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批评过的五石散,究竟是神药还是毒药?
科学外史II(35)
1927年7月23、26两日,鲁迅在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夏期学术演讲会上,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后来整理出来的文本就是那篇《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篇文章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论及历史上“五石散”这种奇药的最有名的作品,也因此而遮蔽了不少相关的信息。

鲁迅演讲中的奇药
鲁迅演讲中直接涉及五石散的部分不过两千字,因为演讲是面向普通公众的,鲁迅只能提供一个大众文本,不可能给出具体的历史文献出处。而为了引起听众的兴趣,鲁迅也充分注意了通俗性和趣味性。
鲁迅在演讲中告诉听众,在魏晋时期,五石散是一种极其时尚的药物,帝王和贵族们竞相服用,这几乎成为贵族身份的一种象征。但五石散又是一种毒性很大的药物,服食之后需要做许多怪诞的行径,才可能化解毒性,比如暴走(称为“行散”)、吃冷食、饮热酒、冷水浇身、穿宽大衣服(因服食五石散后会皮肤溃烂)等等,有的人甚至神志错乱,还有许多人毒发身亡。
如此可怕的药物,为什么贵族们还会竞相服用呢?这个问题鲁迅没有正面回答。在鲁迅的演讲中,这些贵族们只是因为愚蠢和虚荣,才不顾性命去服食五石散,鲁迅对他们进行了令人愉快的讽刺和嘲笑——有点像如今移动端互联网上的“爽文”。
由于鲁迅的地位和影响,他这次演讲对五石散的论述,在许多后来读到《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公众看来,那就是定论无疑。五石散这种药物,被视为封建贵族们过着“腐朽糜烂”生活的证据之一。
古籍中的五石散
但是,如果我们尝试通过现存历史文献回到历史现场,就会惊奇地发现,五石散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争议最久的药物,没有之一。史书中关于五石散的记载和社会学材料,可以说远远超出任何其他药物。
中国自古就有以石入药的传统,“五石”之名出现甚早,《神农本草经》中有青石脂、赤石脂、黄石脂、白石脂、黑石脂,被列为“上药”,说久服可以“补髓、益气、不饥、轻身、延年”。此五石与五行、五方等观念精确配合,依次对应东方木、南方火、中央土、西方金、北方水。《神农本草经》中虽未出现“五石散”之名,从观念来说已发其端。五石散中的五种石药,通常认为是石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
曹魏时名士何晏(活动于公元3世纪上半叶),常被视为服食五石散时尚的发起人。何晏行为乖张,《三国志·魏书·诸夏侯曹传》说他“又好色……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隋代巢元方医书《诸病源候论》说何晏是因为好色才服食五石散的:“近世尚书何晏,耽声好色,始服此药,心加开朗,体力转强。京师翕然,传以相授。”何晏能够任高官,尚公主,讲玄学,是当时富贵中人的时尚班头,所以他带头服食五石散,而且又有良好效果——《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他自述“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于是贵族们踊跃跟进,都服食起来。
何晏服食五石散后如何“行散”未见记载,但史籍中有许多关于服食者行散的记载,其中特别夸张、而且有丰富细节的一则记载见《南史·张邵传》:“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十许剂,无益,更患冷,夏日常复衣。(徐)嗣伯爲诊之,曰:卿伏热,应须以水发之,非冬月不可。至十一月,冰雪大盛,令二人夹捉伯玉,解衣坐石,取冷水从头浇之,尽二十斛。伯玉口噤气绝,家人啼哭请止,嗣伯遣人执杖防合,敢有谏者挝之。又尽水百斛,伯玉始能动,而见背上彭彭有气。俄而起坐,曰热不可忍,乞冷饮,嗣伯以水与之,一饮一升,病都差。自尔恒发热,冬月犹单褌衫,体更肥壮。”
房伯玉行散情节夸张生动,读之仿佛在看影视作品,但如此凶险,也非常人能受,他已去鬼门关走了一遭。还有许多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一些服食五石散而死的事例。服食中毒,虽帝王也难幸免,《魏书·太祖纪》记魏道武帝服五石散后“或数日不食,或不寝达旦,归咎群下,喜怒乖常,谓百僚左右人不可信……帝皆以为怀恶在心,变见于外,乃手自殴击,死者皆陈天安殿前”,他最后精神错乱,39岁就死了。
服食五石散既然行散凶险,毒发致病致死也史不绝书,为何还有那么多帝王贵族接踵服食呢?仅用贵族们的愚蠢或虚荣来解释,显然是不够的,绝大部分人毕竟不可能拿自己的性命来满足虚荣心。事情的另一面是,在史籍中五石散也有许多正面记载。
引导风尚的何晏自述服食五石散后“神明开朗”,可能有点类似现代人服用兴奋剂或迷幻药的状态。又如王羲之也为治病而服食五石散,他说服后“身轻,行动如飞”。僧人慧义说:“五石散者,上药之流也,良可以延期养命,调和性理,岂直治病而已载?”连著名高僧慧远也服食五石散。
古籍中关于服食五石散的效果,毁誉参半,莫衷一是。鲁迅当年演讲中只涉及了很小一部分。在唐代的医学著作中,通常不否认五石散的治疗作用,但是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到服食之后的“善后”工作上,出现了大量救治五石散毒副作用的医方。例如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有“解五石毒”一节,载有关医方35种。而在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卷二十二中,则有“五石更生散”“五石护命散”等方及相关论述。
