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第一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郑国光介绍,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开展、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重大的国力国情调查。自2020年5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以来,全国有500多万名专业人员参与,共同努力,完成了这次普查的各项目标任务。主要做了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边试点、边完善”,提高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的科学性。本次普查第一次开展,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技术可循,加之灾害种类多,评估与区划涉及行业多、专业性强,技术标准规范不统一,工作成果涵盖国家、省、市、县四级,实施难度大。我们坚持试点探索先行,先后开展了5个轮次评估与区划试点,从北京市房山区、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试点“大会战”,到全国11个重点县,再扩大到“每省一个县”“一省两市”“每省一个市”试点工作,测试验证修订形成了61项技术规范,完成了技术标准的统一,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成果的衔接方案,单灾种风险和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的衔接方案,确保了各类各级成果有效融合。我们还全方位检验完善普查评估区划组织流程,为科学开展灾害风险评估区划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认真组织培训,锻炼培养评估与区划的专家队伍。专业技术队伍是高质量完成评估与区划任务的关键。我们按照“谁主导、谁负责”原则,各行业部门都组建了培训专家团队,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认真组织评估与区划队伍培训,各地普遍建立了“行业部门 科研高校”的评估与区划技术组,全国累计有3323支技术队伍,上万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参加了各级各类的评估与区划工作。为做好综合风险评估区划工作,国务院普查办在组织多轮次培训的基础上,开展了12期业务考核,共有1238名获得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区划的合格证书,实现了持证上岗,成为执行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区划任务的中坚力量。
三是坚持部门协同、上下衔接,确保灾害风险评估区划的可用性。本次普查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地震、地质、气象、水旱、海洋、森林和草原火灾6大类23种灾害风险和综合风险的评估区划,第一次形成了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的评估区划成果。为了切实贯彻好成果价值是贯穿评估区划工作始终的理念,国务院普查办成立了50人技术专班,一对一对接地方、一对一对接部门,多轮次开展普查成果的上下衔接、部门协同,确保各级各类普查成果科学客观。国家级评估区划成果形成后,我们又组织了3个轮次的征求意见并修改完善;省级评估区划成果形成后又先后2次报国家级审核衔接,确保国家、省、市、县的评估区划成果能够衔接起来。通过一系列技术协同、成果衔接等措施,评估区划成果既符合统一的技术规范要求,也为地方结合实际灵活调整提供了空间,确保评估区划成果的可用性。
四是全面完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任务。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全面完成了国家级、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33个市级、2846个县级的单灾种风险评估区划和综合风险评估区划任务,涵盖分灾种危险性评估成果、灾害风险评估成果、风险区划成果、防治区划和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成果,编制了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图和综合防治区划图,仅国家级成果数量就有150余套。我们还制修订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地质灾害防治区划、主要江河防洪区防治区划、山地洪水威胁区防治区划、干旱灾害防治区划、风暴潮灾害重点防御区划、森林火灾防治区划等。
五是坚持“边评估、边应用”,持续发挥区划成果的应用效益。评估与区划成果对灾害风险是一个客观的刻画和表达。我们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活动和重大战略区安全保障,组织技术专家,将评估与区划成果纳入到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长三角地区等灾害风险专项评估中,提出了自然灾害防治和极端灾害应对建议,取得了良好效果。相关部门也积极推进成果应用,例如,气象部门拓展了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估业务,服务极端气象灾害应对;自然资源部门将地质灾害和海洋灾害评估区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变;还有水利部门、林草部门等都加强了评估区划成果应用。
此外,本次普查的时间基线是2020年12月31日,致灾因子、承灾体和减灾能力都在随时间不断变化,灾害风险也随着变化,开展常态化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评估势在必行。我们已经建成了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基础数据库,10个行业建立了行业数据库,31个省级也都建立了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互联互通、数据共享。我们将对这次普查工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完善建议,为构建常态化普查评估制度、推进普查成果应用打好基础。
深交所9项业务规则正式落地,未过会IPO项目需满足新上市条件
未通过上市委审议的首发项目,应当符合新的主板、创业板上市条件。在为期一周多的征求意见之后,4月3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9项配套业务规则。深交所相关负责人就规则制定修订情况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上述配套业务规则着重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强化上市公司监管、严格退市标准、夯实中介机构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健全完善基础制度体系,促进发挥市场功能作用,助力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00002023中国品牌日5月10日开幕 数十家上海品牌集体亮相
《流浪地球2》同款的骨骼机器人、无人驾驶集卡背后有哪些技术?“人造太阳”所需的高温超导材料是怎么造出来的?首款碳中和文具又是怎样的?在2023年举办的5月10日-14日中国品牌日期间,这些都将一一揭晓。《流浪地球2》同款的骨骼机器人、无人驾驶集卡背后有哪些技术?“人造太阳”所需的高温超导材料是怎么造出来的?首款碳中和文具又是怎样的?……锤子财富2023-05-18 17:30:530000伊朗官员:伊朗将对以方任何敌对行动做适当反应
该发言人表示,伊朗的信息是和平的,但同时也做好了其他准备。伊朗此前针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是合法举措,以色列应结束其侵略和犯罪行为。当地时间4月15日,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发言人表示,伊朗警告以色列并要求其按理性行事,伊朗已经准备好“使用迄今为止尚未使用过的武器”。0000美股进入鱼尾行情?短期风险是否大于收益
机构预测显示,标普500指数的乐观预期为4500点,而调整可能到4000点以下。6月以来,美股开启了新一轮上攻行情。根据S3Partners的数据,仅上半个月,市场空头就损失了720亿美元。然而随着美联储按下加息暂停键,涨势出现了放缓的迹象。押注经济软着陆的机构看好行情有望延续,高盛、德银预计标普500指数有望挑战4500点。另一方面,衰退、流动性等因素让有关熊市反弹的担忧并未消失。锤子财富2023-06-22 07:55:580000766家企业尚在排队IPO,创4年新低,少数“钉子户”已排队超3年
北交所热火朝天。在过去3年(2020年~2022年),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一直在900家左右徘徊,而今年,在IPO收紧以后,新受理申报企业数量大幅下滑,再加上年内已有210多家企业终止审核,导致目前排队企业数量骤降至700家区间,为近4年来的新低。锤子财富2023-11-24 13:58: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