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8

行走城事|百米佘山并非上海至高点,却是科学与文化高峰

锤子财富2023-06-28 17:30:180
自1901年起,天文台的“百年宝镜”共拍摄了近7000张天文照片,包括最早的一批太阳、月球、星云、行星、星系等天体照片

【编者按】生活在城市,享受城市的生活方式,追逐潮流,又时而怀旧,津津乐道于过去的事。城市变化太快,诸多力量交织在一起,改变着每一条街道,每一个社区。

第一财经推出“行走城事”专栏,记者实地漫步,用第一视角描述城市,集纳城市观察者的声音,体验历史变迁与城市更新。用脚步、交谈和文字,探索城市变化的原因和可能性。

佘山天主堂院子里的“佘山之巅”石碑,上面写着海拔高度为99米。拍摄/佟鑫

很多人都以为佘山是上海的最高点,其实不然。

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西佘山园山顶的石碑“佘山之巅”,写着“海拔九十九米”,据最新测绘数据,应为100.87米,但不如距离金山海滨5公里的大金山岛高,后者海拔103.70米。

虽然屈居亚军,但跟大金山岛比,佘山却因秀美、易抵达,成了上海居民、游客最便于“登高”之处,也因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成为“不去不是上海人”般的地标景点。

6月,记者在佘山天主教堂和天文台,遇到了专程来打卡的十多位中年游客。曾是同窗的他们,游览后一起站在天文台前方的观景台,排队整齐地合影留念。他们身后,城市风光一览无余。

站在佘山天文台门前院子向南看,下面观景台常有游客远眺城市风景并合影留念。摄影/佟鑫

佘山的好,其来有自。比利时建筑史专家高曼士(Thomas Coomans)教授在新书《佘山教堂寻踪:朝圣建筑和历史图景》中介绍,“自从1860年代基督教传教士可以在中国各地旅行以来,他们就发现了圣地的美丽和蕴含的力量,以及朝圣在中国民间宗教中所起的作用。”

佘山,是被“选中”的地方。

去佘山

地铁九号线从九新公路蒲汇塘交叉口开始跃出地表,让人在飞驰中看到松江区与市中心很不同的场景。

这里的城区尺度更大,并不特别整齐的建筑物中间,不时闪现一块田地、草地。荒地后面是一块块工业区,园区、建材城、由拆迁而建起的新楼盘等交错并存。游乐场、公园、大学校园,填充着松江区的广阔土地。

佘山站东面有一大片居住区,簇拥着两个商场和一个农贸市场。南面1.5公里是颇有网红色彩的新生活方式园区云堡未来市。西面跨嘉松南路的步行天桥上高悬一行红色标语,标语下面便是重重拐弯的栅栏,地铁佘山站在通勤高峰期的人流量可想而知。

再乘坐公交20分钟,可抵达外青松公路上的佘山站。佘山国家森林公园被外青松公路一分为二,成为西佘山园和东佘山园。

东佘山园有佘山森林宾馆、佘山森林酒庄、野营露营地、兰笋山庄、观光平台、乾隆古道等设施和景点。西佘山园的入口处近期已改在外青松公路佘北公路路口的北门,据称以前需要买票进入公园,现已免费开放。

东门则是固定作为游客离场的出口,旁边就是上海松江林场。林场门牌号大得惊人,是外青松公路9258号,这个单位负责佘山地区九峰十二山的管护及西佘山、东佘山、天马山、小昆山四座开放性公园的管理工作。

从松江旅游全景全域示意图中可知,佘山是松江北部的核心旅游区域。松江“四季节庆”玩法——春季问山、夏季拜水、秋季寻根、冬季祈福四大类项目,佘山都有份。

西佘山园地图。佘山天主堂和天文台居于山顶的中心位置。拍摄/佟鑫

西佘山以山顶的教堂和天文台为核心,有西、北、东三个大门,东南角则有宗教色彩浓厚的历史地标教佑门。高曼士在介绍《佘山教堂寻踪》一书时,展示了很多从法国档案机构搜寻到的历史照片,根据他的研究,一百多年前,人们从上海到达佘山,教众登山朝圣、科学家往来徐家汇观象台和佘山天文台,都以教佑门所在的地方为落脚点。

