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冬: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十年,取得这三大成效
11月5日,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召开。
进博会期间,上海市副市长解冬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改革创新促进自贸试验区提升”分论坛上致辞称,作为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自诞生之日起,就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紧密相连,两者联动发展,共同成长。
据解冬介绍,十年来,在国家金融管理等部门的统筹领导下,上海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推动和深化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效。
首先是扩大金融制度型开放,包括创设自贸账户体系,率先推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率先发布全国首张自贸区金融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指引,率先开展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等。这些举措有力支持了企业“走出去”和高质量发展。十年间,上海共发布了11批160个自贸区金融创新案例。
其次是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十年来,先后推动保交所、中国信登、中央结算上海总部、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金国际等全国性金融市场和金融基础设施在沪成立。支持推出“沪港通”“沪伦通”“债券通”“互换通”,以及原油、国债、航运指数等期货品种,国内新批设的6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5家合资理财公司以及众多金融科技公司都落户上海自贸区。
截至今年9月底,上海共有持牌金融机构1759家,其中外资占比近三分之一。
最后是深化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支持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建立自贸区创新监管互动机制,允许金融机构对标国际惯例,开展非居民并购贷款、科创员工持股贷等。深化放管服改革,向自贸区和新临港新片区下放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等审批和监管权限。用好浦东新区立法授权,制定绿色金融若干规定,打造更加国际化、法治化的发展生态,厚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的金融沃土。
近日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到,要增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解冬称,未来,上海将以更大力度推动高水平开放,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更好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
赛百味700亿元“卖身”,在中国市场的“野心”能实现吗
当下的赛百味对中国市场的期待值并不低。近日,全球最大的快餐店品牌之一赛百味在其官网公布了被“卖身”的消息:已由私募股权机构RoarkCapital收购。赛百味目前在100多个国家的近3.7万家餐厅,为数百万客人提供新鲜定制的三明治、卷饼、沙拉等。0000威马多名高层被抓,Fisker将从纽交所退市
东风汽车2023年营收993.15亿元,同比增长7.2%,但利润由正转负。要闻提示1、Fisker终止与大型车企谈判将从纽交所退市2、东风汽车2023年盈转亏,连续5年销量下滑3、威马负债超过203亿元传多位高层被抓4、吉利、爱玛联手“搭救”知豆汽车获增资5、比亚迪第700万辆新能源乘用车下线新车型元UP正式上市国际新闻1、Fisker终止与大型车企谈判将从纽交所退市0000一财首席调研:8月信心指数持续高于荣枯线,制造业是下半年最大亮点
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定压力,但复苏态势不会改变,宏观政策应持续用力,进一步修复和稳定需求。2024年8月,第一财经研究院发布的“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50.3,连续19个月维持在50荣枯线以上。经济学家认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一定压力,但复苏态势不会改变,宏观政策应持续用力,进一步修复和稳定需求。锤子财富2024-08-06 20:51:540000靠买碳汇实现碳中和?企业疑似“漂绿”引争议
“我计算过,按照中国的大型企业和跨国企业对外公布的实现碳中和的体量,他们对碳汇的需求远远超过中国碳汇的实际拥有量。”一位生态环境部下属事业单位的研究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当部分中国企业宣布设定或实现“碳中和”目标之时,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比掌声更早到来的还有质疑声。0002专访债券巨头PIMCO:以QDLP布局海外投资
由于高利率环境叠加未来降息的预期,海外债市备受关注。二季度以来,国际资管巨头外籍高管密集入华,评估中国市场的战略部署是关键任务之一。由于中国内地资管市场竞争激烈,据记者观察,比起大力设立公募基金,当前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仍是外资更保守但稳妥且能发挥自身优势的选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