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两大专项工程扩围深化,新一轮改革方案正在推进
两项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科改行动”)以及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进一步扩围深化。
国资委发布的信息显示,经过此次扩围,“科改企业”已从此前的439户扩充至672户,“双百企业”也从449户扩充至580户。
“科改行动”“双百行动”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两项行动实施以来,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经营效益等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经过此次扩围,改革专项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15日透露,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方案印发后,要继续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继续做精做深做优“科改行动”,纵深推进“双百行动”,打造更多基层改革创新的“样板”和“尖兵”。
国资委要求,下一步“科改企业”要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勇于开辟创新特区,更大力度强化创新激励。“双百企业”要加快推进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融资上市、增资扩股,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等新领域新赛道的企业。
更加注重打造“独门绝技”
2020年,“科改行动”实施,支持和引导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在最新一次充实扩围及动态调整后,目前“科改企业”总数由439户增加至672户(中央企业子企业368户,地方国有企业304户),共增加233户。
“科改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普遍实现了逆势增长。2022年“科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20年分别增长33.6%、40.9%,分别高于中央企业3.6、5.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较2020年增长30.1%;人工成本利润率71.4%,较2020年增长18.5%;人事费用率22.9%,较2020年降低52.4%。
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2022年“科改企业”研发总投入达1582.4亿元。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超过14%,2022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17.7%,高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和中央企业平均水平,形成了科研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国资委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科改企业”在充分整合科研力量、资金资源等创新要素后,科技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创新力量发展。近三年“科改企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66项;新增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36项、国家标准3172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4483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38个,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达6318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873项。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科改企业”要建立完善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以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从科技创新各环节深入挖掘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和潜能;要以更大力度强化创新激励,科学制定企业科技人才战略规划,加快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翁杰明强调,“科改企业”要更加注重打造“独门绝技”。具备条件的“科改企业”要更加突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此外,还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努力在一大批细分领域拥有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进一步做强、做专
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式启动,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主动探索创新推进综合改革,打造一批“改革尖兵”。
从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来看,“双百企业”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双百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14.3万亿元、6732.7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9.7%、35.6%;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5.2万元/人,远超中央企业平均水平;人工成本利润率达到137.3%,相比2020年提高24.3%。
作为改革的排头兵,30.8%的“双百企业”有序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些已经成功上市,目前“双百企业”292户为上市公司,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双百企业”的工资总额管理更加灵活高效。截至2022年底,93.5%的“双百企业”实现了工资总额增幅与效益基本匹配。
对于“双百企业”下一步改革工作重点,翁杰明表示,要在推动公司治理各项要求精准落地、聚焦主业实业推进专业化整合、推动机制类改革任务更广更深覆盖、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四个方面走在前、做表率。
翁杰明称,当前,一些企业主业仍不够突出,“小散乱”问题依然存在。“双百企业”要聚焦主业实业,进一步在做强、做专、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目前,机制类改革任务已在较大范围破冰破局,但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他强调,“双百企业”要把落实机制类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比如,在积极推进上市优化股权结构方面,要加大优质资产孵化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双百企业”积极开展融资上市、增资扩股,特别是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等新领域新赛道的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引资等多种方式,既优化股权结构,也缩短进入新赛道的培育期。
翁杰明特别提到,“双百企业”还要坚守实体经济根基,一方面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则要立足自身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定位,逐步提升制造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
国常会重磅部署!定调2024工作重点;美国批准向波兰出售1700余枚导弹;一架载16人运输机在俄坠毁,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国常会:讨论通过《国务院2024年重点工作分工方案》锤子财富2024-03-13 07:16:420000版号持续发放叠加AIGC赋能,游戏板块有望迎来全年双击行情
截至发稿,盛天网络、浙文互联涨停,神州泰岳、巨人网络、凤凰传媒等纷纷跟涨。4月25日,游戏类板块再度活跃,截至发稿,盛天网络、浙文互联涨停,神州泰岳、巨人网络、凤凰传媒等纷纷跟涨。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官网公布了4月国产网络游戏审批信息,本次共发放86款游戏版号,多款上市公司旗下游戏获批进口版号。锤子财富2023-04-25 11:47:000000自主品牌加快抢食合资品牌市场
越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车市马太效应越凸显。近年来,自主品牌的崛起有目共睹,与合资品牌的销量呈现出此长彼消的态势。乘联会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自主品牌零售销量累计份额49%,相对于2022年同期增加了3.3个百分点。自主品牌替代合资品牌的趋势在SUV领域更为明显。纵观今年以来SUV车型零售销量排行榜,TOP10中只有宝马X3和本田CR-V两款合资车型入围,且排名靠后,分别位列第7、第9。锤子财富2023-06-02 17:24:160000刘扬伟:中国目前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 亚洲具备建构区域制造体系的潜力
刘扬伟认为,加工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据世界经济论坛官博消息,在2023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认为,相较第一产业的有限资源和第三产业的不确定性,第二产业,即加工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制造业提升了资源利用率、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是稳定、繁荣社会的重要力量。中国目前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基地,亚洲具备建构区域制造体系的潜力。0000上海市委深改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深改委会议精神,研究孵化器培育等重要事项
把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为重要使命责任。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今天举行。市委书记、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吉宁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作为重要使命责任,围绕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需要,切实提高抓改革落实的质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