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11月在沪举行,最大规模顶尖智脑线下聚首
9月20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宣布,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1月6日至8日在中国上海临港新片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举行,届时将有约300位海外顶尖科学家、中国两院院士、全球资深科学家、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等共聚上海。
这也将是顶科论坛创设以来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顶尖科学家线下聚首。截至目前,已有包括26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约百位海外顶尖科学家、逾百位中外优秀青年科学家以及国际组织嘉宾代表确认线下出席。
已确认出席论坛的顶尖科学家“老朋友”包括2022及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诺奖历史上第五位两次获奖的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前法兰西公学院荣誉教授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的居里夫人”阿达·约纳特(Ada Yonath),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索尔(Edvard Moser)和梅-布莱特·莫索尔(May-Britt Moser),2016年拉斯克奖医学特别成就奖得主、前美国科学院院长、前《科学》杂志主编布鲁斯·阿尔伯茨(Bruce Alberts),2011年菲尔兹奖得主洛朗·拉福格(Laurent Lafforgue)等。
首次亮相的科学家“新面孔”包括以其名命名了多种人工智能算法的1986年图灵奖得主罗伯特•塔尔扬(Robert Tarjan)、被誉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之父”的2012年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米夏埃尔·格雷策尔(Michael Grätzel)、影响生物工程多方面进步的2011年埃尼奖得主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Gregory Stephanopoulos)以及被美国计算机协会(ACM)赞誉为“网络领域最具创新性研究人员之一”的2013年麦克阿瑟天才奖得主迪娜·卡塔比(Dina Katabi)等。
第六届顶科论坛由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主办,鹏瑞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今年的论坛以“科学引领变革 重塑世界韧性”为年度主题,旨在探索科学在前沿科技、科研范式、科创生态、合作模式、科教未来等五个维度的深刻变革。
围绕以上五个维度,论坛通过设置生命科学大会、智能科学大会、碳大会、青年科学家大会、天文分论坛、量子分论坛、“她”论坛、莫比乌斯论坛等20余场专题会议,邀请与会嘉宾共同谋划通向未来的应对方略,每场会议均由中外方顶尖科学家共同担纲学术主席,为论坛制定学术框架与议题。
本次论坛还将首次设置顶尖科学家“前沿讲堂”,将安排约60场顶科学术报告会,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物学、医学、神经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智能科学、信息技术、经济学等;同步首次组织青年科学家HUB,为青年科学家开辟分享交流的独立场域。
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怎么建?国常会最新部署
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在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或将成为撬动民间投资、提振市场信心的新措施。据央视新闻联播7月14日消息,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积极稳步推进超大特大城市“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0000头部金融机构抢占大模型赛道,中小机构还在观望
建议中小机构布局百亿级别的小参数模型。ChatGPT发布一周年,金融机构广泛探索大模型与垂直应用的结合,在大型机构不遗余力加入角逐,建立自身专属的大模型的同时,中小机构却仍在门外徘徊。过去一年以来,从大模型诞生到金融行业大模型标准发布,无论是探索普遍模型还是关注应用落地场景,大型厂商与头部金融机构纷纷加入“百模大战”中。经过一年,多家头部金融机构也已建立自身的金融大模型。0000新加坡开发商90亿购得上海豪宅地块 临近新房单价超20万/平方米
该项目被两大豪宅项目环绕。上海又有一宗豪宅地块揭晓归属,黄浦区两幅钻石级地块新天地96&97街坊地块花落新加坡丰隆集团与厦门联发联合体。11月1日,上海土地市场发布公告,对黄浦区C020102单元096-2、097-4地块及吉安路(部分)道路地下空间地块历史风貌保护项目实施主体进行公告,实施主体为城泓(上海)投资有限公司、上海联智未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体。锤子财富2024-11-03 18:41:460000上海博物馆东馆盛大开幕,掀开三星堆古蜀文明神秘面纱
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启用首日,“中国古代青铜器馆”率先开放,“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展也盛大开幕。从地铁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出站,向西便能看到一座矩形白色建筑,大理石的外立面蜿蜒起伏,仿佛是海浪一般。这便是新建成的上海博物馆东馆。锤子财富2024-02-02 17:10:480000定向可转债新规出台!证监会:将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
有业界人士提出,建议参照股份的实践做法,明确作为支付工具的定向可转债可以设置分期解锁安排,该意见已被采纳。自2018年11月启动试点至今,定向可转债市场发行规模刚刚突破200亿元。证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证监会共许可24家上市公司发行定向可转债40只,发行规模215.31亿元;其中,作为支付工具24只、交易金额92.86亿元,作为融资工具16只、融资金额122.45亿元。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