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艺术家余友涵:他以抽象笔触描绘对时代的感受
2023年12月13日19时30分,艺术家余友涵因感染新冠抢救无效,于上海胸科医院去世,享年80岁。

余友涵是上海1980年代崛起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也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后上海抽象艺术的领军人物。他的“圆”系列作品最为人所熟知,后来又经历了政治破普等风格,2000年以后,他开始创作一系列风景作品。但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抽象与具象的分野从未被明显划分。“都是一样的,”余友涵曾经说过,“事实上,如果你研究我创作的一些风景画,你会发现它们是真正的抽象画。”
余友涵的艺术生涯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历程。他的艺术启蒙始自一位民国时期旅欧艺术家的晚年书房,30岁大学毕业,40岁发展出成熟的创作风格,50岁受到世界的关注,彼时正是19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正式登上世界舞台。他比同时代的艺术家要稍微年长一些,但这份年龄的差距并未阻碍他敏锐地搭上了时代的列车,并且,他可以有更多的余裕,不为时代所裹挟,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更多创作和表达的自由。
“当时的艺术在抽象领域一片空白,像一片荒原,荒原上没有草。但这个时节很好,下了雨,草就要长出来,即使不在我这里长出来,也终究会在别的地方生长出来的。”回顾自己的艺术发展,余友涵曾经表示。他也从未被标签所定义,具象、抽象、风景、波普,在他艺术的实践中运用自如,融会贯通。直至艺术生涯的末期,他一直拥有旺盛的创作力,并将对于时代的感受诉诸笔端。
余友涵1943年出生于上海,他自幼年起就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家庭的变故、多病的身体、接连不断的社会变动,令他早期的艺术求索之路充满坎坷。直至1973年从中央工艺美院(现在的清华美院)毕业,分配到上海市工艺美校工作,才有稳定而充裕的时间研习中西方各式艺术语言,探索个人创作的道路。


回忆往昔,余友涵曾对两位引领他进入艺术之门的老先生念念不忘。一位是他小学美术老师谭老师,另一位是他的邻居范先生。
谭老师曾经告诉余友涵:“绘画是一门孤独的事业,需要一辈子默默地投入。不像音乐家,一曲表演下来,全场鼓掌,还会有姑娘献花。画家不会有这样的光辉时刻。”余友涵在此后撰写的《自问自答录》中分享他当时的内心想法:“我记住了,我不喜欢这种时刻,我喜欢默默无闻。”
范先生名叫范纪曼,曾与林风眠、刘海粟等中国重要艺术家有很深交情,本人也曾是一位旅欧艺术家。他在解放前开过一家艺术书店,家里有很多美术画册、书籍。这些成为了余友涵最早的艺术启蒙教科书,在他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很多作品中,都带有明显的印象派的痕迹。
1973年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毕业后,余友涵进入上海市工艺美校担任教学工作,与很多学生保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包括陈箴、谷文达、丁乙、王子卫、冯良鸿、秦一峰等很多后来知名的艺术家,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1980年代,在新气象的推动下,余友涵和同时代的艺术家一样,希望通过“创新”去适应和表达新的时代。他和学生们一同,孜孜不倦地阅读尼采、老子、西方自然科学和东方神秘主义,并将对于知识的热忱与理想付诸于画笔当中。
这段时期,他最令人关注的是抽象作品和政治波普作品。“从学习现代西方绘画技巧到尝试用于表达民族精神,随着创作的深入,我开始不满足形式上的’中西合璧’,我应该向民族文化的纵深处开掘。”余友涵曾经这样阐释自己的创作,“我尤其对中国古代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朴素辩证法哲学感兴趣。老子’运动、发展’的辩证观点很高明,他的自然无为、虚静柔弱的主张与我的个性气质比较合拍,于是我构思创作一种能融会自我与自己对民族文化认识的既淡泊又静中寓动的绘画。”
“圆”开始逐渐成为余友涵的标志性图像。“在反复的思考和实践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形象——圆,作为画面的主要形象。由于圆的安定感,所以它既可以表现一切事物的 ‘始’,也可以表现一切事物的’终’,并由此寓意’一瞬’和‘永恒’。”余友涵说。


1993年,十几位中国艺术家首次登上威尼斯双年展的舞台,向世界大规模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面貌,50岁的余友涵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在此之前的八十年代,中国大陆没有画廊,没有策展人,甚至没有职业艺术家的概念。从九十年代开始,艺术市场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作为教师的余友涵,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同时他依然可以保持自己随性创作的自由。
2002年左右,余友涵开始创作“沂蒙山”系列作品。或许是在城市极速发展的时代,引发了他回归自然的心理。然而,他的这一系列风景写生作品,并未完全再现自然风貌,却似乎重返了其早期在风景画向抽象画转变时期对于点、线笔触的强调。

余友涵常说,“抽象和具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他看来,“绘画的本质是平面”,画面无非是点线面所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象绘画里的人物、风景元素与抽象绘画的点线面,其实没有区别。
在与知名国际策展人、艺术批评家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的访谈中,余友涵曾经表示,“我的抽象作品不仅仅容纳社会的缩影,更想表达自然与人的缩影。就像跳跃性的思维,这里中断的思维会在另一端继续下去。”
余友涵的儿子余宇在2000年以后开始整理其父亲的创作,他总结称:“纵观余友涵的艺术历程,其先后出现的各个系列的绘画语言一直存在着相互交叉。总体来说,当他要强烈表达社会意识的时候,画面中的具象因素就会增加,抽象元素相应减少。此社会意识表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开始回归绘画的本体,此时审美意识逐渐占据上风,图面的更多表现为抽象语言。”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对我父亲进行过深入了解,就不会片面把他称之为抽象艺术家。”
证监会王建平:正联合相关部门畅通私募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
为了让《条例》的相关原则能够落到实处,要全面修改证监会2014年以来形成的监管制度体系。“近期,确实行业觉得很焦虑,但仍然表现了足够的韧性。”9月4日,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二部主任王建平在2023全球PE论坛上表示,自2014年实施登记备案监管以来,我国的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目前仍然面临各种新的严峻挑战。00008月汽车产销同比下滑,放宽限购呼声不断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占到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大约10%,是今年提振消费的重点领域。9月10日,中汽协召开月度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发布会。8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9.2万辆和245.3万辆,环比分别增长9%和8.5%,同比分别下降3.2%和5%。锤子财富2024-09-15 05:41:450000数说A股丨8月514股获券商首次关注!这只股距目标价还有19%上涨空间
其中,圣诺生物的最大涨幅空间超19%,该股最新收盘价报29.04元,海通证券在8月12日发布的研报中给出了29.78元至34.75元的目标价。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8月内共有514只个股获券商首次关注。哪些行业最受券商青睐?这些个股8月以来的市场表现如何?哪些个股最具潜力?这些个股表现强势锤子财富2024-09-02 09:38:260000年中盘点 | 储能产业内卷和价格战仍存,欧洲户储去库拐点已至
今年上半年的储能产业面临投资过热和内卷的非理性竞争,但是随着海外市场回暖和国内技术的不断迭代,预计下半年的储能市场需求仍将持续旺盛。2024年上半年已经落下帷幕。从装机规模来看,我国储能市场在2024年上半年再创新高,储能项目装机共计14.40GW/35.39GWh,已达到2023年全年装机规模的69%。0000财政部: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高质量发展
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今天(3月24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支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增进民生福祉,推动高质量发展。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