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家上市券商业绩全览:头部半数营收净利双降,中小券商表现抢眼
继2022年业绩回撤后,2023年证券行业整体业绩有所好转。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发布的2023年证券公司经营数据,全行业145家券商营收同比微增2.77%,净利润下滑幅度收窄至3.14%。
业务方面,2023年行业整体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全面下滑,自营业务收入成为业绩抗跌的关键,其中经纪、投行、资管等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均超过10%,投资收益则同比增长超过100%。
截至目前,已有23家A股上市券商发布了2023年年报,多家头部券商业绩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的差距缩小,部分中小券商业绩增长强劲。
多家头部券商与龙头利润差距缩小
截至4月7日,总资产超过5000亿元规模的10家头部券商均已披露2023年年报。从业绩表现来看,10家头部券商去年营业收入有9家超过2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以600亿元稳居营收首位;仅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的归母净利润超过100亿元。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7家头部券商与行业龙头中信证券的差距缩小,仅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掉队。其中,净利润位居第二的华泰证券及增长强势的申万宏源,2023年与中信证券的净利润差额均缩小超过30亿元。
国泰君安2023年则掉出归母净利润百亿规模队伍,实现归母净利润93.74亿元,同比下滑18.54%,与中信证券差距小幅拉大;海通证券受各项主营业务及海外业务等拖累,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超80%,与头部券商拉开较大差距。
业绩增长方面,10家头部券商中的半数营收净利双降,包括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以及中信建投;华泰证券、招商证券、中国银河以及申万宏源4家券商营收净利双增;国泰君安则增收不增利。

4家中小券商净利增速超90%
从上述23家上市券商整体来看,头部券商的业绩增长相对乏力,部分中小券商则表现抢眼。
按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排名,前十位中仅申万宏源一家头部券商,而以红塔证券、中泰证券、中原证券以及西南证券为代表的中小券商2023年实现利润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710.57%、204.94%、98.54%及94.63%。
其中,中泰证券营收规模较大,2023年实现营收127.62亿元,同比增长36.86%。其余3家相对营收规模较小,分别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从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原因来看,4家中小券商各有亮点。其中,在2023年行业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普遍下滑情况下,中泰证券该项收入逆势同比增长18.66%,其中投行收入增长32.57%,同时因报告期内收购万家基金11%股权,并表后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259.71%。
红塔证券和西南证券的业绩贡献主力则是自营业务,按投资收益-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粗略计算,2023年红塔证券和西南证券分别实现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23.42%、1806.84%。
中原证券的业绩增长得益于资管业务收入和自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其中资管业务净收入同比增长4.02%,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77%。

自营业务收入成业绩抗跌关键
从各项业务表现来看,2023年行业整体佣金和手续费收入全面下滑,自营业务收入成为业绩抗跌的关键。
根据中证协公布的数据,145家证券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059.02亿元,同比增长2.77%;实现净利润1378.33亿元,同比下滑3.14%。相较于2022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超过20%,2023年行业整体业绩表现有所好转。
具体来看,去年145家券商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含交易单元席位租赁)984.37亿元、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净收入480.03亿元、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62.85亿元、投资咨询业务净收入49.90亿元、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24.79亿元,上述各项业务收入同比下滑均超过10%;另外,利息净收入531.50亿元,证券投资收益(含公允价值变动)1217.13亿元,投资收益较2022年同比增长超过100%。
从已披露年报的23家上市券商2023年各项业务收入表现来看,则经纪业务、投行业务普遍下滑,资管业务及自营业务各有千秋。
具体而言,经纪业务净收入方面,23家上市券商全线下滑,七成同比下滑超过10%;投行业务净收入方面,仅中泰证券和国联证券实现同比增长,其余21家券商均同比下滑,其中包括中金公司、方正证券在内的5家券商收入萎缩超过四成。
资管业务净收入增长有明显分化,中泰证券、国泰君安以及国联证券该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0%,同时亦有13家券商收入同比下滑。而自营业务收入作为业绩增长支撑点,除了中金公司因受基金投资收益拖累逆势小幅下滑外,其余22家券商均实现了收入增长。
长春高新:第三季度净利同比增长7.98%
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5.14亿元,同比增长18.32%。10月23日,长春高新公告,第三季度营收45.14亿元,同比增长18.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52亿元,同比增长7.98%。公告显示,长春高新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06.82亿元,同比增长1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12亿元,同比增长4.27%。锤子财富2023-10-23 17:26:170000上海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专题学习城市工作重要论述
把握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不断深化对城市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今天(9月12日)下午,上海市委中心组举行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贺信精神,听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经济师杨保军所作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不断提高城市治理水平”专题辅导报告。市委书记陈吉宁主持会议并讲话。0000突发!市值504亿元的医药企业董事长辞职
李楚源辞职。7月22日晚间,白云山(600332.SH、00874.HK)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当天收到公司董事长李楚源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李楚源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战略发展与投资委员会主任的职务。辞职后,李楚源不再担任公司的任何职务。白云山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看到上述辞职消息很突然,目前还未告知他辞职的具体原因。0000众捷汽车依赖燃油车客户,“价格战”如何传导影响毛利率? | IPO观察
主要产品市占率为个位数。市场集中度不高,跟下游议价缺乏能力,是一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目前的生存现状,跟中下游客户普遍存在“年度降价”条款,这一次他们能熬过下游整车“价格战”的寒冬么?苏州众捷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捷汽车”)继续冲刺创业板上市,主营汽车热管理系统业务;作为二级供应商,对众捷汽车而言,汽车行业“价格战”进一步传导到中上游,将会如何影响公司的产品价格?锤子财富2023-05-28 17:43:560000公交公司如何避免“停运”命运?百余家公交企业相聚问策
近年来开始出现的公交“停运”事件后,有没有可能的解决方案?9月7日,一场在郑州召开的2023公共交通行业发展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家公交企业集团的关注。他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是,近年来开始出现的公交“停运”事件,有没有可能的解决方案?第一财经统计发现,近三年来,全国已经先后出现过近20起公交“停运”事件,停运的原因包括缺乏补贴、车损车耗严重、公司亏损等。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