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是全国近2倍,长三角协同创新有何新进展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协同合作指数有何进展?
1月31日,《2023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下称“报告”)发布,报告指出,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上升国家战略以来,指数年均增速高达11.17%,比2011年以来的年均增速高出1.5个百分点,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成效初显。
该报告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联合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共同撰写。构建了资源共享、创新合作、成果共用、 产业联动、环境支撑五个一级指标。

上海策源、长三角孵化
报告指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鲜活动力,2022年,上海输出长三角技术合同976.80亿元,较2018年的172.79亿元提升了4.6倍,占上海对外技术合同输出的比重从32.34%提高至42.63%。2022年上海向长三角地区输出专利3891件,较2018年的932件提高了3.2倍,上海策源,长三角孵化,已经成为串联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跨区域合作的空间新范式。
三省一市41个城市协同创新能力的排名中,上海持续发挥龙头引领地位,带动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和创新一体化,杭州、南京、苏州、合肥紧随其后,成为长三角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枢纽。与2018年相比,嘉兴市协同创新水平排名提升最快,从原有的17位提升到了2022年的第6位,安徽的阜阳、六安和宣城排名提升速度仅次于嘉兴,分别提升了9位、8位和7位,后发追赶势头正劲。
5年来,长三角创新资源加速汇聚。长三角地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23%,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0.7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每万人拥有研发人员76.20人年,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2倍。长三角大型仪器共享数量达到4万多套、价值超522亿元,为推动开放创新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科学技术加速融合。长三角区域国际科技论文合作数量达到27916篇,较2018年增长50%,41个城市全部深度参与到区域科研合作网络之中。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党总支书记副所长陈海鹏解读报告时说,从数据来看,无论是在知识创造、技术赋能还是成果转化方面,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上海转移到长三角的技术发明专利3891件,年均增长达到42.94%。全球科创中心的建设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建设已经紧密相连,相互促进,不可分割。
陈海鹏补充道,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成效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前沿科技实现突破;二是科技投入稳步增长;三是创新辐射提质增效。
例如,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联合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等一批合作单位共同解锁授粉小鼠脑图谱,通过多年的努力攻关,自主开发了TB级光学成像大数据神经元追踪及分析软件,为研究全脑神经链接图谱建立了一套国际领先的研究方法和流程。三省一市的协同创新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探索方面已经形成了跨越地域的新机制和新模式。
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三省一市研发经费投入达到9386.30亿元,相比2018年的5951.89亿元增长了57.70%,占全国比重达到了30.49%,比2018年增长了0.24个百分点。截止目前,长三角大型仪器共享数量达到45911台套、价值544亿元。
陈海鹏举例说,2022年,三省一市技术合同成交额总共13351.22亿元,占全国比重27.94%,相比2018年,三省一市技术合同成交额仅为3407.52亿元,占全国比重仅为19.25%,五年来,长三角搭建了大批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推动了大量科技成果跨区域的转化和培育,三省一市科技创新从区域间的协同迈向了共同体建设。

产业联动还需加强
从报告五个一级指标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从2011年的100分(基期)增长至2022年的262.48分,2018年以来,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年均增幅达11.17%,三省一市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加速前进。
从5项一级指标变化情况来看,成果共用指标增幅最大,从2018年的159.24分提高到2022年的443.26分,年均增速达29.17%;其次是资源共享指标,从2018年的197.51分增长到2022年的277.14分,年均增速达8.84%;第三是创新合作指标,从2018年的133.33分上升到2022年的186.28分,年均增速达8.72%;相对而言,产业联动和环境支撑两个指标发展增速稍显缓慢。

根据报告,长三角高技术产业利润高达4661亿元,较2018年增长34.32%,占全国高技术产业利润的1/4。长三角国家高新区企业工业总产值83690.17亿元,较2018年增长62.63%,占全国高新区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近30%。
截至2023年9月,长三角地区的上市企业在三省一市之间的跨区域投资企业数达到5389家,其中上海被投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占江苏、浙江、安徽在长三角地区的跨地区企业投资的53.32%、49.15%和36.96%。大量链主企业围绕三省一市发展实际开展合作分工和强链协同,孵化了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长三角跨区域的资金流动为三省一市科技创新与产业布局协同提供了重要的动力,逐步形成了以资金链为主导的多链协同模式。
报告课题组成员,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统计评价研究室主任张宓之博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产业实践方面,长三角整个产业链都是非常完备的,不管是比较前沿的集成电路还是其他产业,在三省一市各自省域内基本上能完成配套了,所以目前在产业链上较深入的大机制上的合作还有所欠缺,“或者说是缺乏产业平台”。
在他看来,未来区域协同创新更多要围绕产业,希望能把这种产业中间的平台、实验中试环节跟产业端联合的这种孵化平台往上海或者近沪地区靠。“这些大平台大家都有需求,需要政府去引导建立一批、转型一批。”
收盘丨A股三大指数小幅反弹,两市近3700只个股下跌
Wind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全天小幅净买入4.6亿元,1个月来首次连续3日加仓;其中沪股通净卖出9.62亿元,深股通净买入14.22亿元。12月8日,A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11%,深证成指涨0.36%,创业板指涨0.80%。两市近3700只个股下跌。盘面上,光通信概念股爆发,多模态AI、半导体、数据要素等板块涨幅居前;农业、零售、房地产、汽车板块走低。锤子财富2023-12-08 15:33:290000基金业绩、口碑跌入低谷,公募警钟敲响如何脱困
在周期底部,业绩下滑、发行冰点、口碑下跌这些要素有可能是叠加出现的,是互为因果的。距离2023年落下帷幕仅剩一个月余,今年作为公募基金发展的第25年,行业面对的是业绩下滑、发行冰点、口碑下跌的艰难时刻。这距离公募基金的最近一段“黄金时代”不过两三年而已。锤子财富2023-11-24 08:47:150001机构盘点31省份上半年财政收入:广东收入居首,西藏增速最高
受前期低基数及经济恢复性增长影响,各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但由于土地收入下滑,偿债压力、民生等刚性压力加大,收支依然处于紧平衡经济恢复性增长叠加去年低基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摆脱去年低迷势头,实现两位数(13.5%)增长,而31个省份财政收入同比均实现增长,不过收入规模排名有些变化。锤子财富2023-07-31 12:03:110000商务部:将积极推进加入CPTPP和DEPA
将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CPTPP和DEPA,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加快规则、规制、标准等对接。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