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央地发力四季度经济攻坚
受有效需求不足、工业品价格下降及今年8月份以来同期基数明显抬高等多重因素影响,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有所下降。
国家统计局10月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281.6亿元,同比下降3.5%。其中受去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7.1%。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都对四季度增量政策作出新部署。地方上广东、江苏、河北等多地召开会议,打响四季度经济攻坚战。多位专家分析,政策的合力会增强经济回升的动力。随着政策落地落实、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将进一步巩固市场信心,强化四季度增长动能。四季度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以上,以完成年初制定的“5.0%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
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
多重因素影响工业企业利润下降。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分析,一是从价格看,工业品出厂价格持续低迷,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降幅继续扩大,对企业收入和盈利形成较大压力。
二是从收入看,1~9月份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1%,增速较1~8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
三是从成本看,企业成本增速快于营收增速,导致企业毛利下降,对利润增长支撑不足。此外,今年8月份以来同期基数明显抬高也给利润恢复带来压力。
分行业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凸显韧性。1~9月份,在生产快速增长带动下,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6.3%,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1.1个百分点,为规上工业利润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航天器及运载火箭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1%、13.2%;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等智能制造行业利润分别增长27.5%、25.6%、10.2%;锂离子电池制造等绿色制造行业增长58.8%。
在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落实落细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稳定的背景下,部分消费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2.4%,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0.5个百分点。
9月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7.7%,与上月持平。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第一财经分析,资产增速延续2022年二季度以来的回落态势,表明微观主体主动加杠杆意愿持续偏弱。分企业类型看,私企和外企资产负债增速放缓速度更快,尤其是前者资产、负债增速均创下历史新低,投资意愿亟待提振。
于卫宁表示,总体看,虽然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有所下降,但工业新动能韧性显现,且随着工业企业预期企稳、信心有所增强,工业企业效益有望得到恢复。下阶段,要加快落实存量政策和近期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为工业企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助力工业企业利润恢复向好。
伍超明认为,预计四季度工业利润修复仍面临一些挑战。去年四季度工业利润增速较三季度大幅提高8.5个百分点至16.2%,高基数效应持续对工业利润修复形成一些压力。预计PPI降幅有望重新收窄,价格因素对工业利润的拖累减弱,但PPI全年负增长格局未变,支撑仍偏温和。随着需求改善推动产销衔接水平提高和政策加力呵护,预计企业单位成本有望温和改善。但政策显效存在时滞,加上地产、民企恢复仍待观察,本轮企业盈利修复或仍面临波折。
工信部副部长王江平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四季度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再推出一批促消费、扩内需的具体举措,帮扶企业拓展市场、释放活力。一是聚焦投资带动,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和设备更新工程;二是围绕扩大消费,组织优供给、促升级系列行动;三是深化场景应用,培育壮大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新质生产力。
王江平表示,抓紧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项目批复和资金,加快已签约的1500亿元技术改造再贷款发放到位。近期,向银行推荐一批新的专项再贷款项目,并提前谋划2025年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组织工业领域储备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目前,工业领域在建和年内开工项目大约有36000个,预计未来3年将拉动投资超过11万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大幅扩大以旧换新支持范围并提升补贴标准,刺激投资与耐用品消费,目前资金已全面下达,另外专项债资金也加快投入使用,这都对提振工业企业信心、巩固工业经济恢复基础起到积极作用,或将带来未来工业经济利润恢复。
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6%,增速较二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
虽然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但9月份多项经济指标出现明显好转,经济复苏的动能进一步增强。比如,9月工业增速在连续下滑4个月以后首次止跌回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创今年6月以来最高水平。1~9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2%,增速较前8个月回升0.1个百分点,为4月以来首次回升。
当前,一揽子增量政策正在加快落地实施,力促四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为深入贯彻落实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近期国务院领导同志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实情况分赴各地开展调研,会议就此进行了交流并研究了相关工作。
会议强调,要紧紧围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持续抓好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实,及时评估和优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提升宏观调控成效。同时更加注重政策和市场的互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更好激发增长动能。
国家发改委日前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措施有将近一半已经出台实施。下一步,还将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继续出台实施,包括最大限度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适当扩大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和比例、明确阶段性涉企政策后续安排、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提高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并降低助学贷款利率等。
国家发改委还透露,一批改革举措也在陆续推出,比如加快修订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快研究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目录、尽快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等。
10月25日,世界银行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发展委员会第110次会议。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表示,近期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除货币政策外,中国还将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稳定房地产市场、提高重点群体收入、保障民生、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方面实施一系列强有力措施,通过政府支出撬动社会投资、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中国有信心实现全年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并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国家信息中心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分析,一揽子增量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打通当前经济循环的堵点,提升循环畅通的速度。同时,有利于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能力。特别是“两新”“两重”等政策,对于企业扩大再生产、释放潜在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下一步的关键是要扎实推进各类政策落地落细,进一步提升政策协同配套能力,预计四季度政策落地将更为有力。
业内普遍认为,随着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四季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足够的支撑,主要经济指标有望继续改善,预计全年能够较好完成目标任务。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政策的合力会增强经济回升的动力。一系列政策无论是对投资、对消费还是对产业的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效应。政策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已出台政策的含金量也非常高,这些政策各地正在抓紧落实,使之尽快转成实物工作量,将会极大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四季度经济会延续9月份已经出现的企稳回升态势,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
换代君越价格下调近4万元,合资品牌进入价格体系重塑期
价格体系失守的背后,是合资品牌日益增大的销量压力。5月15日晚间,全新一代别克君越(下称“君越”)上市,新车指导售价为17.99万元~23.99万元,和目前停产在售的2022款君越相比,入门版车型价格下调近4万元,顶配的艾维亚车型价格下调近5万元。锤子财富2023-05-16 19:31:080000AI热潮降温!美股芯片股成抛售“重灾区”
VandaTrack日前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流入AI领域的资金持续下降。散户投资者对微软、IonQ、C3.ai以及英伟达和Palantir等公司的兴趣均在减弱。”投资者权衡过高的估值、不断上升的美债收益率以及行业忧虑加剧,使此前备受资金青睐的美国半导体公司股票成为新一轮美股抛售潮的主要目标。锤子财富2023-09-24 19:11:010000在整体车市遇冷时,这一细分市场却出现了新机会
价格战下,汽车销量却遇冷,而新能源皮卡市场出现了新机会。今年一季度,汽车价格战打得火热,但汽车销量却遇冷了。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21万辆和607.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3%和6.7%。近日,多家上市车企公布了一季度财报。受销量下滑的影响,多家头部车企均出现了净利润同比大降的情况。锤子财富2023-05-05 18:36:250000头部影视公司上半年纷纷扭亏,暑期档票房有望重回百亿以上
中国电影上半年在创作、发行、放映等主营业务上均收获颇丰。近日,影视公司陆续披露了半年度业绩预告,部分公司同比暴增的净利润,有力说明了行业的回暖趋势。总体来看,影视院线公司去年业绩较差,在疫后复苏的背景下则整体同比恢复明显,大多数已经披露业绩的公司实现扭亏为盈。0000纽约社区银行股价跌至2000年以来低位,美股地区银行股已跌出买入机会?
市场反应过度了吗?当地时间周三(1月31日),纽约社区银行(NYCB)公布的财报大幅不及预期,并降低分红,因而被多家投行调降股票评级,该行股价一度跌至200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市场对美国地区银行的担忧并未散去,但一些机构认为,市场“严重过度反应”,地区银行股本周的下跌跌出了买入机会。NYCB财报“暴雷”锤子财富2024-02-02 15:18: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