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13

“五经普”数据展现发展新动能,数字经济有这些亮点

锤子财富2025-01-02 09:09:220
首次增加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

作为最新一次国家经济体检,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经济家底,普查结果于12月26日正式对外发布。

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国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3327.0万个,与2018年末相比,增长52.7%,从业人员42898.4万人,增长11.9%;个体经营户8799.5万个,从业人员17956.4万人。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当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与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相比,我国经济发展在规模总量、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安全保障、绿色转型等方面都呈现出诸多的积极变化,展现出稳固的基础、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能。

本次普查首次增加了数字经济的相关普查内容。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王冠华在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经济结构出现新变化

经济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了解掌握经济家底的重要手段。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经济普查每五年开展一次,分别在逢3、逢8的年份实施。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

康义介绍,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调查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我国国民经济行业间的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新进展。

“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撑。”康义说。

从普查结果来看,五年来,我国经济经受住了多重的内外风险考验,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发展的基础更牢,发展的结构更优,发展的动能更足,发展安全保障更强,发展可持续性更好。

国家统计局依照国际通行做法和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有关规定,利用此次经济普查结果和有关部门的数据,对2023年GDP的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29.4万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3.4万亿元,增幅为2.7%。

五年来,我国产业升级发展态势未改,区域发展协调性继续提升。服务业经营主体大幅增加,成为支撑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力量。202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6.3%,比2018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以上。

与第四次经济普查相比,我国第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继续增加,就业结构呈现一些新变化,新产业新业态吸纳就业能力增强,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撑。2023年末,我国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4.29亿人,比2018年末增加4575万人,增长11.9%。

王冠华表示,从结构上来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有所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加,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在提升,吸纳就业能力强是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产业结构调整也带来了从业人员结构相应变化,这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当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的结构性就业矛盾还比较突出,部分群体就业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下一步,还要把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强化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政策,全力以赴稳就业、惠民生、促发展。”王冠华说。

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主体,也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的中坚力量。五年来,我国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工业经济量增质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态势明显。

普查结果显示,五年来,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和配套能力强的优势持续显现,许多工业企业突围成长,更多新生力量持续加入,工业企业数量和效益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国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23.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22.7%;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01万亿元,增长44.3%;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52.4万亿元,比2018年增长28.6%。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我国的制造业规模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占全球比重约30%。

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2023年末,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法人单位分别达到19.2万个、5.3万个,比2018年末分别增长44.5%和57.4%,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提高3.5个和1.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分别比2018年增长36.8%、43.1%,明显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

同时,前瞻性布局加快谋划实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23年末,全国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达9.6万个,比2018年末增长45%;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比重为19.5%,比2018年末提高了1.8个百分点。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表示,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强劲得益于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配套作支撑,加之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应用场景不断完善与丰富,其潜在需求得到有效释放。我国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发展,扎实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基础。

康义表示,五年来工业经济保持量增质升的发展态势,完整产业体系的优势更加显著,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稳步增强。但总体上来看,我国工业发展仍然处在一个由大变强、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工业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依然较多。要持续推进新型工业化,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数据亮点多

数字经济的发展状况是本次经济普查首次增加的内容。从普查数据来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王冠华介绍,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它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和数字要素驱动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2023年我国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291.6万个,实现营业收入48.4万亿元,占全部二、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9%。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营业收入占比较高,超过四成。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企业数量较多,接近五成。这体现出我国数字产品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和数字技术应用业的发展活力。

普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有数字产品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2万个,占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总量的9%,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占比为42.3%。数字技术应用业企业法人单位143万个,占比49%,营业收入14万亿元,占比29%。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融合产业,它反映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的融合。这几年通过应用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正在日益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数据显示,2023年47%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分产业看,第二产业中54.1%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数字技术,其中41.6%应用了云计算,40.1%应用了工业互联网,32.1%应用了物联网;第三产业中41.5%的规模以上企业应用了数字技术,其中34.5%应用了云计算,22.2%应用了物联网。

中国信通院近日发布的报告称,未来三年我国ICT(信息通信业)产业将呈现年均8%的增长态势。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总量会达到80万亿元,其中线上消费和数字投资双轮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