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妆成了“万金油”,除了格力还有哪些公司也跨界入局
一家名为瑞玞生物医学(深圳)有限公司(下称“瑞玞生物”)日前新增一笔融资,股东为格力金投和珠海高新投,具体融资金额未披露。
天眼查显示,格力金投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本9亿元,由格力集团全资控股。 融资后,瑞玞生物的股东结构也发生变化,新增珠海格创新空间产业基金,后者拥有瑞玞生物3.9213%的股份。
这并非格力首次入局美妆赛道。2023年10月,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就申请一项名为“美妆冰箱”的专利。
记者注意到,美妆赛道的高热度让不少“外行”都想入局分一杯羹。不止格力,近年来,有多家知名企业跨界入局美妆。
如豫园股份(600655.SH)通过投资收购复星津美,从而间接持有AHAVA和WEI两家化妆品企业的股份,由此实现美妆业务的扩张;鸿星尔克创始人、鸿星尔克投资公司董事长吴荣光的控股企业多映生物,通过旗下子公司推出多映等美妆品牌。此外,泸州老窖等酒企也同样推出过美妆产品,曾分别与气味图书馆等香水品牌合作推出香水产品,还与一个化妆品品牌联合开发酒糟面膜。洋河、李渡等酒企也都曾推出过面膜产品。

业内认为,美妆行业仍存在一定的想象空间,这或许也是一些企业愿意跨界入局的原因之一。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202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5169.0亿元,同比增长6.4%,2025年有望增至5791.0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近年来,国产化妆品品牌凭借高性价比与渠道精细化运营实现迅速增长。随着国产品牌的转型及创新进程的推进,消费者购买国产品牌的意愿增强,国产品牌有望逐步蚕食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
但也有观点认为,跨界一般都很难“修成正果”,此前不少传统医药企业如片仔癀、马应龙、云南白药、同仁堂等都选择切入美妆赛道,彼时被认为是“降维打击”,毕竟化妆品备案相比药品申报容易得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后,这些企业的美妆业务并没有像预想那样做得那么好,反而是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甚至“水土不服”状况,美妆业务在这些企业中的业务占比仅为个位数。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美妆市场目前已进入低增长时代。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想要入局美妆的企业来说,不仅要有强大的初始动力,更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毅力。新的周期里,企业更要在科研领域持续深耕,建立更高的竞争壁垒。
房贷“转贷降息”生意套路翻新,多地银行提示贷款中介风险
存量房贷降息后,利差空间仍存“全区域房子均可操作年率3.2%”“节后降息,贷款利率低至2.9%“,存量房贷降息后,部分贷款中介在社交平台“翻新”套路,借低息噱头持续揽客。广东东莞某镇区新盘业主卓岭(化名)近期经常接到类似“转贷”业务电话。他向记者反映,这类电话大多刚开始都自称是某银行渠道方经理,介绍的是“内部”或者“年底福利”贷款产品,称这些产品有内部审批渠道,也可用于帮房贷再次降息。00026台核电机组获批,涉及投资望超千亿
在国家能源结构持续调整和电力供应相对偏紧的当下,核电在电力保供中起到“稳压器”的作用。又有一批新的核电机组获批。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山东石岛湾、福建宁德、辽宁徐大堡核电项目。0000统计局:下阶段稳外贸政策会持续显效,有利于实现外贸全年促稳提质的目标
付凌晖指出,尽管面临压力和挑战,但是我国外贸韧性强、活力足的特点明显,在各项稳外贸政策作用下,全年有望实现促稳提质的目标。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我国进出口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保持持续增长,非常不容易。0000一边总结一边提高,小米新推高端机价格跳上八千元
基于小米13良好出货量下的手机ASP(平均售价)提升,以及公司控费下的初步成果,机构看好小米2023年手机业务周期性复苏,特别是多年高端化战略收获期逐步来临。8月14日,2023雷军年度演讲现场,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回顾了小米手机高端路上小米11、小米12遭遇的“吐槽”。0000习近平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
习近平强调,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中国将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各国开放合作提供新机遇。9月2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向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发表视频致辞。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