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涛:中国投资者减持美债的真相丨汇海观涛
近年来,关于中资减持美国国债的市场传闻不绝于耳。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笔者拟主要结合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中的存量和流量数据对此进行分析。
新世纪以来中资美债持有规模先升后降
根据TIC报告关于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余额的存量统计,中国投资者持有美债余额于2002年8月突破千亿美元大关,接着用了不到六年时间于2008年4月突破5000千亿美元大关,然后再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于2010年6月突破了万亿美元大关。到2013年11月底,中资持有美债余额达到13167亿美元,刷新历史纪录。无疑,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美联储三轮量化宽松,全球低利率、宽流动性是中资持有美债余额增长最快的时期。

2013年11月之后,中资持有美债余额见顶回落。到2022年4月,中资持有美债余额跌破万亿美元大关,结束了连续142个月持有美债余额过万亿的历史(日本投资者迄今也仅有137个月)。此后,中资持有美债余额低至2023年2月的8488亿美元,3月份小幅反弹至8693亿美元,较历史峰值下降4474亿美元,减少了34.0%,跌至2010年5月以来新低。
从外资美债持有的中资占比看,2007年6月~2016年5月间,除个别月份外,中资占比都在20%以上,中位数为22.0%,2011年7月曾经高达28.2%,到2023年3月降至11.5%,为2004年9月以来新低。2008年10月~2019年5月,中国有106个月是美债第一大外国投资者,之后才将这个位置让给了日本。
从期限结构看,外资美债持有中,短期美国国库券持有占比长期在10%以上,2012年初~2023年3月的中位数为11.6%,最高于2020年8月达到14.8%,到2023年3月仍有12.7%。而中资美债持有中,短期美国国库券持有占比绝大部分时间不超过1%,2012年初~2023年3月的中位数为0.4%,最高于2021年6月达到6.9%,2023年3月为1.8%。中资持有短期美债的占比偏低,或与中资更偏重于“持有到期”的美债投资策略有关。2013年12月~2023年3月,中资美债持有余额下降4000多亿美元,其中,中长期美债持有规模减少了4582亿美元,短期美国国库券持有规模增加了108亿美元。
近年中资美债持有减少不等同于抛售美债
根据TIC的存量和流量数据,2013年12月~2023年3月,中资持有美债余额减少4474亿美元,其中,净卖出中长期美债1706亿美元,净买入短期美国国库券108亿美元,合计净卖出美债1598亿美元,贡献了持有美债余额降幅的35.7%;负估值效应2876亿美元,贡献了持有美债余额降幅的64.3%。可见,中资持有美债余额减少是净减持与负估值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负估值效应贡献了总降幅的将近2/3。

按年度看,2015~2016年是中资持有美债余额下降的第一波高峰。两年间,中资持有美债余额减少1859亿美元。其中,净卖出中长期美债1771亿美元,净买入短期美国国库券29亿美元,合计净卖出美债1742亿美元,贡献了持有美债余额降幅的93.7%;负估值效应117亿美元,贡献了持有美债余额降幅的6.3%。可见,这波中资持有美债余额减少主要是因为净抛售美债。
但是,这不能简单等同于中国对外资产分散化配置的主动操作,而更多与中国境内外汇形势有关。当时,正值美联储退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量化宽松,实施货币政策正常化操作,中国于2015年“8·11”汇改初期遭遇了“资本外流—储备下降—汇率贬值”的高烈度跨境资本流动冲击。2015~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累计减少8325亿美元,其中,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减7910亿美元,汇率及资产价格变动引起的负估值效应达415亿美元。到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离破七仅一步之遥,外汇储备余额眼看也要破三万亿,市场开始激辩保汇率还是保储备。

中资持有美债余额下降的第二波高峰是2018~2022年。五年间,中资持有美债余额累计减少3179亿美元。其中,累计净卖出中长期美债1802亿美元,净买入短期美国国库券6亿美元,合计净卖出美债1796亿美元,贡献了持有美债余额降幅的56.5%;负估值效应1383亿美元,贡献了持有美债余额降幅的43.5%。这波中资持有美债余额下降也是净减持与负估值效应共同作用,净减持略占优势。
由于这一时期正值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严峻,中资抛售美债一定程度反映了降低对美国金融风险暴露的操作。同期,外国投资者累计净买入美债4148亿美元。当然,造成此种情形也不完全是这方面的原因。2018年以来中国一个重要的政策变迁是,2017年人民币汇率止跌企稳后,进入了有涨有跌、双向波动的新常态。央行回归汇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了外汇市场常态干预,汇率政策灵活性增加。2018~2022年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累计减少123亿美元,其中,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累计2695亿美元,负估值效应2817亿美元。但是,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增加主要来自储备投资收益,而非外汇市场干预。同期,交易引起的外汇储备资产累计增加额远小于2009~2013年累计17678亿美元的规模。

随着外汇储备积累急剧放缓,中资官方对美债投资能力大幅减弱。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帮助中国真正减轻了对美元的过度依赖,相应的,美债也少了一个重要的资金供给方。试想,如果不是2019年8月份人民币破7之后,打开了汇率可上可下的弹性空间,过去三年,面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快进快出、大放大收,中国很可能又会被“剪羊毛”。
对于中国整体对美金融风险敞口要避免误判
如前所述,2013年12月~2023年3月,中国投资者累计抛售了近1600亿美元美债。但是,同期中国累计净增持了5232亿美元美国机构债、171亿美元美国企业债、2747亿美元在美上市外国债券和38亿美元在美上市外国公司股票,累计净减持美国上市公司股票38亿美元。前述合计,中国投资者对美证券投资净流入6489亿美元,相当于美方统计的对华商品贸易逆差的19.5%。

