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快评|超长期特别国债重在花出成效
5月17日,财政部发行2024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为400亿元,为30年期固定利率附息。这意味着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开始落地,也正式拉开了今后几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序幕。
一时间围绕超长期特别国债讨论比较多,但最为核心的是如何用好这笔万亿级资金,真正花出效益。
在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近些年疫情冲击下,居民消费和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不足,使得政府被迫借钱扩大投资,来破解当前经济运行遇到的总需求不足难题。
由于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较重,而中央债务负担较轻,最终中央财政“加杠杆”力度更大,其中一个体现正是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下称“两重”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要抓手。此前国家发改委明确,超长期特别国债初步考虑,将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
而这些“两重”领域潜在建设需求巨大、投入周期长,社会公益性强,市场回报率低,民间投资意愿不足。而此时政府加大这方面投资,既可以拉动当前的投资和消费,又能打下长期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但投资要讲效益,毕竟超长期特别国债需要依赖项目收益去还本付息,这也是与普通国债靠税收等收入去偿还所不同。因此,能否筛选出合适的“两重”建设项目,成为超长期特别国债是否还本付息的关键。
在近期召开的国务院召开支持“两重”建设部署动员视频会议称,“两重”建设事关全局和长远,要加强统筹协调提升综合效应。要统筹做好今年和未来几年的重点任务安排。今年要根据战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项目成熟程度,科学做好项目筛选,争取早开工、早见效。
因此,在锁定“两重”建设领域后,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储备,尤其是论证项目可行、综合收益能覆盖本息等,科学理性筛选符合要求的项目十分关键,这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第一道关。
由于今年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有5000亿元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地方积极争夺这笔资金,少数地方可能过度包装项目来争取资金,需要相关部门强化审核,及时排除那些不合格的项目,避免资金浪费。
相比于普通国债列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相关制度较为健全,中国历史上发行特别国债次数较少,而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特别国债相关管理制度仍有待完善。随着未来几年万亿级超长期国债陆续发行,相关制度短板应及时补上。
这一轮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关制度规定补齐,意在构建从项目储备、前期工作、投资决策、建设运营、监督检查、绩效评价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强化管理,针对相应问题及时出台对策来解决,以提升财政资金效益。
而除了政府内部财政、审计等多部门监督外,超长期特别国债也理应接受社会监督,而只有相对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才能实现这一点。因此在不涉密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关信息披露,接受社会监督,倒逼项目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比如,有专家建议建立有效的特别国债资金使用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追责机制,完善全流程管理。
为了减少财政资金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也要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加大力度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两重”建设,激发民间投资活力。而这又有赖于优化制度供给,用改革来破解投资壁垒,毕竟财政资金有限,更重要是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社会投资。
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较长,分为20年、30年、50年,这可以匹配重大项目建设周期,拉长偿债期限,减轻政府偿债压力。但期限过长,也要警惕一些官员对债券项目运营的懈怠管理,并将偿债责任后移。
笔者建议,超长期特别国债用到期偿还本金作为硬约束,明确相关追责机制,以倒逼提升项目运营管理水平,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作者系第一财经记者)
研究显示新冠使全球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缩短1.6年,接种疫苗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从2019年至2021年,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6年,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的超额死亡率最高。本周,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数据,揭示了新冠对全球人口平均寿命的影响可能大于人们的预期。数据显示,新冠疫情的头两年,全球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缩短了1.6年,而在发达国家中,美国在2020年和2021年两年中的超额死亡率最高。0000央行: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探索个人小额跨境汇款服务
支持更多机构参与试点、拓宽服务主体和场景、加强两地受理环境建设。1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在会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决定推出六项政策举措,涉及金融市场互联互通、跨境资金便利化以及深化金融合作等多个方面,可以概括为“三联通、三便利”。其中,提及将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试点,为香港和内地居民企业带来更多便利。0000践行分层精细化经营,平安人寿上海分公司推出“寻找开门红合伙人——潜力代理人”计划
在经历了寿险的转型“阵痛”期后,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等上市险企的半年报已透露出了转型的阶段性成果。寿险转型背后,是寿险代理人队伍的再造。告别了已不再奏效的“人海战术”,平安人寿等率先转型的大型寿险公司纷纷扎根队伍高质量改革,进行分层精细化经营。0000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3.34亿元,海光信息、药明康德等获加仓
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海光信息、药明康德、汇川技术,分别获净买入5.4亿元、3.11亿元、2.79亿元。11月27日,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3.34亿元;其中,沪股通净买入12.43亿元,深股通净卖出9.09亿元。前十大成交股中,净买入额居前三的是海光信息、药明康德、汇川技术,分别获净买入5.4亿元、3.11亿元、2.79亿元。锤子财富2023-11-28 22:35: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