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493

有效益投资、有效供给正在加速形成

锤子财富2023-12-28 22:12:170
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突破7600亿元,投产新线预计超过3000公里。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12月22日,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的渝昆高铁杨梅山隧道,在历经500余天的建设后顺利贯通。与此同时,渝昆高铁川渝段站房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四电”工程全面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川渝段有望在2024年具备开通条件。

渝昆高铁是“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开通运营后,将进一步完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滇中地区之间的联系,大幅压缩重庆至昆明的铁路旅行时间,极大改善沿线群众出行条件,促进沿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像渝昆高铁这样的重大铁路建设项目,不断发挥着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如何才能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是2024年经济工作的一个重点。

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

12月26日,成都至宜宾高铁通车运营,成宜高铁将在宜宾与渝昆高铁连接至昆明。渝昆高铁川渝段(重庆至宜宾)预计将于2024年年底通车,届时成都、重庆和宜宾构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三角”。

宜宾所在的川南城市群被四川作为第二经济增长极来打造。去年,四川省确定宜宾—泸州组团为省域经济副中心。最近几年,宜宾大力引进锂电、新能源汽车、晶硅光伏、智能终端和轨道交通产业,经济增速在全省持续领先。

但是,川南地区一直受到交通基础设施欠缺的制约。长期以来,四川高铁建设相对落后,仅有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还只是成都到重庆,甚至宜宾、泸州到重庆还未通铁路。“高铁三角”的形成将有利于宜宾与这些城市加快人员往来和产业互补,改善投资环境。

不只成宜高铁,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投产10多条高铁,高铁效应日益凸显。其中,贵南高铁让贵州和广西的民族地区融入全国高铁网;沪宁沿江高铁成为上海至南京间的第四条铁路通道;广汕高铁让汕尾融入广深地区“1小时交通圈”。

国铁集团发布,今年1~11月,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07亿元,同比增长7.4%,2023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突破7600亿元,投产新线预计超过3000公里。铁路建设投资保持高位运行,对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铁路建设投资为区域和路网“增值”带来效益。国铁集团表示,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突出补短板、强弱项、重配套,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着力提升路网整体功能和效益,高质量推进铁路规划建设。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彭其渊向第一财经表示,西部地区的铁路网还很不完善,地域辽阔,人均铁路线路拥有量还很低,需要从现在的几条线变成一张网,同时,从整个铁路网运行抗灾害等的可靠性来看,也需要加密铁路网。因此,未来铁路建设的重点在西部。

12月19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统计数据,今年1~11月,成都局在建铁路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0.4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35.18亿元,增长16.8%。其中,川青铁路、渝昆高铁、成渝中线、渝湘高铁、成达万高铁等一批铁路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事实上,围绕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短板和空白扩大投资,效益明显。比如,总投资约727亿元的平陆运河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建成后,将以最短距离打通西江干流入海通道,连通贵州、云南,实现西南地区内河航道与海洋运输直接贯通,并通过铁公水联运覆盖广大西部地区。

重庆综合经济研究院原院长、研究员易小光向第一财经表示,川渝地区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高地和内陆开放枢纽,在向西向南开放、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加大川渝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能起到重要作用。要从服务国家战略以及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条件上“算大帐”。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不仅在于改善基础设施,还在于通过调整产业投资促进结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重点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培育发展新动能。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兰建平向第一财经表示,投资引领新格局是浙江经济的一大亮点。面对房地产投资低迷局面,浙江省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特别是积极引导产业项目投资,1~10月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速16.2%,比全国高出10个百分点,是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浙江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围绕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强基、交通强省、清洁能源保供、水网安澜提升、城镇有机更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改善民生等9大领域,每年滚动推进1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万亿元以上,五年完成重大项目投资7万亿元以上。

易小光表示,不能为了投资而投资。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就是要创造有效供给,或者为有效供给提供基础条件,为居民消费升级提供更好的机会。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起到良好的服务,推进产业和产品升级迭代;公共服务设施能够为改善民生生活条件,满足居民新的消费。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向第一财经表示,辽宁也是投资拉动型经济,但投资一直是辽宁的一个弱项,最近几年持续下滑,扩大投资要避免为投资而投资。要结合经济发展投向“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等带动力强、有效益的领域。

重庆市市长胡衡华在重庆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表示,要扩大有效投资,做到工业投资“挑大梁”、基础设施投资“压住舱”、新基建投资“多出力”、房地产投资“稳住脚”、民间投资“增活力”。

事实上,扩大投资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比如作为以煤炭等资源为主的内蒙古,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和制造业。这些投资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也改善了内蒙古的产业结构。

内蒙古统计局数据显示,1~11月份,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9个百分点,从增长支撑点来看,新能源产业引领投资增长;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保持强劲。

1~11月份,内蒙古新能源产业投资同比增长73.0%,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75.7%。分领域看,以风力、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电力投资增长41.2%;以发电机组制造、光伏元器件制造为主的新能源制造业投资增长1.6倍。

不仅如此,1~11月份,内蒙古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52.0%,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0.1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提高至30.2%。其中,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增长27.5%;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3倍。全区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4.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6.9%提升至10.4%,投资规模明显扩大。

这也带来能源结构的调整。1~11月份,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138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2%,占全部发电量的20.6%,比重连续10个月稳定在20%以上。分品种看,风力发电是促进全区电力结构绿色转型的主力军。同期,全区风力发电量1141.3亿千瓦时,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82.4%,同比增长24.8%,拉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20.2个百分点。

易小光表示,不能为了短期经济增长而去投资,这样形成的产能又是原来的复制,继续造成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或者造成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不匹配,公共服务设施不是为了瞄准未来居民消费,最终可能形成闲置。

另外,易小光还表示,投资与消费也是要衔接的,消费的提升需要增强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的提升需要增加收入和扩大就业。因此,扩大有效益的投资还要考虑消费能力的提升,增加就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