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称海信从小米手中重夺国内彩电出货量桂冠

海信去年从小米手里夺回中国国内彩电出货量第一的位置,之前小米从2019年至2022年已稳坐此位四年。调研机构洛图科技(RUNTO)1月18日发布2023年中国电视市场年报的数据显示,海信系2023年在中国国内电视的出货量超过小米系,重返首位。
洛图科技资深分析师王先明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海信系去年在中国国内彩电市场是唯一站上800万台的电视品牌群,市场占有率为23%。其中,海信子品牌Vidda去年全年出货量超过200万台,实现稳步增长。2023年,海信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推出艺术电视、游戏电视、移动智慧屏等适配不同场景的产品,并自主研发了激光电视。
“小米(含红米)全年国内电视出货量超770万台,市占率为21.2%。2023年,小米电视的策略从市占率导向朝高端化和利润导向转变,聚焦75、86和98英寸等巨幕产品推广,同时推动Mini LED等技术的配备,实现从‘量’到‘利’的转变。”王先明说。
另两家调研机构奥维云网(AVC)、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相关人士也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海信系2023年中国国内电视零售量及出货量超过小米系,回归首位。
2023年10月,小米电视业务被调至小米手机业务的部门。第一财经记者从行业人士处了解到,小米电视业务转向利润导向的策略变化主要在2023年下半年发生。海信、小米2023年上半年国内电视出货量都较稳,下半年国内电视市场大盘跌幅扩大,海信、小米国内电视出货量同比均有所下跌,特别是第四季,小米跌幅超过20%,海信跌幅在20%以内。
第一财经记者在奥维数据罗盘看到,小米电视在国内主要走线上渠道。2023年,在国内线上市场,小米及其子品牌红米的电视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7.17%、6.05%(合共23.22%);海信及其子品牌Vidda的电视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16.66%、9.59%(合共26.25%)。与此同时,2023年,在国内线下市场,海信品牌电视的销量市场份额达26.2%。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国内彩电市场萎缩,行业集中度却在提升。据洛图科技的数据,2023年中国电视市场规模创十年新低,品牌电视整机出货量为3656万台,比2022年下降8.4%。与此同时,海信、小米、TCL、创维这TOP4品牌的出货量市场份额增长5.4个百分点至79%。第一阵营的年出货量门槛从500万台增至600万台,去年TCL系、创维系国内电视出货量分别达到680万台和600万台。
“市场越不好的时候,头部主导性的品牌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GfK中怡康大家电事业部总经理彭显东向记者分析道。
小米集团(01810.HK)2023年三季报曾称,据奥维云网的数据,2023年第三季,小米电视在中国大陆电视出货量排名第一。针对调研机构最新研报称2023年全年海信系电视国内销量超过小米系的说法,第一财经记者向小米相关人士询问其回应,截至发稿尚未得到相关回复。
展望2024年中国彩电市场的走向,业内看法分化。受消费疲软及电视成本上涨等影响,GfK中怡康、群智咨询和奥维云网分别预计,2024年中国国内彩电市场销量同比减少6%、同比减少1.4%,及同比减少1.8%至3085万台。洛图科技则乐观预测,2024年中国国内彩电(含激光电视)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
“后疫情时代已过去一年,中国经济2023年GDP增长5.2%,2024年会持续向好,整体家电行业2023年也有复苏,电视行业2023年发展慢了一步,而且是近十年的低点,已经在低谷。2024年,信心很重要。”王先明说。
在中国电视行业的互联网转型过程中,小米是跨界进入彩电业的“后起之秀”,凭借彩电硬件廉价、内容运营补充收益的模式,迅速扩大彩电出货量,从而过去连续几年居国内彩电销量龙头,曾让众多彩电老品牌屈居下风。“海信、TCL、创维等近年吸收借鉴互联网模式的玩法,最终品牌取胜还是依靠技术和产品支撑而非互联网模式”,梦派集团董事长刘丹认为。
黄金周前中日往来恢复至疫情前,日本旅游业静待中国旅客赴日游高峰再现
对于不少日本旅游业人士而言,没有大批中国游客的到来,日本入境游的高峰就未真正到来。中日同步开启了本年度的五一黄金周,也见证了各自国内游的火爆。在本次黄金周开启前,中日在出入境方面利好消息不断。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信息显示,自2023年4月29日起,搭乘国际航班赴华人员可以登机前48小时内抗原自测替代核酸检测,航司在登机前不再查验检测证明。锤子财富2023-05-03 11:23:530001下周关注丨11月CPI、PPI数据将公布 这些投资机会最靠谱
下周,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1月CPI、PPI数据;新增贷款、M2、社会融资总规模等金融数据也或将公布。另外,下周将有2只新股发行,沪市主板、创业板各1只。【重磅新闻】CPI、PPI数据将公布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11月CPI、PPI数据。锤子财富2024-12-17 01:50:460000超万亿!10月地方特殊债发行快马加鞭,有何亮点?
为了缓释风险,24省份在10月份完成万亿级特殊再融资债券,以偿还存量债务,而发行节奏快主要是为后续1万亿国债错峰发行。在国务院增发1万亿元国债之前,10月份地方完成了1万亿元特殊再融资债券发行,以缓释地方政府债务风险。0002国家统计局: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继续改善
总体看,工业企业利润延续恢复态势,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需求仍显不足,制约企业利润进一步恢复,工业企业效益恢复的基础仍不牢固。6月28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孙晓解读工业企业利润数据。5月份,随着工业生产继续恢复,工业企业利润降幅持续收窄,企业效益状况呈现以下主要特点: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