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东馆盛大开幕,掀开三星堆古蜀文明神秘面纱
从地铁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出站,向西便能看到一座矩形白色建筑,大理石的外立面蜿蜒起伏,仿佛是海浪一般。这便是新建成的上海博物馆东馆。
2月2日,上海博物馆东馆启用首日,“中国古代青铜器馆”率先开放,“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也盛大开幕,同时开放的还有“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三个展览分布在博物馆的一、二、三层,拉开了上海博物馆东馆“开放三部曲”的序幕。与此同时,博物馆的文创商店、与品牌联名的咖啡座也已整装待发,等待着观众的到来。

三星堆·金沙展:神秘瑰丽的古蜀文化
“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是“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三展,由上海博物馆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全国28家文博考古机构携手推出,展览将持续至5月20日。展览共计363件/套文物,汇集了最新考古发现,最新文物修复成果,是迄今为止古蜀文明考古出土文物在四川省外最大规模、最高规格的阵容。
古蜀文明自成体系,文化传承延绵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考古发现震惊世界,神秘的古蜀文明令人神往。两处遗址有很多相同文化现象和大量相似文物,证明以两处遗址为代表的古蜀王国是夏商周时期长江上游文明的中心。这些重大的考古发现叩开了古蜀历史的大门,逐步揭开古蜀王国的神秘面纱,深刻揭示了中原以外的边缘地区文化的特殊性,是为中华文化起源“满天星斗”学说的重要佐证。

本次展览以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笄发青铜人头像、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为序,通过“天行乾道”“地势坤物”“人和明德”三个部分,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和特点,着力呈现古蜀文明与不同族群和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开放包容特性。
第一部分为“天行乾道”,展出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夔龙冠纵目青铜面具、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金蛙形饰等文物,以阐释古蜀文明独特的古史传承体系与信仰体系。古蜀文明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奇诡神秘的艺术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古蜀人非凡的艺术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具有共同文化因素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古蜀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

第二部分为“地势坤物”。四川盆地周围群山环绕,构成一个近乎完全封闭的地理环境,但是穿越盆地的岷江、沱江、长江等又与外界相通,使成都平原处于交通的十字路口。以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等为代表的中原地区,以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吴城文化等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四坝文化、齐家文化等为代表的甘青地区,以及远达海滨地区的各种文化因素纷纷向成都平原汇聚,共同塑造了古蜀文明的辉煌。这种物质文化现象不仅为传世文献典籍中的相关记载提供了佐证,还深刻揭示了古蜀文明与中原夏商周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甘青地区文明之间长期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史实。

该部分展出三星堆遗址三号祭祀坑出土的金面具、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十节玉琮和有领玉璧等文物,以阐释古蜀文明的权力表现形式及礼制观念。其中,金面具使用锤工艺完成整体造型,再通过脱錾和裁切的技法形成眉目等透雕轮廓,最后以轧亮的方式使其光彩夺目。展览中的金面具为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最新修复成果之一,以其焕然一新的面貌和观众见面。


第三部分为“人和明德”。从黄河流域“万邦林立”的龙山时代,到长江流域良渚古城、石家河古城的强势崛起,中华大地普遍步入了早期文明社会。古蜀文明自成体系,传承有绪。考古学研究显示,古蜀文明的源头在川西高原的岷江上游。古蜀人中既有来自西蜀本土者,也有来自西北、西南和东方长江中下游的各个支系,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族群。这些情况表明古蜀王国作为一个地域性政治体很早便是一个多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开放系统,它吸纳了来自不同地域文化传统的观念、思想和技术,并融为一体。
该部分展出三星堆遗址八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大神兽、三星堆遗址四号祭祀坑出土的长发青铜跪坐人像和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的青铜人头像、石虎、玉剑鞘等文物,体现古蜀文明的社会体系、服饰习俗、祭祀礼仪文化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
中国青铜器展:大克鼎加高科技
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从夏代开始各个时代的青铜器,其中不少是流传有绪、屡经著录的国宝重器,形成了体系完整、种类齐全、精品良多的收藏特点。
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青铜馆最早展出于1973年,为国内外第一个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青铜器的艺术馆。本次东馆开放的“中国古代青铜馆”为50年以来的第六次陈列改建,为观众呈现海内外体系最完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陈列。
目前的最新陈列精选500余件展品,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夏晚期至公元19世纪中叶清中期的3600年间,中国古代青铜器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原陈列中的绝大部分展品将继续展出,如镇馆之宝大克鼎、牺尊、子仲姜盘等。同时新增近百件展品,包括夏晚期的绿松石牌饰和单翼铃、铸有早期青铜器铭文的甲壶、战国的商鞅方升、新莽的同律度量衡诏衡杆和诏版、北宋的大晟编钟、明代的喷水鱼洗等。

