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超级耐药细菌感染是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在6月2日举行的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暨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联合会议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表示:“超级耐药细菌感染是未来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根据世卫组织(WHO)预测,到2050年,“超级细菌”将导致1000万人死亡,超过癌症。
张文宏呼吁,医院应从本质上探究“感染为何会发生”的问题。“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医院在刚刚建好,很新的时候是不会发生细菌耐药性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越来越趋向于发生高耐药性,进化出所谓的‘超级细菌’。”他说道。

医院是感染的“放大器”
张文宏援引微生物研究的“鼻祖”、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100多年前提出的观点:“医院是微生物的储存宿主,是感染的‘放大器’。”
“很多人认为中国医院耐药性发生率高,是因为整体耐药性水平高。但其实每个医院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新冠发生以后,感染防控的主战场应该转向院感,我们要通过多维度、多学科的途径对耐药进行迫切的精准防控。”张文宏表示。
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CRKP(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占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比例约为27%,耐药性相较于2005年的3%比例显著增加,且近年来携带毒力基因的高毒力CRKP的发生和检出率增多。
CRKP有“超级细菌之王”之称,属于“革兰阴性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强大的抵抗力,被称为“人类抵抗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美国研究人员最近对高毒力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医院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四分之一的患者在诊断后一个月内死亡。
由于大多数抗生素都是广谱药物,可以对抗多种细菌,因此对很多类型的细菌施加了很大的选择压力,导致细菌迅速进化,并能获得耐药基因。而近年来,新型抗生素的储备似乎已经跟不上细菌进化的速度。
“细菌和药物的开发是一场长期的赛跑,但是要知道,细菌已经在世界上进化了几十亿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重症科主任钟鸣教授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抗生素研发难度高,投入大
日前一项研究数据表明,氨曲南-阿维巴坦(ATM-AVI)的抗生素组合在治疗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方面有效且耐受性良好。数据显示,氨曲南-阿维巴坦加上现有的仿制药甲硝唑,对于复杂腹腔内感染患者的治愈率为76.4%,而对照组老药(美罗培南联合黏菌素)治愈率为74%;对于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在内的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氨曲南-阿维巴坦联合甲硝唑的治愈率为45.9%,而对照组老药的治愈率为41.7%。
另据近日发表在《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科学家们已经在实验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了一种新型抗生素,可对抗特别具有威胁性的超级耐药细菌,例如鲍曼不动杆菌。
抗生素的开发风险较其他药物更大、耗时更长,可能需要10年至20年的时间,数亿美元的投入。即便是在生物医药高度发达的美国,也面临抗菌药物开发不足的问题。若缺乏政策激励措施,一些小型的抗生素研发企业很难持续投入研发。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估计,美国每年发生280万例抗生素耐药性感染。
我国抗生素的耐药率年均增长率为22%,远高于美国的6%,且临床针对儿童、孕妇和老人等特殊人群的抗菌药使用不合理的问题依旧存在,对新型抗菌药物或友好剂型存在迫切需求,特别是重症病人亟需要新药。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建议,应建立国家层面的抗菌药物创新与研发的专项平台,支持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同时参考WHO和国际的耐药目录,制定适合国情的耐药菌目录和耐药技术清单,加速平台体系内重点基础领域研发创新和技术突破。
接近央行人士:货币市场利率将回落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附近
近期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投放了大量流动性,10月31日公开市场逆回购余额高达2.69万亿元,处于历史高位,10月末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较为充裕。0000UNCTAD警告:红海危机对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带来破坏性影响
霍夫曼称:“红海危机带来了多重影响,包括成本上升、潜在的通货膨胀、全球范围内的延误和中断,这些问题又可能与加剧气候变化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来自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警示显示,红海危机正在给本就脆弱的全球贸易和供应链带来破坏性的影响。锤子财富2024-01-30 22:35:260000热市追踪丨磷矿石概念大涨 合成生物概念这2只股连板
合成生物概念股蔚蓝生物、播恩集团均收获2连板,“龙字辈”概念龙韵股份12天7板、世龙实业4连板。今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北证50指数收盘涨1.38%。板块方面,磷化工题材大涨,磷矿石供应或进一步偏紧,成交价格高位维系;此外,美国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型固态钠电池架构,性能优于目前的钠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板块多股估值水平下移。锤子财富2023-12-26 18:49:370000刺激经济复苏谁更有效?财政、货币效用之争再起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谁更有效?“财政应该是经济波动的稳定器。在目前环境下,民间支出意愿低迷,财政花钱创造需求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如果这个时候财政要紧缩开支,就会变成一个经济波动的放大器。”日前,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第一财经表示。近期,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再次引发关注,他甚至提出猜测:中国面临的挑战,可能比日本30年前面临的挑战更大,由此也引发市场担忧。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