1912年以前,人们通过船只,借助江南密布的水网,包括专门开凿的佘山运河,坐船经虹桥、七宝、泗泾等小镇来到佘山脚下,从教佑门开始登山向佘山山顶的圣母大殿进发。1912年之后,由于上海、嘉兴、杭州之间的铁路通车,人们可以先坐火车到松江站,再乘船抵达。教佑门附近,当时经常有很多船只停留等待,逐渐也发展出了村落。

今天的游客只能在文献资料中看到这些历史场景,喧嚣归于尘土,游客上山走的路也变得简单轻松多了。

百余年前,在佘山山脚下,退潮时分等待朝圣者返回的空船。AFSI档案馆馆藏图片,《佘山教堂寻踪》104页。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一座文化山峰

“它以秀丽的自然风光、璀璨的宗教文化、茂密的竹林、俊峭的山峰和雄伟壮观的山顶建筑吸引着中外游客。”西佘山园山脚下的简介牌上,如此自信地向人们作介绍。从北门走上几十级台阶到达小广场,熟路的人就会立刻右转再上台阶,往天文台、天主堂方向进发。这里的秀道者塔,是登山道上的第一个标志性景点。

秀道者塔在2002年被确定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据1994年书写的碑文介绍,秀道者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当时有一位名叫秀的道人,亲自参与筑塔,建成后引火自焚,塔遂名为“秀道者塔”。塔高二十余米,七层八面,“造型秀美,修长峻拔,历千年风雨仍不偏不倚,耸峭而尊严,为佘山最著名的古迹之一”。明万历年间,秀道者塔曾经历大修。1962年,这里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由松江县专款修复,1998年12月竣工。

秀道者塔。拍摄/佟鑫

从秀道者塔旁的栈道上山,途经佘山钟楼,佘山文化、特产介绍区和游客休息区域,高度不断抬升,在抵近天文台前的观景台时,还会走过一段两侧有星座图案浮雕的台阶路。到达观景台,南望视野豁然开朗,北侧高台上则是现为上海天文博物馆的佘山天文台旧址。天文台西面紧挨着的就是佘山天主堂。

上海天文博物馆的前身佘山天文台,1900年由法国传教士主持建立并修造,是中国第一座建有天文圆顶、安装了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现代天文台,是我国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发源地之一。2004年,上海天文台在这座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中建立了上海天文博物馆,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30元,可换得丰富的知识内容。

天文台最近一次修缮后开放是在今年3月20日。据介绍,有123年历史的40厘米口径大双筒折射望远镜经修缮后已恢复观测能力。

佘山天文台建于1901年,前身是1872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立的观象台。当时迁移的目的是获得一处更适宜观测的稳定场所,以避免噪音、城市光源的影响。

当时的负责人蔡尚质(Stanislas Chevalier)神父1883年来华,在中国生活了47年,直到1930年去世。他担任天文台台长25年,把大量的精力用在了科研工作中,他也是天文望远镜的订购者和科研计划的组织者。今天的建国中路,曾被当年的法租界当局命名为“薛华立路”,也就是蔡尚质的姓氏Chevalier的音译,当局以此表彰他的成就。

上海天文博物馆内陈列的123年历史的天文望远镜,经修缮后可以恢复观测功能,是镇馆之宝。 拍摄/佟鑫

自1901年起,天文台的“百年宝镜”共拍摄了近7000张天文照片,包括最早的一批太阳、月球、星云、行星、星系等天体照片,并于1910年、1986年两次记录哈雷彗星的回归。在百年宝镜展厅,看着一幅幅璀璨星空的天文照片,登上天文穹顶外的天台,记者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自身的渺小。天文科普的魅力在这些历史遗存中得以张扬。

