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实现“3060”目标关键在于抓住绿色能源这个“牛鼻子”
6月8日,在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2023)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绿色金融将在平稳实现“3060”目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实现“3060”目标,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的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意味着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都必须发生深刻转变。

实现“3060”目标内容有很多,内涵非常丰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减少碳排放。
在易纲看来,这其中有两个难点。一是逐步降低碳排放负的外部性。排碳增加了温室气体效益,但是排碳企业和用户没有付出相应成本,大部分成本是由社会承担的。因此,具有重大的负的外部性。只有排碳有了合理定价,比如需要缴纳碳税或者购买排碳指标,逐步实现“谁排碳谁承担成本”,就可以使各个经济主体将排碳的外部成本内部化,才能有效激励企业和家庭改变行为方式。
二是逐步降低绿色溢价。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仍然以化石能源为主,实现“3060”目标关键在于抓住绿色能源这个“牛鼻子”。当前,绿色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成本下降得很快,但是总的来看,绿色能源成本还是比传统化石能源成本要高,因为传统化石能源没有承担全部碳排放的成本,高出来的部分就是绿色溢价。
易纲认为,降低绿色溢价一个渠道是要提高碳排放的成本,增加使用化石能源支出的成本,另外一个就是要通过市场化的激励机制,降低绿色能源的成本。
“我国和各国经验都表明,绿色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助力解决上述两个难题,为信息披露和绿色能源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激励机制。”易纲称。
在完善政策激励约束体系方面,易纲指出,实现“3060”目标,需要胡萝卜加大棒。显著提高排碳成本,可以理解为大棒,适度提高则是中棒或者小棒,而人民银行设立的支持工具是激励机制中的胡萝卜。2021年,人民银行设立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两项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碳减排重点领域发展。
据悉,对金融机构向重点领域发放的碳减排贷款,人民银行按照贷款本金60%提供再贷款资金支持,利率为1.75%,精准直达绿色低碳项目。截至2023年4月底,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余额近4000亿元,支持了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大约6700亿元,带动碳减排量超过1.5亿吨,
“人民银行提供给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到期要收回,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碳减排贷款是自担风险的,这样的‘胡萝卜’激励机制是适中的、市场化的。接受人民银行支持的金融机构承诺对外披露碳减排贷款的余额、利率以及碳减排效应等信息,并且接受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核查和社会监督。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易纲指出,实现“3060”目标,需要在绿色转型、绿色技术领域进行大量投资,据有关方面测算,所需要的资金达到百万亿元人民币的量级。如此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一小部分,主要是靠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运用金融工具的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的功能,实现在约束条件下的最优增长路径。
易纲强调,金融部门通过制定绿色金融标准,推动环境信息披露,适当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同时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可以降低社会资金参与绿色转型的成本,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市场已经形成了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为主、多种绿色金融工具蓬勃发展的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超过25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超过1.5万亿元,均居世界前列。
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终止审议,“审执分离”改革模式再受关注
近几年,“执行难”不仅没有解决,甚至还有愈发突出的态势,生效的法律文书因执行不了变成“法律白条”,严重损害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各界的呼声下,草案应运而生。意在解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下称“草案”),于今年6月被终止审议。锤子财富2024-08-20 14:11:530000王传福再次卸任子公司董事长,比亚迪回应来了
未来,王传福“卸任事件”或将持续发生。近日,王传福卸任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下称“比亚迪锂电池”)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一事引发了市场关注。对此,10月25日,比亚迪方面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近期,集团陆续将旗下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变更为实际业务负责人,以简化行政流程,便于公司各项业务开展。除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变更外,公司的经营、股权结构等均未发生变化,公司各项业务开展不受影响。0000北交所转板新规落地,补充完善转板事前审核程序
北交所《转板指引》发布后,有转板意愿的上市公司可依规开展选聘保荐机构等转板相关工作。北交所改革举措再迎新进展,备受市场期待的转板新规正式落地。10月8日,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发布了修订后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7号—转板》(下称《转板指引》)。《转板指引》发布后,有转板意愿的上市公司可依规开展选聘保荐机构等转板相关工作。0000上海两案例入选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
上海报送的“上海市深化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对标改革,营造一流知识产权营商环境”“上海大学深化学科交叉融合,培养紧缺型专利实务人才”两案例入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从全国范围内选取了30个创新性强、成效较为突出、具备复制推广价值的案例,作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第三批典型案例。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