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产能过剩价格“腰斩”,市场何时能回暖?
临近2023年底,光伏组件的产能过剩已经成为既定事实。
行业机构集邦咨询(TrendForce)近日发文称:“12月光伏组件交易惨淡,价格中枢再次下移,182 P型单面跌穿1元线,厂商亏损进一步拉大,仍需静待明年一季度回暖信号。”
因无法承受库存压力,光伏组件的价格仍在下探。
“从供给侧看,除部分有海外订单支撑的头部企业能维持高开工率外,其余厂商均不同程度下调自身排产计划,本月光伏组件实际产出环比持续下行,厂商整体盈利情况较差。”集邦咨询分析称,从需求侧看,国内整体进入需求淡季,抢装发货均基本结束,海外两大市场持续出清库存,需求同样萎靡。
新能源行业机构InfoLink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182mm单面PERC组件的均价为0.96元/瓦,较上周下降4%;182mm 双面PERC 组件均价0.98 元/瓦,较上周下降3.9%。TOPCon组件价格为1.03元/瓦,较上周下降4.6%。
“在明年一季度需求能见度不高的情势下,预计整体价格走跌仍未止歇。”新能源行业机构InfoLink表示,明年一季度厂家接单率仍未满载,前五头部企业接单率约50%至70%不等,中后段厂家普遍接单率不高。
价格“寒冬”下,行业龙头企业“一把手”们也对明年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表现提出指引。晶科能源(688223.SH)董事长李仙德近日公开表示:“今年的出货量远远超过原来的预期,会对明年的增长带来压力。现在资本非常关注产能过剩的问题,我相信明年的市场需求还会增长,但增长肯定没有今年这么快,估计会在20%至30%的幅度。”
“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能推动市场规模的扩大,但是组件价格的快速下降对整个产业链是有害的。在一年内,光伏组件价格从2元每瓦降到1元每瓦,甚至现在有些招标价格低于1元每瓦,肯定是出了问题。”天合光能(688599.SH)董事长高纪凡认为,明年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肯定提升,其他企业被挤出,这是一个方向。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从今年2月开始,光伏组件价格便一路走低,由1.9元/瓦左右降至现在出现1元/瓦甚至低于1元/瓦的价格,并且降价速度呈加速趋势。
10月起,多家企业光伏组件开标单瓦最低值跌破1元。以12月6日中核汇能2023~2024年第二次光伏组件集采为例,该集采规模为10GW,其中P型双面545Wp及以上光伏组件3GW,N型Topcon 570Wp及以上光伏组件7GW。参与投标的光伏组件企业普遍报价低于0.95元/瓦,部分企业报出了0.86元/瓦左右的低价。
这意味着,光伏组件价格较年初1.8元/瓦至1.9元/瓦的水平,已经“腰斩”。
“总体来看,N型的平均价格仍高于P型的价格。无论P型组件还是N型组件,开标价格一律呈现下行趋势,并且降价速度有加快的趋势。从10月30日第一次出现组件开标价格低于1元每瓦,到组件中标价格整体低于1元每瓦仅仅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公开表示。
在彭博新能源财经中国能源转型分析师赵天依看来,今年开始光伏的产能过剩问题逐渐显现。“公司曾在年初预测,今年至少有三家中型的制造商可能走向破产。”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光伏组件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成本线,长期低价不可持续。“随着P 型电池及组件厂商陆续减产,行业产能供需关系得到修复后,光伏组件价格或将回升至合理利润水平。”
IMF第一副总裁:我们需要一套真正的AI全球规则
戈皮纳特说,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多边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戈皮纳特(GitaGopinath)近日在格拉斯哥大学参加纪念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活动时表示,面对人工智能(AI)浪潮,需要谨慎地在支持创新和监管监督二者间取得平衡。“这些规则必须是全球性的。”戈皮纳特说,人工智能的出现表明,多边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锤子财富2023-06-08 12:27:000000《剧院魅影》中文版票房破4850万,超级IP如何创新?
过去数十年中,是什么支撑着《剧院魅影》在全球创造60亿美元票房的奇迹?中文版巡演能否给中国音乐剧的创作和行业发展带来影响和震动?锤子财富2023-06-01 11:06:2700002023年期货公司分类结果公布:国泰君安等22家获AA评级
期货公司分为A(AAA、AA、A)、B(BBB、BB、B)、C(CCC、CC、C)、D、E等5类11个级别。近期,根据《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经期货公司自评、派出机构初审,由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中国期货业协会等单位代表组成的期货公司分类评审委员会复核并审议确定了2023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锤子财富2023-09-15 20:50:330000PK英伟达或“碰钉子”,AMD、英特尔在成为怎样的“挑战者”?
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迎来挑战者。随着日前英特尔高调发布了人工智能芯片Gaudi3,全球AI芯片市场英伟达、英特尔和AMD“三足鼎立”格局便已经形成,英伟达“一家独大”的市场地位迎来挑战者。MI300和Gaudi3推出之际,不少声音喊出这两家公司的产品将有望推动市场“去英伟达化”的进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