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713

求变与坚持:松下在汽车业“修罗场”的生存之道

锤子财富2023-12-15 23:31:550

【编者按】

这是观察松下中国事业的第三篇报道。与大多数人的直观印象不同,松下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车载赛道的老玩家。松下进军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数十年,在华业务中,“车载零部件及解决方案”与传统的家电住宅、智能制造同样是重要的业务板块。

但是,随着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浪潮袭来,汽车这个产品本身,以及它的供应链和市场格局都在发生巨变,而中国则是这一变革最激烈的“修罗场”。松下一方面需要积极应变,适应市场,捉住机会磨练实力浴火重生;另一方面,松下也需要保持定力,在纷繁的新机会中,寻找到自己真正擅长、并且对整个行业乃至社会有益的发展方向。

导语:积极投身火热的市场与冷静思考行业未来,在当下的中国汽车产业,后者也许更加重要。

汽车可能是近几年中国消费市场最火热、话题最多的产品之一。这个原本格局稳固、壁垒森严的行业,不断涌入新的竞争者,当下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与四五年前完全不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下,中国的汽车产业正在经历大洗牌,对于长期深耕这一市场的跨国公司而言,不论是整车品牌还是供应商,努力适应变革的惊涛骇浪都是首要课题。

作为在Tier1和Tier2两个梯队深度参与中国汽车产业的松下,正经历其中。

汽车历史上留名的全球车载事业参与者

松下全球的车载事业由来已久。从约70年前松下在日本设立了汽车事业部门开始,最初产品是车载收音机——这在当时也是汽车上前沿的影音娱乐系统。自此之后,松下就不断把自己在电子行业积累的技术应用于汽车业,为车辆提供电动化以及安全、安心的高性能车载产品,比如图形处理设备、声音处理技术、电子元器件等,都在汽车上广泛应用,并且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在汽车行业中建立起“可靠、高精度、高效率”的品牌美誉。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新能源汽车大潮的兴起,松下成为了这一变革浪潮中举足轻重的存在。成就这一地位的是电池。

截至2023年,松下已经在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上投入了整整100年。1923年,松下开始研发应用于家电产品的电池,并成为这一行业的引领者;1994年,松下成功研发锂离子可再充电池,这一产品最初用在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上。2009年,松下与当时仍处初创状态的特斯拉合作,成为其独家锂离子电池供应商。2012年,划时代的特斯拉ModelS问世,这款车上最令人惊讶的就是采用了数千颗锂电池电芯组合的方式,使得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超过了400公里,这一车型让人们意识到,已有的电池技术已经足够支撑乘用车的发展需求,而特斯拉采用的电芯,就是松下生产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此后,从1865到2170,松下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上不断提高能量密度,相比第一代电池能量密度已经提升至3倍。另一方面,2020年,松下与丰田公司在日本合资成立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开展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汽车用方形锂离子电池业务。2023年,松下也已经官方公布在日本的和歌山工厂生产4680大圆柱电池的计划,并且在北美建立第三家电池工厂,这被业界认为是量产汽车动力电池又一重大进展。

松下东京展示中心 展示松下车载用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适应中国新能源汽车激战新局面

松下车载事业深耕中国市场近30年,可以说,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松下几乎全程参与。1995年,松下在大连设立了车载电子的制造基地;2003年,在天津设立了开发基地。为配合中国高速发展的电动汽车市场,松下车载事业在中国已经布局6个研发基地、18个生产基地,涉及系统解决方案、动力电池在内的车载零部件等领域。

车载动力电池方面,松下在中国也继续保持在电池领域的长期研发,发挥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方面领先业界的优势,通过泰星能源与辽无二合资成立的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为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提供锂离子电池。目前大连泰星的研发中心已经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3期工厂也于12月开始量产,未来这里生产的方形电池有望应用于移动出行的更多场景。

大连泰星能源有限公司生产HEV用动力电池电芯

不仅限于车载动力电池,松下面向中国市场可提供多达35种车载零部件,其中核心元器件EV继电器、薄膜电容被各大模组厂采用,市场占有率也高居世界前列,能够助力实现次世代电动汽车电源的轻量化和高安全性。

松下车载零部件示意图

2022年,松下为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进一步强化在华汽车电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个重要架构革新:在中国成立了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统括整个松下在华的汽车业务。

这一成立本土事业统括公司的决策,无疑为了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来应对所在行业的激烈竞争。2023年的汽车市场竞争随着造车新势力的崛起更加激烈。年初的价格战一直延续到年末,一些边缘品牌已经退出中国市场;为了求生存,汽车公司们不惜牺牲利润,保留市场份额,更多的公司则选择不断推出性价比更高的新产品。这种效率和成本的压力也传导到上游的供应链体系,要求松下这样的老牌供应商必须在体制上更加适应市场,做到本土决策、本土研发、本土销售的“研产销”(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这样才有可能跟上竞争节奏,进而发挥技术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本土开发闭环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大约4年的逐步调整。“2018年前后,我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剧烈变化,而在构建本土开发闭环,提供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规格及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也要确保松下车载产品符合松下全球的品质标准。” 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多那濑宽说。

这种革新的效果之一,就是提升了松下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以前更多是按照客户的需求去开发,现在是根据中国车主的需求,向客户反向提供解决方案。”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商品开发中心长张雨阳说。

