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论后市丨A股磨底进程有望提速;后续重点关注潜在高弹性品种
三大指数本周呈现企稳反弹走势,沪指涨1.21%,深成指涨1.15%,创业板指涨0.09%。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构怎么说:
①中信证券:A股磨底进程有望提速,仍需耐心等待拐点信号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美联储首次降息50bps和美元进入降息周期的环境下,国内货币政策的弹性提升;宏观价格信号疲弱的态势下,国内政策加力的必要性也在提升;人民币汇率预期显著好转,我们预计增量政策将加码,A股磨底进程有望提速,但当前仍需耐心等待拐点信号。配置上,当前依然建议聚焦红利与出海两条主线为底仓,待市场拐点出现后再转向绩优成长和内需主线。具体品种方面,预计红利策略将会持续分化,红利低波类资产建议继续关注自由现金回报率稳定的水电、核电,保费稳定增长的财险。此外,我们认为后续国内出口并不会如市场预期迅速恶化,目前已充分反映海外衰退和贸易摩擦风险的出海板块中的优秀公司重新具备配置价值,这些公司相对集中在机械、家电和商用车板块。后续随着政策、价格和外部三大信号继续逐步验证,预计配置的重心将再度转向绩优成长和内需,建议重点关注电子(智能驾驶和半导体自主可控)、机械(设备更新改造和出海竞争)等制造业龙头,反腐影响充分定价后的医药(产业整合、出海破局)。
②中信建投陈果:当前不宜再看空,后续重点关注潜在高弹性品种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研报表示,9月联储降息50bp落地,幅度略超市场预期,美国经济硬着陆风险下降,中国政策空间进一步改善。港股市场受益联储降息更为直接,加之估值吸引力,近期相对强势,A股市场目前情绪底、估值底条件基本达到,若政策底进一步确认,则市场将形成共振反攻信号。当前不宜再看空,应时刻准备着,另外需要注意A股历史规律,四季度的市场风格较前三季度而言具备较明显的差异化特征,后续重点关注潜在高弹性品种。行业关注:互联网、军工、家电、汽车、储能等。
③中泰证券:A股以稳健为主 关注核电、电信运营商等公共事业方面机会
中泰证券发布研报称,当前总量政策的定力和金融监管等方向的力度并未变化,本周A股整体企稳,市场主要指数小幅回暖。中泰证券表示,维持下半年市场整体以稳健为主的思路不变,配置上推荐关注:核电、电信运营商等公用事业、核心军工、有色等方面的机会。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全球制造业扩张相关的出口细分,可以逐步逢低布局。
④民生证券:市场反弹如期而至,回归实物资产主线
民生证券研报表示,市场的反弹如期而至,相较于纠结交易层面的反转、或者人民币阶段升值的历史经验,实物资产的顺风才是当下更应把握的机遇:在经历“逆风”与“缩圈”之后,国内实物消耗的韧性再度确认,而美联储的降息开启也将进一步推动实物消耗的顺风,预计资源与红利领域的“失地”将逐步“收复”。我们推荐:第一,上游资源类资产:能源(煤炭、油)、有色(铜、黄金、铝)、船运(油运、造船、干散);第二,海外衰退预期回摆后,中国制造仍是优势产业,外需预期边际企稳、本身也处于产能出清过程中的家居用品、家电,受新兴市场生产拉动的中间品(特钢)和投资重启下的资本品(仪器仪表、通用设备);第三,资本回报下降下的相对优势资产,经过调整之后性价比凸显,推荐银行、铁路、燃气和港口。
探寻绵延百年的巨匠基因:打破局限,历久弥新
2024年1月,上海的气温从20度到0度,仅仅花了一周的时间。接近凌晨才风尘仆仆回到上海的王欢穿着同一件外套,去时觉得微热,回来时已不足以御寒。他加快脚步迈入车内,熟悉的气味涌来,音乐缓缓响起,因寒冷而紧绷的肩膀舒展开来。屏幕亮起,他轻轻点触排在第一顺位的字符:回家。随着引擎的启动,汽车驶向了家的方向,暮色中,奔驰E级车的三叉星徽尾灯画出一道蜿蜒掠影。锤子财富2024-01-26 15:08:140000管涛:汇市异动的“试盘”信号丨汇海观涛
3月底汇市异动是在前期低波动突然放大的情况下,被压抑的情绪和压力阶段性地集中释放。3月22日,人民币即期汇率(即境内银行间市场下午四点半交易价,下同;如非特指,本文人民币汇率均指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跌破7.20比1,引发了市场热议。这是今年以来境内外汇市场紧守在7.20偏强方向窄幅波动后的一次“试盘”,其中释放了诸多信号。境内人民币汇率交易价破位后的市场反应锤子财富2024-04-09 18:41:330000浙江国祥IPO遭专项核查,相关部门回应争议!听听律师、分析师怎么说
上交所决定对浙江国祥开展专项核查。目前,浙江国祥原定于10月9日的发行申购工作已暂缓。关于浙江国祥二次上市、上市标准、发行定价相关情况,10月9日早间,上交所进行了回应。近日,有自媒体关注浙江国祥存在同一资产二次上市、发行定价较高等问题。对此,上交所决定对浙江国祥开展专项核查。目前,浙江国祥原定于10月9日的发行申购工作已暂缓。0000国企改革两大专项工程扩围深化,新一轮改革方案正在推进
国资委要求,“双百企业”要加快推进专业化整合,积极开展融资上市、增资扩股,特别是人工智能、芯片等新领域新赛道的企业两项国企改革专项行动——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科改行动”)以及国企改革“双百行动”进一步扩围深化。国资委发布的信息显示,经过此次扩围,“科改企业”已从此前的439户扩充至672户,“双百企业”也从449户扩充至580户。0000半年盘点|生物医药资本寒冬还未过去,企业并购若隐若现
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融资事件以及融资金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2023年上半年,市场期盼的医药行业资本市场回暖并未到来,多家生物药企的股价还在深度调整中。这直接影响到行业的融资,2023年上半年生物医药融资事件以及融资金额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当前,生物药企能实现自我“造血”能力的仍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仍需要借助外部融资来研发。面对资本市场的寒冬,行业的并购若隐若现。融资继续缩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