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两大专项工程扩围深化,新一轮改革方案正在推进
两项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科改行动”)以及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进一步扩围深化。
国资委发布的信息显示,经过此次扩围,“科改企业”已从此前的439户扩充至672户,“双百企业”也从449户扩充至580户。
“科改行动”“双百行动”是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的国企改革专项行动。两项行动实施以来,相关企业在科技创新、市场化改革、经营效益等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绩单”。经过此次扩围,改革专项工程示范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15日透露,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正在紧锣密鼓推进。方案印发后,要继续全面深化国企改革,继续做精做深做优“科改行动”,纵深推进“双百行动”,打造更多基层改革创新的“样板”和“尖兵”。
国资委要求,下一步“科改企业”要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勇于开辟创新特区,更大力度强化创新激励。“双百企业”要加快推进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融资上市、增资扩股,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等新领域新赛道的企业。
更加注重打造“独门绝技”
2020年,“科改行动”实施,支持和引导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市场化改革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在最新一次充实扩围及动态调整后,目前“科改企业”总数由439户增加至672户(中央企业子企业368户,地方国有企业304户),共增加233户。
“科改企业”通过市场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普遍实现了逆势增长。2022年“科改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20年分别增长33.6%、40.9%,分别高于中央企业3.6、5.2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较2020年增长30.1%;人工成本利润率71.4%,较2020年增长18.5%;人事费用率22.9%,较2020年降低52.4%。
作为科技创新的“领头雁”,2022年“科改企业”研发总投入达1582.4亿元。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均超过14%,2022年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达17.7%,高于2021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和中央企业平均水平,形成了科研投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国资委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科改企业”在充分整合科研力量、资金资源等创新要素后,科技创新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力地支撑了国家创新力量发展。近三年“科改企业”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共66项;新增主持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536项、国家标准3172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44483件,新增国家级创新平台138个,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达6318项,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873项。
翁杰明表示,下一步“科改企业”要建立完善创新资源整合机制,以更大力度打造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从科技创新各环节深入挖掘提高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和潜能;要以更大力度强化创新激励,科学制定企业科技人才战略规划,加快构建人才发展“雁阵”格局;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
翁杰明强调,“科改企业”要更加注重打造“独门绝技”。具备条件的“科改企业”要更加突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强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研究,着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此外,还要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努力在一大批细分领域拥有克敌制胜的“杀手锏”。
进一步做强、做专
2018年8月,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式启动,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主动探索创新推进综合改革,打造一批“改革尖兵”。
从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来看,“双百企业”发展成效显著。2022年“双百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14.3万亿元、6732.7亿元,较2020年分别增长29.7%、35.6%;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5.2万元/人,远超中央企业平均水平;人工成本利润率达到137.3%,相比2020年提高24.3%。
作为改革的排头兵,30.8%的“双百企业”有序实施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有些已经成功上市,目前“双百企业”292户为上市公司,有效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双百企业”的工资总额管理更加灵活高效。截至2022年底,93.5%的“双百企业”实现了工资总额增幅与效益基本匹配。
对于“双百企业”下一步改革工作重点,翁杰明表示,要在推动公司治理各项要求精准落地、聚焦主业实业推进专业化整合、推动机制类改革任务更广更深覆盖、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四个方面走在前、做表率。
翁杰明称,当前,一些企业主业仍不够突出,“小散乱”问题依然存在。“双百企业”要聚焦主业实业,进一步在做强、做专、提高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
目前,机制类改革任务已在较大范围破冰破局,但覆盖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他强调,“双百企业”要把落实机制类任务作为工作重点,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比如,在积极推进上市优化股权结构方面,要加大优质资产孵化培育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双百企业”积极开展融资上市、增资扩股,特别是对于人工智能、芯片等新领域新赛道的企业,可通过收购、兼并、引资等多种方式,既优化股权结构,也缩短进入新赛道的培育期。
翁杰明特别提到,“双百企业”还要坚守实体经济根基,一方面要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则要立足自身在全国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定位,逐步提升制造业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占比。
生物医药企业登陆科创板需留意这些要点
在一致性评价和47带量采购已成趋势的大背景下,拟上市科创板的生物医药企业应当注意提前布局,做好风险评估。生物医药企业由于其高成长性、抗周期性,成为科创板上炙手可热的板块。通过分析生物医药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所要面临的科创属性认定、核心技术要求、股权分散结构下的实际控制人认定、销售模式、行业政策影响及商业贿赂等审核要点,并提出应对建议,为日后有志于在科创板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可借鉴参考的经验。0000连任路上“最大党内阻力”出现?拜登或在夏秋之际开启竞选活动
拜登缘何迟迟不愿开展竞选活动?根据美国的一份最新民调,在所有已经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候选人中,正在竞选民主党总统提名的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F.KennedyJr)呼声最高,超越了现任总统拜登和前总统特朗普。锤子财富2023-06-20 16:11:200000何立峰: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
中国将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双向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10日晚在京会见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一行时指出,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中国将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双向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来华展业兴业。0000规模50亿元,北交所首单信用债获批发行
北交所首单信用债业务获批发行,发行人北京国资拟发行50亿元公司债券,用于节能环保、信息服务等领域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信用债业务启动一月,北交所首单公司债券发行获批。11月22日,证监会发布最新一批公司债注册批文,批复同意中国电建、延长石油、北京国资、广州地铁和深圳地铁5家公司债券注册发行。其中,北京国资拟发行50亿元公司债,为北交所首单注册的信用债。0000一财社论:完善法规建设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进行民事追责
对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既需要刑事方面的高压,对资本市场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加大民事责任追责。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更想看到的是能畅通维权渠道,减低维权成本,从而充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上,最高人民法院(下称“最高法”)相关人士表示,将深入研究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行为的民事追责问题,适时出台相关司法解释。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