讨论五石散问题时,值得关注的还有著名医籍《医心方》。此书由日本人丹波康赖编撰,据书前之序,成书年份为中国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4年)。编成《医心方》在当时日本文化界估计也算一件大事,但此书长期深藏不为世人所知,直到1854年方才刊印行世,再返输回中国。《医心方》以中文写成,实际上是大量唐代及以前的中国医籍中内容的分类编纂。此书第十九卷的前面七节,全是关于五石散的文献。
评价五石散的困难
在历史上,自公元3世纪五石散开始流行,对这一奇药的服食效果长期处在争议中,表明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到了现代,因鲁迅那篇演讲影响极大,导致对于五石散的一般评价都偏负面,甚至有的医学史教材也主要将五石散与贵族的腐朽生活联系在一起(妄求长生、希求壮阳等等)。有的医学史著作虽然对五石散有害与否不持立场,但通常也没有注意评价此事的复杂性。
在中国的医药传统中,五石散其实并无特别怪异之处。但今天如果试图对五石散公案作出符合现代标准的判断,仍是极为困难的。一个容易想到的路径,是对五石散中的主要成分“五石”进行化验和分析,然后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来推测,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之后会发生什么反应、产生什么后果。但这种分析和推测,当然无法取代临床试验的结论。
按照新的《中医药法》,从2018年开始,中医“经典名方”制剂的生产无须再通过临床试验,如果有药企打算以“经典名方”的名义推出五石散制剂,在法律上可能已经没有障碍。但考虑到五石散在历史上的长期争议,估计这样的打算至少短期内还不可能得到批准和实施。五石散仍将作为一个文化史上的奇案,在学者们的论文和专著中继续被研究和讨论。
三部门:支持推动在南沙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游轮免签政策
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出,放宽其他民生重点领域市场准入。支持推动在南沙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及游轮免签政策。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支持广州南沙放宽市场准入与加强监管体制改革的意见。0000探寻时间里的中国式现代化——《春夏秋冬又一春》《超级进化》纪录片研讨会侧记
《春夏秋冬又一春》《超级进化》纪录片研讨会侧记“今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崛起是这一伟大进程的缩影,对于中国企业家管理思想和创新经验的总结,是时代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锤子财富2023-04-16 20:29:020001证监会:支持上市公司之间的吸收合并,进一步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
证监会上市司表示,下一步将科学统筹促发展与强监管、防风险的关系,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支持优秀典型案例落地见效。2月6日,证监会网站消息,2月5日,证监会上市司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监管机制、大力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提升投资价值征求部分上市公司和证券公司意见建议,并就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0000TCL华星明年下半年量产印刷OLED OLED IT屏竞争升级
2028年OLEDIT屏的产能面积将是2022年的近10倍,竞争也在中韩企业以及蒸镀工艺与印刷工艺间展开。TCL华星12月7日在其2023全球显示生态大会上宣布,将于明年下半年量产印刷OLED面板,并率先应用于IT和医疗显示领域,当天还发布了65英寸8K印刷OLED曲面显示屏、14英寸2.8K印刷HybridOLED笔记本电脑显示屏等新品。锤子财富2023-12-07 15:31:460001超过300家机构聚集 上海静安打造全球人力资源配置高地
下一步,静安将依托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上海市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升全球服务能级,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成为“上海服务”金字招牌、中国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标杆”,打造服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的重要门类,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