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世田谷社区营造30年,私人空间共享给他人成为风尚
飨庭伸与山崎亮、小泉瑛一共同完成的《社区营造工作指南:创建街区未来的63个工作方式》一书,对中国众多从事社区发展工作的人来说,是一本真正的“网红书”。虽然日本的国情与中国不同,中日城市社区之间也有很多具体的差异,但这本书提供的大量实用性的工具,具备很强的指导性,已被人们借鉴到中国城市众多社区的建设中去。
9月8日,新华·社区营造大会在上海举办。日本知名社区规划师、东京都立大学教授飨庭伸分享了东京世田谷的社区发展经验。东京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在30年的时间里,通过一系列的手段,筹措资金、发动居民,为社区的活力培育提供了有力支持。飨庭伸在这个组织工作过25年。

上世纪90年代的民间实验
飨庭伸在这本书的“致中国的读者们”一文中说,希望中国读者阅读这本书“就像在聆听一个个在邻国努力着的邻居的故事”,也许“能从中收获为中国的未来创造出更多新工作的灵感”。
什么是“社区营造”?这个词乍一看好像很专业,但从飨庭伸所举的例子看,其实就是每个居民都可以参与的社区活动。比如,社区营造工作者可以和社区居民们一起寻找本地特产,开创小型的特色商业经营;可以与业主一起开发、运营社区里很常见的商务楼;孩子们上学要早起,可以给来不及吃饭的学生提供早餐……还有很重要的一种情况,就是支持遭受灾害破坏的地区进行重建,帮助他们的社区恢复起来。
社区营造活动还在不断地变得更丰富。“与许许多多的人相遇,考虑大家的共同利益,并共同实现它,就是社区营造。”飨庭伸说。

《社区营造工作指南》把社区营造的63个工作方式分为五大类。“联动社区发起项目”类,顾名思义,是指跟社区项目启动有关的要点;“街区设计”类是指从街区、建筑、店铺到商品、网站等有形的设计;“土地与建筑的商业活动”类重点在于用较长的时间和灵活的方法来经营;“支持社区营造的调查与规划”类指如何分析问题并提出方案;“社区的制度与支援措施”类则指向怎么做才能使社区营造工作持续下去,涉及人、财、物、平台、组织等等。
在新华·社区营造大会中,飨庭伸以东京世田谷区的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为例,详细介绍了实战中应该怎样做。
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城市规划也开启了民营化阶段,很多民间机构可以参与编制城市规划。飨庭伸指出,这个变化过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居民参与的机会增多,主体性不断提升。“以前是政府做规划,作为一个关键的角色在不断地做决策,居民相对比较被动地参与,是一种‘树’状的关系。现在变成了网络化的关联方式,网络中的每一个点可能是个体或组织,居民从‘参加’变成了‘协作’”。连接网络中的各方,提升协作专业度的机构,就是社区营造中心。

东京世田谷区位于主城区西南,以住宅为主。1932年确定区名时,是东京各区中人口最少的,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尤其是轨道交通和公寓的开发,使它摇身一变成为东京人口最多的区,现有90多万人口,且居民家庭比较富裕。
飨庭伸指着卫星图介绍说,世田谷区小型房屋比较多,街道比较复杂。住宅多,就需要很多生活改善类的活动。城市发展的时间久,则形成了不同年代社区共存的状态,两三代人的生活方式都需要得到满足。
1992年,世田谷区社区营造中心成立,最初的目标就是让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快乐,这需要把居民、民间机构、企业、政府等原本各自独立的个体和组织汇集起来,一起协作。
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召集了很多专业人士,以卯月盛夫、浅海义治、齐藤启子等为首,一起出谋划策,设计各种参与式的项目,让各方一起合作。大家也不断总结工作方法,把它普及到全国。
用小钱撬动大变化
1991年设立的世田谷社区营造基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创造,它是为了支持居民共创而设立的。飨庭伸参与过这个基金的项目评审,他认为,有四个特征是它长期起到重要作用的原因。一是采取公开审查会的方式进行资助决策,这样可以保证选拔过程透明中立。很多个体和团体都希望自己的提案能获得资助,他们的行动都并排贴在一张大表上,居民在现场和网上都可以查看,现场投票时也非常热闹。第二个特征是并非发表完了就结束,而是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原则来运营,让基金成为更多市民和团体彼此交流的平台。基金每年两次举办活动发布会,大家都可以在会上分享自己的智慧。第三是基金的活动发布会或慈善音乐会等,都由本地居民共同谋划实施,大家的参与感很强。资金由银行进行专业存管,居民在细节层面可以监督使用。最后一点,基金的资金来源除了行政拨款,更多是民间捐助,包括个人和企业,也有区外的资金来源。
从设立到2021年末,世田谷区社区营造中心已经完成了200多项社区行动。基金资助的团体达到430组,资助项目总数达829个,资金总额1096万日元。其中属于“开始的第一步”部,即用来支持社区营造项目孵化的项目,有177个;社造活动部下属项目525个,各类社区活动都可以依靠资助来顺利举办。
飨庭伸分析认为,30年1000多万日元的规模,要建一栋建筑物可能都不够,但用来支持人的行动,可能可以支持超过800个行动项目。这种力量是不容忽视的。他以“芦花公园花园园友会”为例介绍资金支持的效果。政府建造的芦花公园,其花园由民间接手运营管理,成立了一个小组织。1998年由“开始的第一步”部立项,1999~2000年由社造活动部支持,总计花了41万日元,取得了非营利机构资格,在体制、人员等方面都得以完善。2006、2008年又得到两次资助后,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组织,代管了公园、商店街、社区、学校等处共计2000平方米的花园,并支持学校的花艺教育等。
在世田谷社区营造基金支持下发展出的这类团体,目前已多达400个。基金和团体也配置了一大批活动据点,包括地区共生之家、用作社区团体的空房、激活街区的据点、300平方米以上的共享市民绿地、5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开放花园(“小森林”)和“从三户开始的园艺行动”等。这些场地规模从大到小,覆盖了世田谷区的各个区域,形成网络。

