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关键时刻:从出口产品到输出制造能力与品牌
过去的十年,是全球化逆潮的十年。
改革和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数以亿计的大小商品经由海运、航运等方式进入全世界的每一个国家。
美国等部分国家以关税、禁运等手段树立起贸易壁垒。逆全球化浪潮,叠加疫情影响,对中国企业和整体经济造成严重干扰。
当此时刻,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入新阶段。中国企业的出海,不再只是出口产品,而是向海外输出品牌,以及制造能力。
2023年开春,第一财经记者探访了顺德家电产业,近距离观察那里正在发生的变化。当时,顺德家电企业面临外贸订单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市场重振还需时日、成熟的技术工人并不好找等一系列困难。再大量投入土地、人员等资源来扩张已经不现实,向精品、精工发展,提质增效是大趋势。
这些顺德企业正跨越千山万水,再度走向全球。与此前不同的是,顺德企业之前输出的更多是家电产品,这次向世界输出的重点是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它们在泰国、埃及等地大兴土木建立起了海外制造中心。中国家电产业,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奔向全球。中国家电产业整体出口,在全球份额中有所提升;不少中国家电龙头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实现收入的翻倍增长,日益成长为全球化的公司。
中国一大批企业,正在经历同样的历程。
它们要么在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获得了机会,要么通过创新在传统欧美市场收获了增长。在全球大大小小每一个市场,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长三角一座城市的官员评价说,为抓住市场机会,中国的企业家们愿意到鸟都飞不到的地方。中国企业,经历过不少逆风,也锻炼了在不利环境下成长的韧性。全球市场只要开放竞争,就是中国企业最大机会,因为“中国人太勤劳、太聪明、太肯吃苦,还有赚钱的欲望太强烈了”。
这是第一财经进行的一次长周期调研,涉及中国多个城市,与众多企业界人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全球化走到十字路口,在公众对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抱持怀疑的时候,第一财经的这样一组稿件显示,在贸易摩擦中,中国企业的全产业链优势并没有失去。一些重要的产业比如家电产业,通过在全球市场重新配置制造业能力,成功地穿越了逆全球化潮流,在全球市场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中国企业下一步需要做的,除了向全球输出制造能力,更要实现品牌跃升。现在是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上转型的关键时刻。
湖北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力,襄阳宜昌加速崛起
湖北将大力发展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从“四基地一枢纽”到“两圈两带一群”,从“一芯两带三区”到“一主两翼全域”,湖北先后提出多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建设“先行区”的新任务中,湖北再次升级区域发展战略,将大力发展武汉都市圈、襄阳都市圈、宜荆荆都市圈三大都市圈。0000企业、投资机构备战ISSB信披,有公司已接到交易所征询意见
除了披露财务信息,未来可持续相关的非财务信披亦是重点。继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于今年6月底发布可持续信披准则后,交易所、企业、投资机构已开始备战。ESG(环境、社会、治理)相关的全球统一信披语言体系正在形成,未来除了披露财务信息外,可持续相关的非财务信披亦是重点。0000李强在浙江调研时强调 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李强指出,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要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促进中小企业共同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7日至9日在浙江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和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从战略全局高度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在加快数字化转型中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0000京东一季度净营收同比增1.4%,CFO许冉将接替徐雷成为新任CEO
徐雷将立即开始交接流程,以确保留有充足时间,在6月份退休前将首席执行官职务顺利交接予许冉。5月11日,京东集团公告,一季度净营收2430亿元,同比增1.4%;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63亿元,上年同期净亏损30亿元。0000对话央企负责人:数字化转型中,央企要发挥引领作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资本市场的基石,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了充足动能,而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压舱石,在推动科技创新驱动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锤子财富2023-09-18 10:27:0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