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材制造企业面临洗牌:出口内销双重压力下,还有这些机遇
随着中国取消对铝材等产品13%的出口退税,铝材企业的发展呈现出更加明显的分化趋势。
“有技术含量并且能把制造成本控制好的铝材厂家,价格仍然有优势,市场也仍然在。”广东省一家铝材设备制造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李青(化名)告诉第一财经,相反,那些技术门槛较低的铝材制造商,不管是内销还是出口,都在原材料价格上涨、出口退税取消乃至可能的关税加征等多重压力下,面临利润被严重挤压的挑战。
除了技术实力的分化,不同领域的市场发展也在两极分化。中国铝材制造企业也在应对政策和形势之变,展开短期与长期的策略调整。这无疑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的铝供应链产生影响。
出口激增,挑战仍大
随着12月1日出口退税政策正式落地,铝材企业短期订单抢着“窗口期”出货已告一段落。
根据海关总署的数据,2024年11月,中国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67万吨,同比激增36.6%;中国出口氧化铝19万吨,同比增长56.7%。2024年1~11月,累计出口未锻轧铝及铝材616万吨,同比增长18.8%;累计出口氧化铝160万吨,同比增长42.5%。
除了订单抢出的影响,今年以来出口的增长也受益于海外基建投入与终端消费需求回暖。从2024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的铝材相关出口同比增速就转负为正,一路攀升。
据央视报道,江苏一家铝箔生产企业今年出口海外的铝箔包装订单量增长10%以上,主要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江西一家铝模板生产企业的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来自东南亚、中东、北美等地区的订单明显增长,占到企业总订单量的四分之一。根据当前的订单情况,预计2025年下半年也将基本满产。
但也要看到,铝材一般而言主要应用在建筑、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和机械制造领域,可以大概分为建筑型材和工业型材。业内有句话称,“世界铝业看中国,中国铝业看广东,广东铝业看佛山”。对于聚集在佛山的铝材企业而言,多以建筑型材为主。他们中的大多数,正在经受着建筑市场的漫长寒冬。
“和出口退税取消相比,铝材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房地产市场的衰退。”广东佛山一家铝材制造企业的负责人林霖(化名)对第一财经表示,当地不少规模较大的铝材制造商今年的业绩无不下降了20%以上,归因于房地产下行影响的持续释放。由于生产了部分光伏型材,他们在今年前10个月的订单“还能撑起量”,但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市场价低于成本,他们不得不放弃光伏型材,也让年底的业绩压力倍增。他坦言,今年的开机率在80%左右,此前数年里都是满产状态,2022年还扩大了产线,如今只能闲置。
林霖认为,建筑型材行业因为需求严重收缩,正处于洗牌的过程,“基本上是大厂能坚持下来,小厂被淘汰后部分订单会流向大厂”。
作为铝材制造商的上游,李青坦言,今年10月以来,他们初步摸排了铝材企业明年的订单情况,“明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加码市场转型与“出海”
对于建筑型材企业而言,守住存量的同时,他们也在努力加码更多场景的转型,向处于上升阶段的工业型材领域寻找增长机会。
林霖认为,公司的第一大出路就是转向汽车型材。由于轻量化趋势,汽车行业对于铝材的应用需求还在增加。不过,从建筑型材转向汽车型材,不管是技术提升还是市场开拓,都还在路上,这块业务占比的提升需要时间也需要点运气。“汽车行业有个特点,哪款车卖得好,对应的铝材产品才能销路好,如果车型卖得不好也不行。”他坦言,汽车的技术壁垒更高,这意味着研发新品需要投钱,在变化较快的后端市场也对应着风险。
李青他们接下来的主攻对象也是工业型材市场。经过数年的技术储备和市场培育,他们每年在工业型材领域的销量都保持着稳定增长。
除了前述长三角地区出口增长较快的铝材企业,梳理铝材行业的上市公司三季度报,成功切入了汽车、高铁轨交、消费电子、航空航天、船舶等多领域工业型材为主的上市企业均交出了较好的成绩。
比如,立中集团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69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4.93亿,同比增长19.09%。根据豪美新材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37亿元,同比增长14.02%,归母净利润为1.72亿元,同比增长38.26%。南山铝业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2.26亿元,同比增长11.70%;净利润34.90亿元,同比增长62.94%。
铝材企业的另一个出路是出口。中美经贸局势变化深刻影响了全球的供应链格局,也显著改变了我国铝材的出口分布。通过企业持续的动态调整,墨西哥、越南、泰国等新兴市场迅速崛起。
比如,郑州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河南未锻轧铝及铝材出口185.1亿元,同比增长38.8%,出口值位居全国第一,产品远销全球155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墨西哥、加拿大、澳大利亚是其主要出口市场,分别出口铝材30.5亿元、21.1亿元、14.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2%、40.3%、16.6%。同时,河南对东盟、中亚五国等市场铝材出口增长明显,前三季度分别出口21.5亿元和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474.8%。
今年李青所在公司面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出口也呈现增长态势。然而出口退税取消和关税压力,不可避免地会让仍以内销为主的他们在出口市场的开拓中更加谨慎。
李青他们为铝材工厂提供的压机设备,内销订单腰斩了一半,但今年的出口增长了80%,增速是过去两年的两倍还多。这也让他们整体的销量与去年持平。
这一出口增长样本所折射出的,是中国铝材制造产能加快“走出去”的趋势。
于港交所上市的广东兴发铝业有限公司(下称“兴发铝业”)今年就迈开了“出海”的大步。除了在国内的七大生产地之外,兴发铝业最近刚刚启动了越南基地的筹建,目前正在打地基阶段。12月中旬,佛山企业联合会还发布了兴发铝业为越南工厂展开的采购招募信息。与此同时,其澳大利亚基地也在建设中。
一家出口约占30%的广东铝材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也在考虑之后到海外建厂,不过感觉这条路也并不容易。
财政部要求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有何影响?
在隐性债务清零长远目标下,明年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继续保持较高力度,特殊再融资债券有望继续发行,更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化债。化解地方债风险将仍是明年财政重点工作之一。12月21日至22日,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在部署明年财政工作时,要求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化解力度,坚决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健全化债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0001美日国债野蛮扩张的差异化逻辑
美国与日本在主权债务运作方面所具备的得天独厚条件,全球其他国家无法创造与效仿,也正是凭借着自身的稀缺资源优势,在任何一个投融资场景下,美日的国债产品总是表现为供不应求。0000国资委: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
加快关键工序、核心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加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方案落地,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0000漫步者今日放量跌停,多路资金进场抄底,股价反转在即?
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1.86亿元并卖出3278万元,两机构合计净买入5096万元。漫步者今日放量跌停,截至收盘,该股报17.31元,成交额15.60亿元,换手率17.59%。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深股通买入1.86亿元并卖出3278万元,两机构合计净买入5096万元。锤子财富2023-05-24 17:32:200000年中盘点 | 光伏产业凛冬已至,下半年谁能“剩者为王”?
2024年过半,光伏产业正在经历深度调整和洗牌。板块股价创近三年新低,产业链价格集体承压,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跌破现金成本。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