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排放检测成造假高发区,多地重拳整治
检验机构无序发展、“外挂”电子作弊设备、肆意篡改检测数据、干扰正常数据传输并出具虚假检测报告,近日多地公布的环保检查和处罚信息显示,机动车排放检测已成为造假高发区,对空气质量改善造成严重干扰。
生态环境部近日也多次公开表示,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冲击了环境监管部门的底线,对这些行为绝不能容忍,必须坚决打击,铲除其滋生的土壤。
今年3月,湖南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邵阳市开展督察期间,发现邵阳市机动车排放检验行业无序发展,检验能力严重过剩,相关部门监管乏力,打击力度偏软偏弱,检验机构为追逐利益提高检测合格率,弄虚作假问题时有发生。
2023年,邵阳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2022年34微克/立方米上升到40微克/立方米,全省排名第11,同比上升17.6%,比全省平均浓度高出11.1%。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一直以来是邵阳市的短板弱项。
督察组介绍,截至目前,邵阳全市共有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50家,检测线96条,设计年检测能力116.4万台;全市机动车保有量91.4万台(不含摩托车),2023年共检测车辆约32.74万台,仅占检测能力的28.13%,检测能力严重过剩。其中隆回县有检验机构7家,检测能力达18万台,但机动车保有量仅11.66万台,2023年检测车辆3.96万台;新宁县有检验机构4家,检测能力达9.4万台,但机动车保有量仅6.38万台,2023年检测车辆2.36万台。
督察发现,2021-2023年邵阳市各机动车检验机构首检合格率分别为93.04%、96.42%、96.41%。其中,新邵县凯悦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邵阳凯胜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邵阳县旺达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近三年平均首检合格率分别达98.03%、98.28%、98.72%,首检合格率异常偏高,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机动车排放检验合格率。当地检验机构为争夺车源,争相以“包过”的名号来提高检测合格率。
督察发现,邵阳市个别检验机构存在“过程数据严重异常,未按要求使用移动摄像头”“检测过程明显冒黑烟”等违法问题。新邵县佳宏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在柴汽混合线分析仪后侧“外挂”电子作弊设备、邵阳县旺达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有限公司汽油线与混全线操作间使用车载诊断系统(OBD)作弊器、隆回县蓝盾富联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汽油线和柴汽混合线分析仪后“外挂”电子作弊设备。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近日介绍,通过定期排放检验监管系统筛查检测数据和视频,发现怀柔区某机动车检测企业多辆机动车检验报告和检验过程数据中车载排放诊断系统(OBD)读取的车辆代码信息完全一致。发现该单位在7辆车不符合检验合格标准的情况下,采取强制关闭电脑终止检验程序、违规外接作弊器等手段,篡改OBD读取数据及检验结果,使不合格车辆蒙混过关通过检验。大兴区某环境检测机构伪造比对检测报告的原始数据及记录,涉嫌出具虚假检测报告。
机动车排放检测是移动污染源“源头治理”的关键。图为北京一家机动车检验机构的检测现场。摄影/章轲
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近期,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对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因弄虚作假问题进行了查处,最高罚款10万元。检查发现,安宁市某机动车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柴油车进行检测时,柴油车分析仪(透射式烟度计)系统排放过程数据和出具的昆明市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测)报告数据不一致。昆明某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检验员在检测该机动车全过程中,始终用脚踩踏着氮氧化物分析仪采样管,致使该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数据不真实,且出具了合格的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检验检测报告。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介绍,对宁夏昊盛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等6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进行了处罚,共收缴违法所得8502元及罚款61万元。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前不久也对5家机动车检测机构开出百万罚单。
山东省德州市近日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专项提升行动,共检查19家检验机构,对其中存在问题的13家机构暂停联网打印报告功能;南京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马鞍山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局携手开展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跨区域联合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20人次,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8家,排查问题线索26个。
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接受记者集体采访时也谈到了广东广禾公司机动车检测造假案。广州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对机动车污染排放监管信息系统巡查并进行大数据分析发现,广东广禾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检测的部分车辆车速、转速数据恒定,涉嫌车辆排气检测弄虚作假情节。查明该公司自2021年3月开展车辆尾气检测业务以来,存在车速、发动机转速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940元,并处罚款40万元”的行政处罚。
随着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机动车排放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重要来源。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作为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否达标的重要机构,是控制道路移动污染源的“最后一道闸门”,移动污染源“源头治理”的关键,也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第一财经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今年,该部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保持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造假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加人工智能的“穿透式”监管。
11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和5年期利率均维持不变
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3年11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45%,5年期以上LPR为4.2%。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0000国内CDMO扎堆毛利急剧下降,和元生物扩建产能如何释放?
Car-T这类基因药物在未来的肿瘤治疗方面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今天的价格仍然过于昂贵了。中国CDMO企业入局可以把基因治疗药物的生产成本往下降。锤子财富2023-04-21 21:52:080000四部门:开展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
飞行检查实行组长负责制,计划在2023年7月份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在2023年8—12月份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在2024年1-3月份完成后续总结工作。7月14日,国家医保局消息,近日,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了《2023年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对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方案》出台的背景0001“进口嗨购节”启动,今年进博会签约面积已超26万平
“进口嗨购节”既是加快建设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也是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的重要举措作为“五五购物节”12场标杆活动之一,2023上海“进口嗨购节”暨四叶草55生活节(下称“进口嗨购节”)于今天(5月1日)下午正式启动,近30家龙头企业将推近90项进口商品特色活动,将贯穿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多个重要节日。锤子财富2023-05-01 21:08:250001住建部部长:“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今年的房地产市场,总的看是前高、中低、后稳。从数据看,“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政策措施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备受关注。从部门到地方,“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按揭贷款利率……一系列房地产调整优化措施接连出台。这些政策的效果如何?怎样研判房地产市场?如何重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回答了记者提问。因城施策促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