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加强中央事权的改革思路︱公共经济与管理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一方面要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拓展地方税源,提升市县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另一方面要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上“财权上收、事权下放”。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地方收入占比在45%~55%区间波动;地方支出占比从70%左右逐渐上升,并自2012年起稳定在8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之间的差额,主要由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务及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来弥补。其中,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占比最大,在2023年超过10万亿元,创历史新高。随着转移支付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占比的提升,部分地方政府的“等、靠、要”思想有所抬头。尤其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的自有财力无法满足“三保”需要,这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地方支出责任负担过大,各地支出标准不一,不利于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
地方自有财力与事权失衡正是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立足点。《决定》中尤其提出要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尤其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那么,哪些事权适合划归中央?笔者认为,中央政府适合承担具有跨地区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四项:
第一,教育支出中的高等教育支出。高等学校分为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但即便是地方高校,其生源也来自全国各地,无非本地生源的比例略高。地方高校对于本地和外地生源在收费上也一视同仁,没有出现类似于美国州立高校对州内外学生区别对待的现象。因此,地方高校尽管经费源于地方,其服务范围是全国而非仅限于本地,具有明确的跨地区特征。据2022年的全国财政决算报告,全国高等教育支出共计5650.38亿元,其中中央支出1357.11亿元,其余为地方支出。如果将地方财政支出中的高等教育支出均划归中央,每年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4000多亿元。
第二,科学技术支出。科学技术支出的事项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等。与高等教育类似,各类研究成果的受益范围并不局限于本地,具有明确的跨地区特征。2022年,全国科学技术支出为10032.02亿元,其中中央支出3215.52亿元,其余为地方支出。如果将地方支出均划归中央,每年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近7000亿元。
第三,卫生健康支出中的公共卫生支出。2022年,全国公共卫生支出6433.32亿元,其中中央支出仅15.63亿元,绝大多数为地方支出。当然,2022年公共卫生支出存在特殊性,可参考2019年全国决算数2211.59亿元,其中中央支出18.31亿元。公共卫生事务也存在明确的跨地区特征,如果将地方支出划归中央,每年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约3000亿元。
第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中的退役安置、抚恤、退役军人管理事务等项目支出。2022年,这三项支出共计3082.56亿元,其中中央支出3.28亿元。退役军人支出虽然不同于国防支出,但与国防支出高度相关,具有明确的跨地区特征,作为中央事权更加合适。将地方支出划归中央,每年可以减轻地方财政负担约3000亿元。
上述四项事权全部划归中央,每年将减少地方财政支出约1.7万亿元,对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提升地方财力同事权相匹配程度起到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地区间差异较大,上述事权在各地的支出标准存在较大差异,故在事权上划中央的过程中新旧体制需要做好两方面衔接:
一方面,做好机构和人员的衔接。《决定》要求,中央财政事权原则上通过中央本级安排支出,减少委托地方代行的中央财政事权。上述四项支出涉及教育、科技、卫健、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目前均为地方政府部门。若事权划归中央,则上述事权对应的部门亦需划为中央垂直单位,与税务、审计、海关等部门类似。例如,教育部门中,分管高等教育的处室划为中央垂直单位,而分管基础教育的处室仍然为地方政府部门,如何处理彼此关系,还需要认真探讨。因此,事权划转需要新一轮机构改革进行支持。
另一方面,做好地区间支出标准的衔接。事权划转中央后,如何确定不同地区的支出标准,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短期内,直接衔接各地现行标准,有助于实现平稳过渡。随着时间推移,涉及工资及待遇的事项,建议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制定统一的支出规则,通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实现全国的规则统一。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是一项系统工程,力求做到各个方面协力配合,以期在2029年达到既定目标。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院长、常任职副教授)
基础科学如何作用于大模型、量子计算,专家们强调了数学的重要性
近些年再次兴起的人工智能对于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都大有裨益,但其基本原理还有待数学家深入研究,丘成桐认为,如果能弄清原理,人工智能的应用范畴将大得多。当前科学研究已进入交叉时代,基础科学如何为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未来基础科学将与哪些学科产生交叉?在7月24日开幕为期三天的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上,包括首位获菲尔兹奖的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在内的海内外多位科学家围绕“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展开讨论。锤子财富2023-07-26 22:47:370001“锂电之都”哪家强?8城争夺,三年内国内产能或将过剩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全球动力电池企业产能扩张迅速。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带来动力电池产业突飞猛进,而一些原本与汽车产业无关联的三四线甚至五线城市崛起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重镇。其中,全国已经有8个城市提出了打造“动力电池之都”、“锂电之都”等类似的目标。0000实探冰雪武汉:有列车晚点24小时,旅客在未知与不确定中焦虑
在九省通衢武汉,大批返乡人滞留在高速公路、火车站和机场,在未知中等待。近日,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遭遇暴雪冻雨恶劣天气侵袭。2月5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冰冻黄色预警。正值春运,恶劣天气给不少返乡人员造成极大不便,“回家过年”成为难题。在九省通衢武汉,大批返乡人员滞留在高速公路、火车站和机场,在未知中等待。全力抢通锤子财富2024-02-05 23:54:300000梅西将于14日淘宝开播;比亚迪在香港四间店铺遭刑事毁坏;薇娅丈夫名下电商公司拟注销?谦寻回应丨大公司动态
第一财经每日精选最热门大公司动态,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科技圈】海康威视回应英国拟限制安装中国企业监控设备有消息称英国将限制政府部门安装中国企业生产的监控设备,涉及海康威视。一财以投资者身份致电海康威视,工作人员表示媒体报道的是英国政府的一些敏感地区会移除海康的设备。问及是否已经有实施的措施,工作人员回复称只是新闻有这样说,并且公司本身在国外政府机构现成的设备也不多。【互联网】00003·15消费者维权问卷调查
人们在“买买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纠纷,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你是否知道该如何维权?一年一度的3·15即将到来,过去一年是消费复苏的一年,不少消费产业都有所回暖,尤其在假日期间,一度出现部分消费领域的“井喷“。然而凡事都有正反面,人们在“买买买”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和纠纷,你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你是否知道该如何维权?锤子财富2024-02-24 21:24: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