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创板新质生产力之医疗器械行业
后疫情时代,随着诊疗活动恢复正常、医疗新基建带来基于临床需求的原始创新、带量采购预期迎来缓和、反腐等监管政策影响企稳等多重积极因素释放,医疗器械板块业绩反转修复,加速进入上行周期,行业基本面上行态势明显。科创板作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战略性平台,有力支持医疗器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科创板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企业2023年业绩快报全部披露完毕,整体表现较为亮眼,个别企业发展势头迅猛。28家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0.62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3.86%;实现归母净利润67.51亿元,平均同比增长28.92%。也使得市场对于板块行业信心更加确定,板块关注度也逐步回升,Wind医疗器械精选指数在2024年2月内上涨约15%。
为加快落实部署走访上市公司工作、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国视频会议工作精神,今年以来上交所密集组织上市公司走访调研,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多家科创板医疗器械公司在调研中表示,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国内及国外市场都展现出较强竞争力,企业将继续加强科创属性,做好主责主业,把“提质增效重回报”落到实处。
2023年,14家科创板高值耗材企业共实现营业收入138亿元,79%的耗材公司营业收入呈正向增长,近七成企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上升。虽然受到短期政策和带量采购影响,但随着今年诊疗活动恢复正常,非紧急类手术重回正轨,高值耗材业务板块整体恢复增速。特别是伴随国家集采的有序推进及省际联盟集采的陆续展开,集采流程和管理水平逐步优化,带量采购对高值耗材的影响更加可预期,对高值耗材生产企业在收入利润端的影响企稳。
科创板医疗设备细分领域广、板块特色显著,整体业绩表现亮眼。10家企业收入快速增长,平均增速超过40%,半数企业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45%。特别是2023年行业政策影响积极,医疗设备板块先后迎来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放开、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发布、两批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下达等多重政策利好,虽然短期内受到医疗反腐的外围影响,但中长期来看优质国产品牌有望在政策扶持下持续快速成长,且医疗设备企业出海初见端倪,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科创板医疗器械企业“两条腿”走路的布局效果显著。在主打国产替代的同时,布局广阔的海外市场构建第二增长曲线。市场的开拓更加依赖于产品核心竞争力、营销体系成熟度、品牌影响力等自身因素,科创企业的优势得以体现。
盘前必读丨七部门发文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京东云开启比价活动
机构表示,未来,春季躁动行情有望持续演绎的背景下,关注顺周期板块和成长板块超跌方向。【财经日历】中国2月PMI;模罗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理想汽车2024春季发布会。锤子财富2024-03-01 08:07:230000日本央行紧急发声,套息交易或再起,风暴告终了吗?
日本央行彻底“认怂”,副行长内田伸一表示:“我们不会在市场不稳定时加息”。经历了“黑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一”,市场从周二起回归平静。周三,日本央行彻底“认怂”,日央行副行长内田伸一表示:“我们不会在市场不稳定时加息。”锤子财富2024-08-08 20:54:260000四大产业助力新加坡“经济2030愿景”
对于“制造业2030愿景”,新加坡将重点推动传统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的目标,加大对知识产权的投入,开发独一无二的技术和产品。新加坡贸易及工业部最新预计显示,2023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约为1.0%,2024年有望触底并实现1.0%至3.0%的缓慢增长。锤子财富2023-12-29 18:29:100000上海仍是跨国公司投资首选地,去年新增65家跨国公司总部,总数956家
去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5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总部达到40家。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1月23日上午在世博中心开幕。上海市市长龚正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去年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分别新增65家和30家,累计分别达到956家和561家。首批创新型企业总部达到40家。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