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百亿嗅觉市场,欧莱雅们打算分一杯羹
中国的嗅觉市场开始觉醒。近些年,本土原创香水品牌崛起,而一些国际大牌也打算分一杯羹。
2月9日,欧莱雅集团宣布对中国本土香水香氛品牌观夏to summer 进行少数股权投资,后者创立于2018年。这一投资已于1月完成。欧莱雅并未对外透露此次投资的具体金额,公司方面称未来将助力观夏进军全球市场。

这并非欧莱雅首次投资中国本土企业。2023年9月,成立于2021年的本土香水香氛品牌闻献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 轮融资,该轮由凯辉基金旗下消费共创基金与欧莱雅中国首家投资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联合领投。
相较于欧美的香水市场,中国香水市场起步晚,这几年才开始进入快车道发展。欧睿咨询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香水市场销售额呈现出远超全球的增长趋势。2020年,在全球香水市场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香水市场仍保持了10.6%的增速。2021年中国香水市场更是迎来了大爆发,增速高达38.7%。2022年,受环境影响,全球香水市场增长放缓,但中国香水市场增速仍高于全球。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香水产业结构,并支撑香水行业稳定发展:香水产业上游主要是原料制造,包括香料、香精等;中游则主要为加工制造,其中品牌方亦在进行品牌赋能;下游环节以渠道分发为主,通过CS、商场等渠道销售至消费者处。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按照发展走势预测,2023年—2028年,该赛道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20%,2028年整体规模或可突破539亿元。
高增速之外,还有足够的市场空间。不同于欧洲、美国已高达42%和50%的市场渗透率,在中国,香水的市场渗透率仅为5%。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25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中国香水市场已然成为全球美妆市场的新增长引擎。” 颖通集团高级副总裁林荆去年一场市场分享会上表示,国际商业香、国际沙龙香和中国香水品牌持续加码布局渠道、运营、品牌建设,并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
瞄准本土品牌的不止欧莱雅一家。早前,气味图书馆也获得了Puig集团数千万美元的独家投资,这是Puig集团在中国的首次投资。
业内人士认为,加码投资中国本土企业也进一步印证了中国市场在欧莱雅全球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今日,欧莱雅集团还公布了2023年全年财报,实现销售额为411.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187亿元),同比增长7.6%,基于相同可比结构和相同汇率下的增长率为11%。分区域来看,北亚区的销售额收缩,同比下降5.8%。欧莱雅方面解释称是因为北亚区继续受到由代购政策变动引起的旅游零售业务调整的影响。不过,中国内地获得了5.4%的增长,大大增强了在该地区的领导者地位。
根据欧莱雅集团公告,今年2月,Vincent Boinay将正式完成和费博瑞(Fabrice Megarbane)的工作交接,正式上任欧莱雅北亚总裁兼中国首席执行官,这位新任首席执行官曾任欧莱雅集团全球旅游零售总经理。此外,自2021年以来一直担任欧莱雅高档化妆品部中国区负责人的马晓宇,则被任命为欧莱雅中国副首席执行官。
新一轮存款利率调降开启;住建部:明年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甘肃积石山县高中学生今天线上复课丨早报
第一财经每日早间精选热点新闻,点击「听新闻」,一键收听。【观国内】美国考虑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外交部回应锤子财富2023-12-22 07:10:100000五大巨头托起全球两成出货量,义乌崛起的千亿光伏产业能走多远|产地直击
从世界“小商品超市”到“光明之都”,义乌光伏转型做对了什么,千亿光伏产业跃进之路又可以走多远?夏去秋来的时节天气还有些闷热,坐落于义乌市城区东北部苏溪镇的义乌光源科技小镇外围随处可见黄绿相间的树木,小镇内落地了爱旭股份(600732.SH)、天合光能(688599.SH)等一批光伏企业。锤子财富2023-08-19 17:22:150000谢桥煤矿爆燃致7死2失联,关联上市公司淮河能源这样回应
淮南矿业旗下现有11对矿井,核定产能7790万吨/年,约占安徽省煤炭总产能的50%。据央视新闻、新华社报道,3月11日12时10分,安徽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分公司谢桥煤矿发生瓦斯爆燃事故,涉险24人,截至目前已升井22人,升井时已重伤的8人中有7人死亡,另2人被困于井下,仍在救援中。0000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提速,将带动相关监测产品和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部表示,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支持企业加强高新监测仪器自主研发,并推进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执法监测、应急监测中应用。未来五年,国家将加速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强技术防范和大数据穿透式监管,持续改善监测数据质量,覆盖全部监测活动的“人机料法环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建立。锤子财富2024-03-19 09:40:430000预判通胀,为何美联储等央行如此依赖薪酬和价格数据?|记者观察
与以往依赖数据的时期不同,央行现在更加关注薪酬和价格数据,而不是活动和产能使用数据。美国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意外环比回落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降息不必等到通胀降至2%。为何当前在制定政策时,全球主要央行比以往更加依赖数据,对其预测(数据)的重视程度却有所下降?牛津经济研究院在最新一份研究报告中观察到,与以往依赖数据的时期不同,央行现在更加关注薪酬和价格数据,而不是活动和产能使用数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