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489

绿色金融标准百家争鸣,银行期待规范统一标准建立

锤子财富2023-12-13 23:29:000
要建立完善、全面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稳定统一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绿色金融领域缺乏标准化体系,成为制掣银行践行ESG理念、服务绿色经济和绿色转型的一大阻碍。多家银行向第一财经记者反映称,在实践过程中遇到“标准选择难题”,期待统一标准的建立与出台。业内人士称,统一标准的出台需要多方共同合力。

践行绿色金融痛点仍存

“在实践中如何为企业进行碳核算,还找不到一个具体标准。”陕西秦农农商行(下称“秦农银行”)董办绿色金融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说,今年11月,秦农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并获批。作为新晋“负责任银行”,该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找不到方向,屡屡犯难。

碳核算,指的是测量工业活动向地球生物圈直接和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及其当量气体的措施,涵盖企业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各个环节,对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交易市场的运行至关重要,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服务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具体来说,根据一家企业碳核算结果的不同,银行将给予不同等级的信贷服务。这类绿色金融活动的开展需要明确的测量指标。

不只在计量风险的统一标准上遇到较大挑战,银行在识别及应对风险上也存在难点。海南银行办公室绿色金融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说,在实操过程中发现,中小微企业信用等级较低,进行授信时需要对方出具担保依据,但找不到合适的抵押品及抵押平台,这对银行风控工作形成了挑战。

综合接受采访的多位银行绿色金融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观点来看,银行目前在绿色金融发展中遇到四大难题:一是缺少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大部分银行暂未建立清晰明确的绿色金融管理制度,架构、制度、产品和服务都较为粗糙;二是风控能力亟待提高,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规模一般需要大量资金,保证企业如期偿还本息,需要中小银行更注重风险控制;三是专业人才缺乏,绿色金融作为创新的业务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四是企业数据的缺失,目前除了对上市公司之外,对其他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并无强制要求,银行在进行绿色金融活动过程中,难以获得足量的企业数据。

评级标准百家争鸣

对于银行来说,要建立完善、全面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稳定统一的标准是必不可少的。相较大型银行以庞大数据自建标准耗费较大时间精力,中小银行既缺乏底层数据,也没有相应资金支持它们进行标准的制定。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求可靠的第三方标准更具有性价比,而纵观整个绿色金融标准市场,目前还处于“百家争鸣”的评级多样化状态。

从范围和叫法来看,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主要存在“ESG投资评级”“可持续发展标准”“银行信贷碳排放核算通则”等多种标准,一般来说,ESG以定性与定量使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具体化,成为大多数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活动时的首选标准。

目前全球ESG评级机构有600多家,影响力较大的包括彭博、明晟、汤森路透、富时罗素、路孚特等。与国际机构相比,国内的ESG评级机构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速度快。目前较为流行的评级标准包括华证ESG评级、中证ESG评级、商道融绿ESG评级、嘉实ESG评级、社会价值投资联盟ESG评级、万得ESG评级等。

从测量对象来看,部分机构以全部A股公司为主,有些机构则以中证800、沪深300成份股为主;从行业分层来看,对不同的行业类型也使得评级机构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有着不同的考量标准。这导致不同评级机构评价同一家公司时,所关注的议题、指标的数量以及偏重、数据的来源可能会不同,测量所得的结果也会不尽相同。

“由于披露制度要求不一,披露的信息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给公众、监管者、投资者都造成了较大的困扰。”绿色金融60人论坛(GF60)首席经济学家、杜克大学教授张俊杰指出,当前国内绿色金融标准不统一,ESG信息披露和评估认证的标准仍不完善。第一,国内行业间的标准比较多、差异也很大。第二,ESG信息披露标准覆盖面小、强制性也不足,存在“漂绿”情况。第三,金融机构碍于绿色项目的技术评估认证,难以准确识别绿色项目。

亟待统一标准出台

如何选择评级标准,在实践中怎么利用稳定统一的标准来为企业提供更高效的绿色金融服务,成为摆在银行面前的一道难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市场统计数据标准化体系,从数据采集、数据分级、数据存储等方面,构建数据、技术、业务、管理等统一的绿色项目认定模式和口径,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议题,需要各方合力推动政策出台。

“需要更规范的标准体系。”浙商银行副行长景峰认为,包括统一相应的排放指标、绿色经济的评估标准、项目评估的指标体系,以及更大层面上推动各类参与机构加强信息共享,建立统一的碳账户信息平台、风险预警机制和政府部门的信息共享。

建立更为规范的信息披露标准体系,成为业内推动绿色金融统一标准的突破口。在近日举行的2023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上,《银行业气候信息披露与碳核算研究报告(2023年)》发布,该报告从多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披露整体情况、公司气候治理、气候战略、气候风险管理、气候目标和指标。其中,“投融资业务碳排放披露”及“投融资碳核算参考标准”直接关联银行的投融资业务,为银行绿色金融投融资管理业务提供碳排放的量化依据。

张俊杰称,希望未来监管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气候信息披露政策与标准,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气候风险,或者去挖掘气候机遇。

监管部门正在加大力度推动绿色金融标准的确立,但也存在进度及标准不一的问题。深圳早在2020年就推出《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要求银行披露绿色信贷余额等内容。湖州也在2022年推出《银行信贷碳排放计量方法指南》,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碳排放测算方式与要求。上海正在加快绿色金融发展步伐,积极申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并在沪上20多家银行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林文杰日前透露,正研究探索转型金融标准,拟推出上海市转型金融目录,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