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曾毓群:换电与家充、公桩将“三分天下”
12月18日,在2024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表示,到2030年,在电车补能模式上,换电、家充、公共充电桩将三分天下。另外,宁德时代未来所有电池新技术都将应用于巧克力换电车型。
曾毓群已经很少为自家活动站台,最近出席活动都是给车企客户站台居多。此次亲自为宁德时代换电业务运营实体公司时代电服站台,也足见换电对于宁德时代的战略意义。动力电池领域竞争越来越激烈,从未来可发展空间看,换电和储能正在成为近几年来宁德时代新的重点发力方向。
一方面,和普通充电的补能体验相比,换电效率更快,市场潜在需求很大;另一方面,从宁德时代公司的角度出发,一个换电站平均可存储约20个换电块,一个换电块平均56度电,换电站的大量铺开无疑可以帮助宁德时代大幅提高电池出货量。
在曾毓群看来,为了打开广阔的换电市场,必须持续推进换电标准化,其中最核心的是电池尺寸的标准化。他在上述大会上表示,“对标加油,汽油有92号和95号,而巧克力换电也将使用两种标准换电块,我们把它命名为20号和25号换电块。”
时代电服CEO杨峻现场宣布,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20号适配A0级产品,磷酸铁锂版本有42度电,可以达成400公里续航,三元锂版本52度电,可以达成500公里续航;25号适配A级和B级车,磷酸铁锂56度电,可以达成500公里续航,三元锂版本70度电,可以达成600公里续航。首先推向市场的磷酸铁锂版本的订阅费,25号每月不限里程畅行包为599元,家庭包(每月里程≤3000公里)499元;20号换电块的畅行包469元,家庭包369元。
为了对标加油的体验,宁德时代也宣布了在换电站方面的规划,明年巧克力换电将建设1000座换电站,这部分换电站由时代电服自己建设,中期目标是建设1万座换电站,这部分将由时代电服和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建设,最终将建成3万座换电站,由全社会一起建设。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之所以有3万座换电站的建设目标,也是对标加油站的数量。当下,全国范围内的加油站数量约为10万座,按照曾毓群的预估,未来换电将与家充和公共充电桩三分天下,只需要建设3万~4万座换电站就可达到加油般的便捷。
当下,新能源汽车换电已经形成了蔚来和宁德时代两大阵营。和蔚来相比,宁德时代的入局较晚,但今年以来,其布局速度骤然加快,今年以来巧克力换电已经和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官宣了合作。12月18日,宁德时代宣布将联合上述车企共同推出十款换电车型,这十款车型将从今年年底开始陆续上市,接下来每个季度预计都将有新车型推向市场。今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与30多家企业共同签订了超10万块巧克力电池的订阅订单。

有意思的是,就在宁德时代发布最新换电战略后不久,12月18日傍晚,蔚来也释放了和换电相关的信息,称已提前一年建成九纵九横高速公路换电网络。不过关于蔚来和宁德时代是否直接为竞争对手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暂时还没有形成强相关的竞争关系,因为蔚来主打C端(消费者端)市场,而宁德时代当下主打B端(企业端)或运营端市场,会慢慢延伸到C端市场。
对于巧克力换电生态的打造,宁德时代介绍称,将来,消费者可以在京东等交易平台上购车、养车和订阅电池,多家保险公司会提供专业电池保险,把电池保费从2000降到了500元。
打造信任流量 携手追光未来
2024年度SMG合作创新大会发布系列创新合作项目。9月21日,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MG”)在广电大厦4楼举办“向‘新’而行追光未来”2024年度SMG合作创新大会,大会以四个板块的形式,展示了SMG多个媒体融合营销模式,集中输出了SMG的超视听能力及全产业的丰富IP。锤子财富2023-09-21 21:11:170000国家发改委:近期将推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 制定印发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文件
围绕《意见》的落实落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于近期推出相关配套政策举措。7月20日,国新办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指出,出台《意见》的一个核心目标就是通过有力举措提振民营经济的发展信心。除了刚才我谈到的优化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文件还就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良好氛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举措。0000碳酸锂期货跌超4%创挂牌以来新低 机构称在需求提振之前价格或维持弱势
机构称,目前价格存在一定的成本支撑,部分厂商有挺价意愿,但在需求提振之前碳酸锂价格或维持弱势。9月27日,碳酸锂期货低开后继续下跌,截至发稿,碳酸锂期货主力LC2401跌超4%,报146850元/吨。据上海有色网,现货价格方面,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下降1000元/吨至17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平均价下降1000元/吨至15.7万元/吨。锤子财富2023-09-27 10:24:090000实际收益率赶不上报价,理财产品“倒挂”现象愈加突出
聚焦同业存单以及短期信用债下沉品种。打破“刚兑”后的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等报价水平成为其重要指标,产品收益率是否能达到“报价”水准,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在底层资产收益率下行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倒挂”现象愈加突出,当下,收益率达到3%以上的信用债仅有2万亿元,相较于27万亿元规模的银行理财,能满足3%业绩比较基准下限的资产屈指可数。锤子财富2024-04-09 18:43:5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