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行业步入大时代,业内呼吁建立统一大市场
与其他行业不同,不良资产行业往往表现出与经济周期发展的逆周期性。也就是说,经济形势越好,不良资产行业越萧条;反之,当经济转弱,不良资产的投资机会就会更多。
近年来,随着经济下行,部分行业、企业步入调整期,这给不良资产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
早年,不良资产行业主流的处置方式是“以时间换空间”,随着时间的推进,不良资产会随着资产价格的提升而慢慢被消化;而现如今的经济形势下,这种方法有点不管用了。困境重整,多元纾困,帮助企业实现“凤凰涅槃”越来越被需要。
“根据问题企业的不同特点,不良资产从业机构既可以对问题企业进行多元纾困,帮助其摆脱困境,也可以支持龙头企业对问题企业并购重组,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市资产管理协会会长、德赛资产集团创始人闵卫国说。
非银行债权规模持续攀升
按照不良资产的来源,可大致划分为银行债权、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非金融债权等。
从近年来不良资产规模的变化可以看到,当前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下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1%,为近5年来最低。
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近年来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持续加大,今年前三季度,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约1.9万亿元。
但商业银行总体不良贷款的绝对规模仍在持续增长,2023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约4万亿元,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较年初增加1832亿元。
“商业银行整体的信贷质量仍有待提升,同时也意味着不良处置力度不能松懈。”毕马威中国及亚太区特殊资产组主管合伙人彭富强说。
从上市银行公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以来,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占比在下降,而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占比持续上升。
商业银行不良企稳的同时,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非金融债权规模不断增长。比如,近年来,A股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数量维持高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最新已达到53家。另外,有46家公司在今年被摘牌,去年全年是50家。
A股申请破产重整的上市公司数量自2019年起也逐渐增多,2023年上半年达到20家,几乎与去年全年的数量持平,制造业是主体。2019年-2022年,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达到49个,其中,制造业25个,占比51%。
“上市公司市场环境正面临较大挑战,这为重整投资带来更多标的。破产重整作为企业纾困的重要工具之一,正逐渐受到市场广泛采用。”彭富强说。
毕马威的数据显示,其选取了2007年-2021年之间50家破产重整样本公司进行统计,发现其中的40家上市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的一年半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市值上涨,其中11家上市公司更是获得超过300%的市值提升。
业内呼吁建立不良资产统一大市场
为了化解风险,去年以来,监管机构多次发文推动加快不良资产处置。
比如,2022年3月,原银保监会下发《关于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的指导意见》(下称“62号文”),允许采用分期付款、反委托清收等方式开展转让工作,大幅放宽资产管理公司作业范围。“62号文”不仅成为今后不良资产行业最为重要的指导意见之一,同时,也为不良资产行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
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 扩大有效投资的意见》,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以及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通过不良资产收购处置、实质性重组、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盘活闲置低效资产。
不过,当前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掣肘,诸如区域割裂、资金供给缺乏、信息高度不对称、数据分散、处置效率低下、多元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
为此,近年来,业内持续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不仅可以增强不良资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还可以实现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尤其是在2022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其中在“支持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部分,进一步明确提及不良资产处置。
至此,业内认为,建立全国性不良资产交易、处置平台已具备政策东风。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金融机构的两位代表委员也提出了关于建立全国统一不良资产交易平台/市场的建议。
据闵卫国透露,广州不良资产行业正在推动建设不良资产统一大市场,并已经向相关部门提交了建议。“广州不良资产行业起步早,产业链完善,省级金融机构多,具备完善的司法、法律保障,因此具备建设不良资产统一大市场的条件。”他说,这其中,要制定好试点城市建设方案与行业支撑发展计划;完善政策配套,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同时探索建立市级统一的不良资产交易平台等。
“深圳取消商品房限价”系误读,高库存阻碍房企拿地积极性
一名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可以确定的是,深圳没有取消商品房限价政策。11月16日,市场有传闻称,“深圳取消商品住房销售限价”。第一财经求证到,该消息并不准确。0000证监会:对分红采取强约束措施 推动一年多次分红
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等方式加强监管约束。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其中提出,对分红采取强约束措施。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积极、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明确投资者预期。对多年未分红或股利支付率偏低的上市公司,通过强制信息披露、限制控股股东减持、实施其他风险警示(ST)等方式加强监管约束。0000独家对话新兴市场教父麦朴思:持续布局中国股市,多元化集团分拆上市将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麦朴思表示继续投资中国,港股在其新兴市场基金中的占比仍接近10%。1987年,全球第一只新兴市场基金——封闭式基金坦普尔顿新兴市场基金(EMF)的总规模还不过一亿美元,如今,该基金的规模已增长至300亿美元,布局的新兴市场也从6个扩大至近70个。而管理这只基金的正是以“新兴市场教父”著称的麦朴思(MarkMobius)。锤子财富2023-05-16 23:05:500000涨“疯”了!这些银行罕见涨停,机构纷纷唱多银行股
量、价、质改善,中特估支撑。五一节后,银行板块持续走强,5月8日再迎开门红,港股A股市场双双大涨。周一早盘,A股国有大行股集体大涨,多家银行股价创新高。其中,中国银行盘中直逼涨停,为2015年7月以来首次,最近3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超过22%,股价最高触及4.49元/股,创2015年以来新高。(数据来源:同花顺)锤子财富2023-05-08 13:43:050000史上最强AD药有望年底上市,认知功能下降减缓达60%
如果获批上市,该药物将成为继卫材和Biogen公司的AD药物Leqembi获得批准后又一款在美上市的重磅AD药。礼来公司7月17日公布了一项针对其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的三期临床试验数据,研究发表在JAMA杂志上。数据显示,该公司的AD药物多纳奈单抗(donanemab)能够将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有效减缓40%至6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