其中,2018年1月~2023年3月,中国投资者累计净减持美债1860亿美元,但累计净增持了4365亿美元美国机构债、149亿美元美国企业债、2361亿美元在美上市外国债券和67亿美元在美上市外国公司股票,累计净减持美国上市公司股票130亿美元。前述合计,中国投资者对美证券投资净流入4892亿美元,相当于美方统计的对华商品贸易逆差的27.1%,远高于2013年12月~2017年12月9.8%的水平。
也就是说,在中资持有美债余额减少的过程中,中资减持了美国国债,却增持了其他美国证券资产。而且,2018年(含)之后,中国对美商品贸易顺差转化为对美证券投资的比例较之前不降反升。这意味着,在官方减少外汇储备资产积累,“藏汇于民”的过程中,尽管官方减少了对美金融风险敞口,但民间依然加大了对美金融投资。
中方统计也印证了前述判断。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国别地区,不含官方外汇储备投资)统计,截至2022年底,中国对美证券投资资产余额2177亿美元,较2017年底增长了49.9%,美国稳居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分布的第二大目的地。其中,对美股本证券投资资产余额1183亿美元,增长44.3%;对美债务证券投资资产余额994亿美元,增长57.1%。

但是,在稳步推进金融双向对外开放的背景下,过去五年,美国之于中国对外证券投资的重要性趋于降低。到2022年底,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余额10335亿美元,较2017年底增长107.6%,其中对美证券投资资产占比21.1%,回落了8.1个百分点。同期,中国对外股本证券投资资产余额5902亿美元,增长94.4%,其中对美股本证券投资资产占比20.1%,回落了7.0个百分点;中国对外债务证券投资资产余额4433亿美元,增长128.3%,其中对美债务证券投资资产占比22.4%,回落了10.2个百分点。
如果拉长时间看,前述三项占比分别较2015年底回落了18.5%、16.5%和21.8个百分点,远高于过去五年的降幅。这表明“8·11”汇改以来,美国市场在中国对外证券投资地位下降的趋势更加明显,只是因为中国对外证券投资资产绝对规模增长较快,对美金融投资规模依然有所增加。相反,过去五年,中国内地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前述三项占比分别上升了9.8、15.0和4.8个百分点,显示受益于两地各种互联互通的安排(如股票通、债券通、理财通、互换通等),香港地区在内地对外金融开放进程中依然是重要的“桥头堡”,稳居第一大目的地。

(作者系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养殖亏损面超60%,中小牧场被迫杀牛止损!奶业遭遇15年来最冷“寒冬”
中国奶业再次进入周期低谷,行业亏损面超60%在经历了U字型反转后,中国原奶产业没过几年“好日子”,就重新面临周期性低谷。由于国内乳制品消费疲软,叠加近两年国内原奶行业加速扩产,以及不断高企的饲喂成本,原奶的供需平衡在2022年末到2023年上半年被打破,养殖亏损面超过60%,中小牧场再次面临“杀牛”退出的困境。0000鲍威尔国会听证次日: 抗通胀尚未胜利,缩表未完待续
美联储主席重申货币政策独立性。当地时间周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出席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会议,就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作证,并接受立法者的质询。鲍威尔表示,并没有准备好宣布战胜通胀,同时量化紧缩的终点仍不确定。他透露,美联储不会等到通胀完全恢复到2%再降息,也不会因为大选结果而这么做。抗通胀尚未胜利锤子财富2024-07-11 11:32:590000安哥拉退出!欧佩克内部分歧升级,油市再添变数
从表面上看,安哥拉退出欧佩克的实际影响有限,但这让外界质疑欧佩克的内部团结和控制力。在加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6年后,安哥拉决定退出。这被外界视为OPEC内部减产政策分歧越发难以弥合的最新迹象。据央视新闻援引安哥拉国家通讯社21日的报道,安哥拉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迪亚曼蒂诺·阿泽维多于当天宣布,安哥拉将退出欧佩克。锤子财富2023-12-22 09:38:440000地产股走强,京沪双双调整优化购房政策,为市场企稳创造有利条件
机构称,京沪两地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下限和最低首付要求,有利于促进有效需求释放,将显著减小市场下行的斜率,并为2024年市场的企稳创造有利的条件。12月15日,房地产开发板块盘中走高,截至发稿,京能置业、上实发展、大龙地产、新黄浦4股涨停,京投发展、光明地产、天保基建、中交地产等纷纷跟涨。消息面上,12月14日,京沪两地均发布优化购房政策。锤子财富2023-12-15 11:12:530000俄总统普京主持会议 讨论核遏制国家政策基础更新
普京表示,俄罗斯以最高程度的责任感对待核武器问题,将致力于避免核武器及其相关构件的泛滥。当地时间9月25日晚,俄总统普京主持召开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框架内的核威慑问题常设会议。该会议每年举行两次。此次会议主要讨论核遏制国家政策基础的更新。普京表示,俄罗斯以最高程度的责任感对待核武器问题,将致力于避免核武器及其相关构件的泛滥。三位一体的核力量仍是俄罗斯安全的最重要保障和保证全球平衡的工具。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