除了硬件研发以外,松下正在构建一个更符合汽车行业的软件研发体系。实际上,松下在大连的软件开发中心(松下电器软件开发(大连)有限公司)是整个集团在海外最大的软件研发团队,拥有上千名工程师,在建立统括公司后,软件研发的资源能够更好地为车载业务所用。“车载项目的研发在人力资源上经常会有很大的波峰波谷,随着和大连软件开发中心形成一体化的开发体制,构建人才池,车载项目的研发效率和效果都得以提升。”松下电器软件开发(大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强说。

左:松下电器软件开发(大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强  中: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多那濑宽  右: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商品开发中心长张雨阳

能落地的智能才是真智能

车载业务实现本地研产销一体化后,各个部门的合作更加紧密,并且能够在项目初期就平衡成本和性能,使得松下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而这一“塑身提速”的成果,就是在2023年进博会上展示的一整套智能座舱系统。这个项目从企划到最终的产品开发,全部在中国本土完成,前后只用了不到半年,而它通过十余个子系统,能够提升座舱前排后排的信息娱乐体验。

智能座舱是目前汽车市场最受关注的技术创新方向之一。它的核心就是把车内视作家庭和工作以外的第三空间,以智能软硬件来提升空间体验。

松下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几乎是所有对中国市场有企图心的整车厂都会强调的概念,但究竟何为智能,各个公司的认知并不一致。常见的现象是,在车载系统上大量增加新的功能和体验,但这些体验是否真的是消费者所需要的,或许并未得到充分验证。

至少从进博会所展示的产品来看,松下对于“智能座舱”的态度十分务实,整个智能座舱的每一个组成部分——车载信息系统、摄像头、电子后视镜、互动娱乐设施、电子元器件等,都是可量产、可使用、符合市场法规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电子内后视镜和外后视镜,它们都在最短的时间内符合了中国市场的最新法规要求,并且拿到了整车厂的量产订单。

“我们并不希望只是展示一个很酷的概念,我们希望客户看到的展示,都是可以实现的,这才是对消费者有价值的智能配置。”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多那濑宽说。

松下在车内空间的探索上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把生活空间领域已有的技术,适当地引用到车内空间。比如松下将图像处理和音响效果上软硬件的优势,顺利地应用在车载领域上,另一个例子则是把家居的空气净化技术纳诺怡TM用在车内。除此之外,结合住空间和车空间已有的产品,实现车家互联。

布局未来,关注电池的全生命周期

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之下,人们天然对市场端的销量数字和资本市场上飞升的市值更感兴趣。但“卖车”可能只是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最表层的一环,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上升,电动汽车的后期管理将是潜力巨大的市场。

电动汽车与燃油车最大的不同是,为它提供动能的不是一个结构简单的油箱加上一次性的化石能源,而是电池包,这是整辆车上价值最高的零部件。而这个部件内部不断在发生复杂的电化学反应,同时它的生命周期又超出车的使用年限,这就使得电池的管理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工作。

松下看到这块蓝海市场,2020年11月,松下与四维图新的合资公司松下四维出行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成立。现任总经理小日向拓也至今仍然记得在公司成立初期深入市场一线调研时得到的反馈:“车的续航里程显示有100公里,但可能很快会跌到20公里。司机和车队都会担心电动汽车的安全和可靠性,但他们没有办法知道电池包里在发生什么。”这种需求让松下意识到,使用周期内的电池管理是一个潜力巨大,并且有实际需求的市场。

这三年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也指数级上升,到2030年,中国从车上退役的电池的总规模可能超过500GWh。如此庞大的体量,已经让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成为一项重要的资产,人们需要想办法让车载电池更稳健、更安全、更保值、对环境更友好,这使得电池管理变成整个新能源产业里的重要一环。于是松下四维提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云服务,为中国快速增长的动力电池市场提供数字解决方案,同时为减碳减排做出贡献。

目前,松下四维的电池管理云服务通过电池物理数据即可检测电池的健康状况、提前预警可能引发电池自燃的问题(比如析锂)、预测电池在不同场景下的寿命等。简而言之,这个系统可以为平台上的每一块电池做“实时体检”。

松下四维数字电池智能管理平台

如今市场上单纯依靠数据来做类似工作的公司并不少见,但在小日向拓也看来,电池的内部随时在发生复杂的电化学反应,这个过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只靠单纯的仿真数据分析并不能完全把握电池内部状态。“松下对电池的研究已有100年,对于锂电池的研究也有30多年,这当中积累的know-how是核心优势。”

发展至今,松下四维BetteRRRy电池管理系统的服务范围越发广阔,从换电站到工商业储能等,覆盖动力电池关联的多应用场景。而在此之前,松下四维已经与金融和保险机构合作,后者是电池资产管理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从全球视角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本身的性能提升如火如荼,但除了卖出更多电池,用好这些电池同样重要,却少有人关注。这可能正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百年企业对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稀缺价值。

在“破”与“立”之间蜕变

未来,汽车行业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消费国、出口国的中国,将是迎接这场巨大变革的最火热之地。

2023年11月,松下集团公布全球资产管理公司Apollo将成为松下汽车电子系统株式会社业务的战略合作伙伴,以谋求在软件开发和电动化方面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作为集团型企业,松下在华的车载事业也将伴随着这些调整不断成长蜕变。为车主、为人的移动生活提供价值,以此为出发点的业务拓展才是有长期价值的,松下在汽车业的实践显然都基于这一理念。而这种对行业的冷静思考,提前布局,和当下的积极调整转变结合在一起,描绘了这家企业在中国汽车行业上的发展历程,值得持续关注。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