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班仅恢复至疫情前的29.4%,民航局今年要为旅客推六大举措
“上周(4月10日-4月16日)实际执行的国际客运航班量已经达到2242班(每个往返计为1班),是实施“乙类乙管”前一周(1月2日至1月8日)的4.7倍,恢复至疫情前的29.4%,通航59个国家,恢复至疫情前的82%。其中,中方公司执行1379.5班,占比61.5%;外航执行862.5班,占比38.5%。”
这是今日举行的民航局发布会上最新透露的数据。民航局运输司副司长徐青介绍,从国别看,来华航班量较多的前5位分别是泰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周边传统市场航班量增速明显。
在今日的发布会上,民航局还介绍了一季度民航旅客和货运恢复情况,以及今年要重点推进航司和机场改进的六大举措。
一季度仍未满血恢复
一季度的航班量和旅客量,较实施“乙类乙管”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但仍未“满血”恢复至疫情前。
民航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1.29亿人次,同比增长68.9%,旅客运输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0.0%,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提升51.0个百分点。
其中,国内航线完成1.26亿人次,同比增长66.6%,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8.6%;国际航线完成224.2万人次,同比增长717.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12.4%。
在国内民航市场,中西部地区的恢复程度较高。一季度,全国运输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2.6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50.0万吨、起降架次257.1万架次,同比分别增长68.0%、下降9.6%、增长31.7%,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0.3%、93.1%、93.4%。分地区看,西部地区的客运市场恢复程度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7.1%;中部地区的货运市场恢复程度最高,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6.4%。
国际客运市场的恢复则相对缓慢。3月份,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仅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18.1%。
这与航权谈判的推进和保障人员恢复的速度不无关系。多家航司机场人士就对记者透露,目前不少国家与中国恢复航班的航权谈判还在进行,再加上不少机场的工作人员还在陆续召回,保障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恢复,因此国际航班量的恢复还需要一些时间。
徐青在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将继续及时审批中外航空公司新增和恢复国际航班申请,协助推进解决航空公司恢复国际航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国际客运航班平稳有序恢复。
相比于国际客运,国际货运的规模仍高于疫情前水平。一季度,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149.4万吨,同比下降7.5%,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9.0%,较2022年四季度提升19.8个百分点。其中,国内航线完成92.5万吨,同比下降2.0%,规模相当于2019年同期的81.2%;国际航线完成57.0万吨,同比下降15.2%,较2019年同期增长5.5%。
六项要推进的服务举措
在有序恢复市场的同时,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王海波表示,民航局还根据12万旅客的投票,确定了六项今年要重点推进的服务举措。
一是减少航班取消和延误。深化航班取消专项治理,督促航空公司加强市场、运行等因素研判,合理预售航班数量、科学编排航班计划,进一步降低航班取消率。2023年国内客运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要稳定在80%以上。
据记者了解,3月份的航班正常率为94.9%,目前民航局也在征求意见,拟对航司的航班正常率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详情戳:民航局拟修订不正常航班统计标准,航司旅客影响几何】
二是优化机上餐食供应模式。督促航空公司全面提升经济舱餐食品质,丰富餐食供应品类,提供预约订餐、选餐等服务,减少餐食浪费。同时,鼓励航空公司加强与航站楼餐饮商户合作,为旅客提供餐食外送、登机口取餐等服务。
疫情期间,不少航司暂停了机上正餐的供应,目前已经在陆续恢复,而一些机场也已经在与外卖公司合作,推出餐食外送、登机口取餐等服务。
三是为首次乘机旅客提供便利。鼓励航空公司、机场在空中、地面、外延等各方面为首乘旅客提供全链条、个性化服务。创新推出首乘服务系列产品,将应用场景扩展至国际航班。
四是提供机上地空通信上网服务。鼓励航空公司积极采用国产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加快推进航空器前后舱协同改造和设备安装,创新与运营商的合作模式,为更多旅客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地空通信上网服务,提升旅客云上生活的舒适度。
目前,能够提供机上上网的国内航司有东航、吉祥航空、国航、南航、川航等,其中东航能够实现空中上网的机队规模最大,超过了100架。
五是推广“一证(码)通行”。旅客可通过手机“二维码”完成值机、托运、安检、登机等各环节。我们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大型机场拓展试点范围。
六是推出“民航 旅游”服务产品。注重民航与旅游深度融合,加强与地方政府、网络销售平台合作,推出更多机票 酒店 景点等产品组合。鼓励航空公司、机场与旅游企业资源共享,为旅客提供一站式、一体化的航空旅游服务。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这六项举措的落实,需要航司和机场更多的投入,并倒逼管理服务水平等的提升。
全价值链管理,系统推进降碳减排
中国企业需要尽快行动,不宜有拖延心态和侥幸心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已于今年5月17日正式生效,并自2026年开始对从第三国出口至欧盟的钢铁、铝、水泥、化肥和电力征收碳排放费用。一年前的6月7日,美国版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清洁竞争法草案(CleanCompetitionAct)也已提出立法申请。0000习近平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全文)
中方将自主扩大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放市场,为包括法国和欧洲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创造更多市场机遇。继往开来,携手开创中法合作新时代——在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致辞(2024年5月6日,巴黎)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尊敬的马克龙总统,各位中法企业家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0000“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改变世界经贸格局的多赢蓝图
“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宣言,更是行动指南,并且得到了金砖国家扩容、区域贸易协定谈判等新型机制的臂助,因而产生了绵绵不断的活力。今年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毫无疑问产生了重大和稳定性的战略价值。笔者所在智库已经连续十年对该倡议的成果和影响进行跟踪研究,并且与相关国际知名智库保持着交流、互动。我们研究发现,国际社会已经从最初的观望变为积极的期盼。基本成效一览0000李强:要围绕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等,抓紧实施一批针对性、组合性、协同性强的政策措施
李强指出,我国正处在经济恢复和产业升级关键期,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7月6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0001中央经济工作会强调创业投资股权投资 科技赛道需资本加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明年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突出重点,把握关键,扎实做好经济工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