飨庭伸介绍,地区共生之家是一种很有推广价值的做法。它是指经过房主同意之后,闲置的房子或房间向社区开放,成为社区活动的一个据点。比如一位姓冈的独居老人去世了,他的子女决定把房子开放给社区使用,设立了“冈奶奶之家”,人们可以在这里聚餐、聚会,可以用这处房子照顾本社区的老人。飨庭伸提到,在日本,怎样把私人空间更好地共享给他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30年来,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和基金的运作,促进了多元活动据点的建立并形成地区社群网络。飨庭伸提到,社区活动也会有新陈代谢,起初大家热情满满,过几年也可能走到终点,但这是一种正常的波动,大家要把它视为一种社会网络的特征。世田谷的社区营造活动与行政部门也保持了不亲不疏的关系,使社区可以得到政府的支持,但也不会完全依靠政府,居民有很多选择。
《社区营造工作指南》中提到,成立之初,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只有4名员工,到2016年已有20人。他们坚持“认为有必要的事情,先以实验性方式去解决”的传统,得到反馈后再正式推进并设立制度。飨庭伸认为,30年来,世田谷社区营造中心作为地区窗口持续地存在,与市民之间足够熟悉,因此成为信息收集中心。由于能维持足够有活力的社会行动网络,使他们可以不断把新的点子用到构想和执行新事业上。

《社区营造工作指南:创建街区未来的63个工作方式》
[日]飨庭伸、山崎亮、小泉瑛一 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7月版
挪威剧作家福瑟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关注人类生存困境
今年64岁的福瑟,有“新易卜生”之称,是挪威当代的国宝级作家,也是当代欧美剧坛最负盛名、作品被搬演最多的在世剧作家。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5日19点正式揭晓,挪威剧作家约翰·福瑟(JonFosse)获此殊荣,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锤子财富2023-10-05 22:47:540002连跌五周!空头翻倍加仓,美元指数会被压垮吗
利率期货市场维持年内两次降息预期。美元指数正在迎来近三年最长的周线下跌。虽然美联储并未作出任何暗示,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已经在为潜在的衰退和降息进行定价。衍生品市场上,做空美元的力量也在聚集,投资者与美联储又一次站在了天平的两边。不过在目前的美联储眼中,降息似乎依然遥不可及。衰退和降息会来吗锤子财富2023-04-19 07:52:040000推动陆家嘴商圈免税店试点,浦东国际消费中心还定了4个千亿级目标
为实现四个千亿级目标,浦东提出八大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商圈免税店试点。探索扩大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实施范围、优化退税流程,发挥好离境退税对消费的助力作用。”上海自贸试验区陆家嘴管理局副局长袁冶峰表示。锤子财富2023-04-26 20:23:160000遭遇上市以来首次盈利下降,药明生物CEO谈2023年最大挑战
对于净利润下降,公司主要归因于五个因素。3月26日晚间,在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02269.HK)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净利润下滑两成多,是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滑。不过,该业绩表现尚未影响到公司股价。截至3月27日收盘,药明生物股价涨1.47%。药明生物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为35.7亿元,较去年下降21.5%。0000礼来降糖药临床实验可减重16%,每月上千美元治疗费有望下调
Mounjaro目前价格仍然高昂,将该药物仅用于减重的患者每月需要支付1000美元的费用。一旦获得监管的批准,保险公司将会为该药物补贴更多费用。礼来公司4月27日发布一项大型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使用高剂量的GLP-1/GIP双靶点激动剂tirzepatide(Mounjaro),可帮助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减重近16%,即平均减重超过15公斤。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