亏之后,中国华融2022年上半年再次陷入亏损。2023年全年,公司在计提减估值约41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归母净利润17.66亿元,如期走上“一年走上正轨”的既定目标。
截至6月末,中信金融资产的资产总额为10553.41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其中,不良资产经营分部资产总额7466.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1%。
主业转型加速推进
今年上半年,中信金融资产实现持续经营活动收入总额302.57亿元,同比减少7.3%;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亏损近50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盈利同比增加约101亿元。
30日晚间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公司高管回应了盈利大幅好转的原因:一是公司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和行业布局,加强资产配置并优化管理,主业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二是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高质量投放和风险化解同向发力,风险管控成效稳步提升。
具体看分部经营业绩,今年上半年,作为中信金融资产的核心业务和主要收入来源,不良资产经营分部实现收入总额193.26亿元,同比下降40.8%;金融服务分部实现收入31.62亿元,同比增长6.8%;资产管理和投资分部实现收入121.0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25.9%。
利润方面,上述三大分部上半年分别实现税前利润19.50亿元、7.93亿元、32.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6%、165.3%、135.8%。
近年来,在监管引导下,包括中信金融资产在内的全国性AMC(资产管理公司)积极推进主业转型。今年上半年,中信金融资产进一步提升收购处置、并购重组、股权投资、特殊债券投资“四大业务能力”。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债权原值470亿元,市场占比保持同业前列;截至6月末,实质性重组等不良资产业务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8.3%。
具体看不良资产主业,财报显示,在中信金融资产上半年的不良债权资产收购来源中,金融类占比明显提升,收入也有明显改善。其中,来自大型商业银行的新增不良债权资产占比由去年同期的16.5%提升至28%,股份行占比由52.5%降至23.5%,城农商行占比由17.3%降至6.3%。同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新增不良债权资产占比也由13.7%大幅提升至42.2%。
收购处置类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中信金融资产新增收购不良资产包债权153.98亿元,同比增加35.3%。在处置端,2024年上半年,公司处置不良债权资产总额152.42亿元,同比增长17.5%。
收购重组类业务方面,公司上半年新增不良债权资产收购成本约100亿元,同比增加20.8%,在重点领域业务拓展成效明显。其中,房地产业不良债权资产仍是占比最高的领域,不过报告期末整体较上年末由48.8%略降至47.5%,总额由1043.91亿元降至988.19亿元。
高管回应三大重点领域风险化解参与情况
2024年是中信金融资产“三年质效显著提升”战略实施第一年。业绩会上,高管层透露了相关战略落地成效和下一步执行重点。
主业发展成效方面,公司管理层提到,上半年新增投放是上年同期的1.9倍,资产包市场活跃地区投放占比超8成,重组业务投放中问题企业纾困占比超9成,房地产项目余额下降20%,一二线城市项目占比超8成,新投项目中房地产占比仅19%。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不良余额、不良率继续下降。
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房地产、地方债、中小金融机构仍是市场关注焦点。中信金融资产管理层透露,公司针对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制定了化险目标和具体措施,加强重点区域、行业和客户集中度管理,对大客户实施“保、控、压、退”分类管控策略。
在上述领域风险化解方面,中信金融资产也积极参与。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方面,上半年,公司先后参与新疆、宁夏、河南、四川、河北等地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共收购中小金融机构资产包26个,债权规模超95亿元;宁夏、湖北、四川分公司先后落地属地首单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结构化批量转让项目。
在房地产风险化解方面,公司联合中信旗下子公司,综合采取投入增量、重整盘活、代管代建、封闭运营等措施,探索形成中信特色的房地产纾困模式,化解了一批房地产项目风险。以上海融创董家渡项目为例,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并举的综合优势,探索了中信特色产融协同纾困地产模式,在今年4月份首次开盘、当日售罄佳绩基础上,近日该项目二次开盘,再次当日售罄,合计总成交金额达到156亿元,解决了4400余户居民、280户企业拆迁款拖欠问题。
在地方政府平台债务化解方面,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重点机构等,围绕各地区债务风险情况、资产特点,分类施策,通过存量资产盘活、违约债券收购等方式支持地方缓解债务压力。
中信金融资产方面表示,当前,我国不良资产行业将继续面临供给增加、风险防控、制度体系重塑的多重挑战,不良资产市场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具体来看,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规模连续5年超过3万亿元;非银不良规模快速增加,信托、资管不良超过万亿元;国企布局调整机遇集中涌现,资产重组整合与低效资产盘活需求预计达到万亿量级规模;破产重整、房地产行业纾困等需求持续攀升。
乘联会:初步统计5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5.9万辆 同比增长30%
乘联会表示,随着价格战热度逐渐消退,经销商心态逐步稳定,消费者恢复理性消费,观望情绪得以缓解。6月7日,据乘联会初步统计,5月1-3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175.9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765.4万辆,同比增长4%;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01.5万辆,同比增长27%,环比增长13%。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85.7万辆,同比增长11%。0000南宁市人民政府:慧泊公司停止运营、停业整顿、接受审计
南宁市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停止运营、停业整顿、接受审计,由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业务。5月22日晚间,南宁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通告,南宁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南宁市慧泊停车场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停止运营、停业整顿、接受审计,由南宁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城市道路停车泊位运营管理业务。锤子财富2023-05-22 22:27:310000证监会: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
证监会表示,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房地产上市公司再融资不受破发、破净和亏损限制。证监会充分考虑当前市场形势,完善一二级市场逆周期调节机制,围绕合理把握IPO、再融资节奏,作出以下安排:一、根据近期市场情况,阶段性收紧IPO节奏,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0000一瓶“鲜活”的啤酒背后 隐藏着百廿青啤的焕新密码
每天凌晨,位于青岛市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厂都是一片灯火通明。创纪录的多日高温,让7月的北京如同巨大的烤箱,冰镇啤酒也成了最热销的产品之一。在北京五道口的一家超市里,各种精酿、进口啤酒在冷柜上摆得琳琅满目,北京市民张松在短暂的选择过后,将一瓶青岛原浆啤酒放进了购物篮中。对于张松而言,虽然这款啤酒价格有点“小贵”,但他更喜欢青岛原浆啤酒新鲜的生产日期和“鲜活”的口感。0000豫南小麦成熟区遭遇强降雨,对麦价影响有多大?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当前雨势,各区域均有很多一线信息在网上传播交织,但仅能代表局部的情况。近期,豫南小麦成熟区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特别是局部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强降雨天气对今年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是否会造成影响,以及影响到底有多大,引起了行业内外的关注。尽管当前豫南多地已出现“芽麦”(小麦发芽)现象,但业内人士同时指出,要谨防天气问题被夸大。锤子财富2023-05-29 22:18: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