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上市以来首次盈利下降,药明生物CEO谈2023年最大挑战
3月26日晚间,在港股上市的药明生物(02269.HK)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净利润下滑两成多,是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下滑。
不过,该业绩表现尚未影响到公司股价。截至3月27日收盘,药明生物股价涨1.47%。
药明生物的业绩报告显示,2023年公司收入170.3亿元,同比增长11.6%;净利润为35.7亿元,较去年下降21.5%。
对于净利润的下降,药明生物主要归因于五个因素,一是产能爬坡影响导致的毛利率减少;二是资本市场动荡导致的投资损益减少;三是外汇收益减少;四是销售及营销开支、行政开支和研发开支增加;五是药明合联单独上市相关的上市费用。
剔除股权投资亏损(收益)、外汇收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及药明合联上市开支,2023年药明生物经调整净利润为49.5亿元,同比下降2%。
3月27日中午,在药明生物业绩交流会上,药明生物CEO陈智胜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公司2023年遇到的最大挑战,不是地缘政治影响、也不是全球生物技术投融资放缓,而是新冠项目收入下降。“2022年,公司新冠项目收入占公司收入比例达到20%,而2023年占比仅有3%,预计2024年新冠项目收入将进一步减少,预计只有5亿元左右。”
业绩报显示,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非新冠项目的增长。2023年,公司非新冠项目收益同比增长37.7%,抵消了新冠业务下滑带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2023年药明生物综合项目总数再创新高,达到698个,新增综合项目数达132个,创下单一财年内非新冠项目新增数目历史新高。
对于2024年,药明生物预计将实现5%至10%的收入增长,非新冠收入预计增长8%-14%。
目前市场颇为关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对于药明生物的影响。该《法案》想禁止美国联邦政府与某些跟外国竞争对手有联系的生物技术提供商签订合同。作为中国生物制剂CXO(医药外包)公司龙头企业之一,今年以来,药明生物股价多次因《法案》草案进展而出现大跌。
此次药明生物业绩报显示,2023年,来自北美市场的收入,依旧是公司全球市场中收入最高的,达到80.74亿元,占比达到47.4%。不过,北美市场的收入却同比下降5%。
作为公司收入第二大市场,欧洲市场收入达到51.41亿元,则同比大增101.9%。
陈智胜表示,2024年以来,公司新签了25个项目,去年同期是8个,业务来源分布如常。
近几年,药明生物已加快在全球建厂或者投资工厂。此次业绩报显示,公司爱尔兰基地正在产能爬坡阶段。公司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工厂的商业化原液产能将增加至3.6万升。新加坡基地已经于近期正式开工奠基。
陈智胜说,在海外建设工厂是公司全球布局打造可靠供应链的重要举措,在海外客户看来,它们看重的是生产基地是不是在当地运营。过去几年,公司加大海外投资,是为了更好服务客户,接近客户考虑。
叮咚买菜撤出成都重庆:成本过高供应链不经济,全国剩26城运营;因向美国传输数据被欧盟罚款12亿欧元,Meta宣布将提出上诉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华为宣布完成全球88个子公司MetaERP切换0000隆基绿能佘海峰:全球光伏正进入“BC时代”
近日,隆基绿能(601012.SH)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了划时代的二代BC技术与光伏组件产品Hi-MO9组件,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第一财经记者就市场普遍关心的问题专访了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佘海峰澄清了市场对公司BC产品的一些误解,同时明确对第一财经表示,光伏产业正迎来全面“BC时代”。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第一大误解:BC是下一个TOPCon?锤子财富2024-06-10 12:51:110000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技术标准出台,换电产业链各环节有望高速增长
截至发稿,金龙汽车涨停,赛力斯、安凯客车涨超3%,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等涨幅居前。12月12日,汽车整车板块震荡拉升,截至发稿,金龙汽车涨停,赛力斯、安凯客车涨超3%,宇通客车、中通客车等涨幅居前。锤子财富2023-12-12 10:54:330000206亿!暑期档成“史上最强”:观影人次超5亿、四部国产片票房超20亿
今年暑期档有52.7%的观众是今年第一次走进电影院,这个数值相对2019年的44.6%有明显增长。长达三个月的暑期档终于收官。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8月31日19时许,2023年暑期档票房突破206亿,跃升至影史第一,甚至超过了疫情前最高的2019年。总观影人次超5.04亿,双双打破中国影史暑期档最高票房和最高人次纪录。锤子财富2023-08-31 21:01:5400002023工业第一城之争谁将胜出?前十月数据深圳优势明显
2023年工业增加值前五名城市有望锁定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宁波随着各大城市前10月统计数据先后公布,2023年工业第一城的竞争态势日益明朗。去年首次夺得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双料冠军的深圳,保持强劲增长势头,有望继续夺魁。2022年工业增加值前五名城市,分别为深圳、上海、苏州、重庆和广州。今年到目前为止,前四名城市的地位依然较为稳固,但第五名广州面临宁波的强势挑战。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