展厅以中国青铜工艺的发展史为线索,分为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融合期、复古期七个板块。另有青铜器制作技术板块,增加了多种技术手段内容,辅以多媒体视频、互动游戏、专题展示等,向观众直观阐释更多相关知识点。
青铜器萌生期、育成期、鼎盛期、转变期、更新期的“五期说”,是马承源先生对夏商周青铜艺术发展和分期的概括和总结,自1973年上海博物馆青铜器最早的陈列就开始运用,本次陈列沿用这一马先生的重要学术思想。萌生期为夏代,此时的青铜器已经具有礼制内涵,标志着中国业已步入文明社会。育成期为商代早、中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在黄河、长江流域多有发现,奠定了中国古代青铜艺术鼎盛繁荣的基础;鼎盛期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此时的青铜艺术辉煌灿烂,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高峰;转变期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青铜艺术发展由繁缛转向质朴简率,耳熟能详的列鼎、编钟就出现于这一时期;更新期为春秋中期至战国,此时青铜艺术再次出现高潮,青铜器区域特征明显。
东馆青铜馆在原有的体系上增加了两个部分:第一是融合期,秦至五代,展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对青铜器发展的影响;第二是复古期,北宋至清中期,展示了自宋代以来仿造夏商周三代的复古礼器,反映了统治者倡导以儒学为核心的价值观以及对后世和东亚的影响。板块内部也进行了调整:更新期青铜器原来是将所有器物按照器类陈列,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现细化为中原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草原文化单元;青铜器制作技术板块分为铜矿石的开采和冶炼、青铜器铸造技术、青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复合金属技术、青铜器表面装饰及处理技术四个单元,时代也配合青铜展陈延伸至明清时代。
试运营期间需预约前往
东馆三楼第三特展厅为观众呈现的是由央视频、三星堆博物馆、中创文保联合制作的“邂逅三星堆——12K微距看国宝”全球巡展(上海站)。历经三年策划、两年拍摄,展览以三星堆文化为主题,12K数字科技为手段,实现“文化 科技 艺术”深度融合,为观众提供视、听、感多角度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该展览是“致敬考古人、致敬文博人、致敬媒体人”为核心表达的创新型数字展,同步重磅推出全球首个VR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及文物修复互动,体验“考古人的一天”。
“中国古代青铜器馆”“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邂逅三星堆12K数字艺术展”三个展览,占据了上海博物馆东馆三层楼面的四个展区。
鉴于目前试开放空间只占东馆展陈空间的25%左右,为保证人员安全和参观体验,东馆将采取预约和限流措施(每天8000人次)。根据试运营情况及观众访问量的变化,馆方将及时采取延长开放服务等措施来缓解参观需求。
东馆试开放期间,散客(个人)可提前7日通过上海博物馆微信公众号“GO上博—参观预览”栏点击进入“上海博物馆参观预约”小程序预约。微信预约系统入口将分为东馆(世纪大道1952号)和人民广场馆(人民大道201号),请观众注意区分。
上海博物馆东馆的开放时间为每日10:00至18:00,每逢周二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人民广场馆的开放时间为每日9:00至17:00,每逢周一闭馆。因东馆布展文物搬迁,目前人民广场馆的开放展厅为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明清家具馆、少数民族工艺馆。“对话达·芬奇——文艺复兴与东方美学艺术特展”将持续至2024年4月14日。
中汽协:车市复苏速度低于预期,但全年微增趋势研判不做调整
今年车市开局疲软。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联合上海市嘉定区在上海举办媒体沟通会,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因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影响,4月汽车市场产销实现同比大幅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和汽车出口继续延续良好态势。0000惠企利民 “盛产”可期
——盛京银行召开“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及县域金融发展”工作会议8月23日下午,盛京银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及县域金融发展”工作会议在铁岭召开。会议紧紧围绕金融机构如何充分发挥金融活水效能、服务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并出台《盛京银行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加力支持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强化乡村振兴服务机制建设。0000走进鼎捷软件:从钢铁侠到变形金刚
锤子财富2023-07-31 12:14:290000首批上证科创板成长ETF获批,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可期
科创板相关ETF再添新品科创板又将迎来增量资金。8月7日晚,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广发基金和易方达基金申报的上证科创板成长ETF正式获批。这也是自去年11月上交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正式发布上证科创板成长指数以来,首批跟踪该指数的基金产品即将问世。锤子财富2023-08-07 22:15:550000五大风险成因,四大重点方向,易会满金融街论坛讲话划重点
一是杠杆过度甚至失控。二是创新与监管失衡。三是欺诈造假。四是背信妄为。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全面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之后,证监会主席易会满11月8日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以《坚守主责主业守牢风险底线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在演讲中,首次系统阐述了资本市场风险的五大主要成因,包括杠杆过度、监管与创新失衡等,并回应了当前的主要风险问题和市场关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