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4

国际金融巨头已就位,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下一步怎么做

锤子财富2024-03-09 14:06:330
业内人士表示,把外资吸引进来是一回事,如何让他们安心展业、实现高水平开放则又是另一个功课。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

时间回到2018年,从那时开始,中国正式开启了金融开放2.0时代,即允许外资金融机构对在中国设立的主体获得绝对控股地位。短短几年,全球顶级投行、头部资管机构纷纷涌入中国,主要在上海设立了独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外资控股的合资理财公司,为推动上海打造国际资管中心、促进中国对外制度接轨、完善市场生态、促进金融行业就业方面提供了新动能。

外资虽然已经就位,但他们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境内募资较为艰难、跨境数据安全问题存在不确定性、政策可预见性偏弱、QD额度仍不足等。在过去几年协助众多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葛音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不同于多年前,目前开放的举措和跨境投资工具已然颇为丰富,“但把外资吸引进来是一回事,如何让他们安心展业、实现高水平开放则又是另一个功课。目前,政策的可预见性(例如获取牌照的时间表、数据跨境等相关政策的落实时间等)和透明度仍是外资展业的关键,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毕竟法治才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政策可预见性和透明度待优化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一些挑战,但巨大的市场规模、财富积累和制造业优势仍是东南亚国家难以比拟的。过去几年,在华展业的国际金融机构类型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例如高盛、摩根士丹利证券、摩根大通证券等)、公募基金(贝莱德基金、施罗德基金等)、合资理财公司(汇华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法巴农银理财等)以及外资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

就目前来看,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已成为全球资管机构在国内的重要集聚地和展业地,集聚了8000多家各类金融机构,包括全国80%的外资资管机构、40%的外资法人银行,近1/3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和近1/4的保险资管机构。

同时,投资中国的互联互通的工具也不缺。比如,QFII、RQFII此前取消了额度上限且二者已合并,沪深港通更是成为外资布局中国股市的主力通道。在债市方面,南/北向通皆已开通,且CIBM Direct(银行间市场直接入市)的渠道亦为国际主流央行等大型投资机构所青睐。布局中国利率互换市场的“互换通”于去年开通。今年初,向境外投资者同时开放质押式回购和买断式回购,体现了监管层顺应境外投资者需求,积极推动境内债市与国际接轨。

不过,开放本身只是第一步,更多迈向高水平开放的深层工作仍然“行百里者半九十”。

多位国际资管机构负责人和行业律师对记者表示,政策的可预见性和透明度是外资最为看重的,目前仍待改善。

例如,某欧洲老牌资管机构亚太负责人日前对记者表示:“目前在牌照申请方面具有时间点的不确定性,时快时慢,其他方面也存在不确定性,这令外资很难制订计划,亦难和总部交代;此外,在中国内地申请任何资管牌照,一定要有30人,但中国香港和全球各市场都没有这种规定,如果可以适度降低门槛,则能够吸引更多规模、类型的国际机构布局中国市场。”

此外,跨境数据传输仍是在华展业的外资机构关心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2023年9月底,国家网信办发布《规范和促进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征求意见稿)》。葛音对记者表示:“征求意见稿提供了豁免和例外情形,是积极、开放的举措,一旦生效,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跨国公司及其在华企业的数据合规负担。但目前征求意见稿尚未落地,相关的不确定性会使一些市场参与者产生焦虑。”

部分法律界人士对记者分析称,上述征求意见稿第五条规定,预计一年内向境外提供不满1万人个人信息的,不需要申报数据出境安全评估、订立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通过个人信息保护认证。然而,市场上一些金融机构,如外资公募基金,客户信息的体量大多超过1万,如需符合上述合规要求,则可能导致外资机构总部对比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政策后,“出于综合考量,放弃在中国的相关投资,不利于吸引外资在华投资。因而我们希望网信办能针对此类情况给予一定的宽限”。

完善资本市场治理、提升“赚钱效应”

来到一个新的市场投资、展业,外资的终极目的是服务股东和客户,因而中国资本市场需要提升“赚钱效应”,才能吸引更多长线资金进入市场,这也被多家外资机构提到。此前证监会也多次表示,不仅要关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亦要关注投资功能,即保护投资者。

近三年来,由于中国股市表现欠佳,也导致QFII、陆股通下流入的外资下降,2023年北向资金从4月开始就持续转为净流出,为2014年开通以来流入量最为疲软的一年。

根据国际市场的经验,公司治理改革或有助于推升估值,吸引外资流入。高盛方面提供的中国股票策略团队研报显示,“国家队”的积极买入在近期对市场起到托底的作用,并有效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但是,推进上市公司的结构性改革、政策的一致性,以及制定并落实应对宏观阻力的全面政策,将是中国股票获得价值重估的必要因素。

以日本为例,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公司治理改革改变了日本股票市场表现。2023年1月, 东京证券交易所启动改革,旨在通过鼓励上市公司提高资本运营效率来提升市场回报水平。该改革广受投资者欢迎,自2023年来吸引了420亿美元的海外买盘。日本股市上涨,推动日经225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一年涨幅超过40%。

继日本之后,韩国今年也宣布了类似的上市公司价值提升计划。这项改革尚处于早期阶段,但自1月底提出以来,MSCI韩国指数已上涨6%。过去几周,海外投资者净买入约60亿美元韩国股票。

中国近两年也在采取行动。2022年5月27日,国资委制定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政策聚焦创新、股票估值管理及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目标的契合度。2023年3月,国资委统筹推进央企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计划,强调了三个新重点:拥抱创新和采纳先进技术、提升国企估值、加强央企运营和发展重点与国家战略目标的一致性,尤其是在技术、能源和食品供应的自给自足方面。自改革方案公布以来,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市表现比私营企业高出13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就整个资本市场而言,近年来法治进程也逐渐提升。天册(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曾斌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新公司法将在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30年来又一次大修,有助于完善资本市场法治建设和上市公司治理。其中提及了弘扬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法律也对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独立董事的相关制度进行完善。新公司法明确对实控人和控股股东的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侵害公司利益)设置了两个重要条款,即事实董事条款和影子董事条款,这对约束实控人或控股股东对公司的违法掠夺产生积极影响。

今年3月1日是新证券法实施满四周年,在曾斌看来,近两年来围绕信息披露、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严重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作出了众多处罚,在制度和执法层面对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已经有了较全面的覆盖,未来有待进一步优化。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