天文台还拥有很多其他历史遗存,展现了当时佘山天文台在全球天文观测中的重要地位。包括佘山立晷和其他大量观测、记录、绘图设备、文献和科学家团队人员生活用品等,以及关于中国人全面接手后天文台工作进展和科普教育的资料,体现了上海的科教传承,也深刻诠释了天文台这座百年建筑的场所精神。

佘山天文台名誉台长李珩及夫人罗玉君(翻译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的墓碑就在天文台楼前的小花园中。长眠于此,也许是科学家一生的幸福。

上海天文台名誉台长李珩及其夫人、翻译家罗玉君教授静静地长眠在天文台主楼旁的花园中。拍摄/佟鑫

宗教圣殿

佘山天主堂的圣母大殿建于高台之上,南面正对着“苦路”,自此反复折回而下,既让信众感受到宗教氛围,也连接了当年神职人员和天文台外国科学家生活休息的中堂。再往下则有三圣亭,以及前文提到的原登山参拜起点教佑门。

天主堂以其宏伟的外观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教堂内部也划分了宗教活动区域和游览区域,游客可以在尊重场所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入内参观。教堂建筑的维护、修缮也是一项经年累月的工作。

据上海市文旅推广网介绍,佘山天主堂1871年始建,山顶的圣母大殿为希腊风格,山腰的中堂为罗马风格。1925年,佘山天主堂重建,最初设计了一座双钟塔式哥特风格教堂。因工程主体须在近百米高处施工,难度巨大,没有营造厂愿意承接,更改设计方案后再建。所用石料从福建用船运送到佘山脚下,再靠人肩扛背驮运上山顶,工程进展十分缓慢,前后历时十年,成为上海近代建造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教堂。

摄于1900年至1910年间的照片,记录了当时佘山山顶天文台、天主堂并立,中西建筑风格交融的状况。AFSI档案馆馆藏图片,《佘山教堂寻踪》130页。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据《佘山教堂寻踪》一书记录,高曼士教授在历史照片中发现,浩大的工程当中,为解决材料搬运问题,滑轮组缆绳的安装实施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巴西利卡式,钟楼高38米。大堂坐东朝西,正门朝南,正对苦路。大堂由40根刻着天神和花卉图案的石柱支撑,尽端设大祭台,背后为半圆形龛,四分拱顶,设近1000个座位。教堂的标志性特征是其西南角的穹顶,下部建造在方形钟楼基础上,由16根柱子支撑着一个橄榄形圆穹顶。

佘山天主堂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风格为主,又杂糅了哥特式尖顶,希腊式柱式,西班牙风格小圆顶,中国式的清水砖墙、琉璃瓦和斗角地砖。这种建筑风格杂糅中协调,颇具海派文化的特性。

教堂顶上的佘山圣母像,是圣母直立、托举双臂平展的耶稣形象,自成十字架状,为江南天主教会特别信奉。

该堂彻底摆脱了木结构体系模仿砖石结构的做法,完全用砖石建造了主体结构,即实现了由木结构体系向砖石结构体系的完整意义上的转变,因而也使其成为上海近代建造西式教堂在结构体系上最成熟的案例。

佘山天主堂的哥特风格建筑外观令人难忘。目前教堂已开放内部空间一半的部分供游客免费入内。另一半则仅供信众进行宗教活动使用。拍摄/佟鑫

1985年修缮后,教堂恢复使用,到目前仍是远东地区最宏伟的山地朝圣教堂。《佘山教堂寻踪》译者田炜帅在新书分享会中告诉观众,佘山圣母大殿是亚洲第一座乙级大殿,等级非常高,影响力也非常大,超出了松江本地和江南地区的范围,目前至少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

随着多年来不断有亚洲各地的信众和游客来佘山天主堂,这座知名的宗教圣殿和建筑遗产还将持续吸引全亚洲乃至全球的关注。

《佘山教堂寻踪》

[比]高曼士著,田炜帅、任轶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23年5月,128元。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