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64

专访|邢予青:美国产业回流并不显著

锤子财富2023-11-24 20:02:120
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

最新一期《2023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下称“报告”)近日出炉。数据显示,尽管压力不断增加,全球价值链仍是全球化核心部分:几乎所有经济体在2022年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率都高于2018年的水平。

《报告》编辑委员会主任、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海外院长邢予青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以美国为例,美国最初提出的是在岸生产,希望产业回流,但美国随后意识到这也并不完全现实,而“我们的报告发现,美国产业的回流并不显著”。

美国产业回流并不显著

报告由亚洲开发银行、日本贸易振兴机构亚洲经济研究所(IDE-JETRO)、北京对外经贸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和世贸组织(WTO)联合发布,对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对全球价值链的影响以及半导体供应链等议题进行讨论。

《报告》第二章专门探究了贸易摩擦和疫情对于全球价值链(GVC)的影响,研究显示,贸易紧张局势和疫情所导致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NTMs)的提高,使全球价值链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的原理是,“非关税措施和关税可在全球价值链上累积,因为中间产品多次跨境,导致下游生产商的成本上升。”邢予青对记者解释道。

此举导致一些关税之外的第三国,间接额外关税负担上升了30%-70%。在这种情况下,虽然贸易紧张局势似乎并未影响全球贸易总量,但却导致全球价值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报告》发现,中国将出口重点转向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以及欧洲和中亚地区,而美国则与加拿大和墨西哥建立了更紧密的贸易关系。

邢予青表示,美国提出希望产业回流后也认识到,第一,不能完全自行生产像鞋子、衣服这样的产品;第二,也不能完全独立做芯片产业。美国仍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只是不希望过度依赖某一国。

“我们的报告发现,美国产业的回流并不显著,事实上,向其他国家的转移更为明显。高技术产业未来可能转移到如日本等发达国家,而像越南、印度和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可能承接劳动密集型或低技术供应链。”他补充道,中美之间贸易下降,但中国对其他国家出口在增加。

中国海关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中国对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进出口总值的15.3%;对欧盟进出口2.75万亿元,增长1.9%,占13.7%;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占11.2%。

《报告》还显示,疫情虽然导致全球贸易量急剧下降,但这一过程很快就被逆转了。数字模型显示,尽管速度不同,但到2025年,所有经济体(的贸易)都应该会完全恢复。

全球价值链仍然强劲且有持续性

报告认为,在不确定性之中,全球价值链仍然强劲且有持续性,要如何量化“强劲”的定义?

邢予青解释道,研究显示,从1995年到2022年,全球经济对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显著提高。

“我们有一个指标叫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1995年该指数是35%,到了2022年上升到46%,即相比1995年增长了超过11个百分点。尽管经历了2000年的IT泡沫、2008年金融危机、疫情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对全球价值链的依赖仍在增加,说明全球价值链成为世界经济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他表示,当然也有波动,例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8年的贸易摩擦期间,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大幅下降,但之后又回升了。

《报告》还显示,近年来在WTO数据中受到重视的瓶颈产品(bottleneck products)的特点是供应商数量有限,替代品很少,但在国际贸易中却占有相当大的份额。《报告》指出,在5384种产品中,共有1075种被确定为2021年的潜在瓶颈产品,这些产品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份额逐年增加。另一个潜在的脆弱性来源是贸易额和贸易频率的地理集中性。

邢予青表示,我们研究的有超过1000种关键的“瓶颈产品”,它们对国家经济至关重要,“譬如,在2000年时,中国占这类产品出口的比例是19%,到2021年已升至36.33%。”

他解释道,我们不能仅仅根据生产集中度来判断,而应考虑产品对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及其可替代性,“虽然鞋子的生产集中度很高,但它并不是至关重要的产品。”

“到处都有晶圆厂 ”?

曾经“好汉就要有自己的晶圆厂(Real Men Have Fabs)”这句当年的科技界流行语,浸透影响了一个时代科技人的思维。

此次《报告》也专门聚焦了半导体行业,并提出,在2023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显然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关键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供应链的恢复能力、国家安全和技术领先地位的竞争等因素,都在挑战着一度广受欢迎的高效“无晶圆厂”模式。

《报告》提出,许多发达经济体都更加迫切地关注并制定了具体的产业政策,以(重新)建设其国内半导体制造能力。这种新技术民族主义的崛起正在将高度国际化的半导体产业转变为“真正的民族国家应该拥有晶圆厂 ”的时代。

《报告》显示,目前只有来自美国、欧盟和东亚的少数几个市场领导者在半导体全球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中占据主导地位。而疫情后的半导体全球价值链正处于转型期,因为出于国家安全和降低风险的考虑,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拥有自己的晶圆厂。

不过,报告显示,这种通过技术主权追求“到处都有晶圆厂 ”的做法不太现实,因为现有半导体全球价值链的组织结构复杂,对技术能力和资金的需求极大,同时,对尖端芯片制造技术能力和资本投资的极度需求,很可能会导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分散而非整合。

邢予青表示:“半导体是现代产业的基石,关乎人工智能、通信和自动驾驶技术。“

“从纯经济角度看,一种产品集中在某个地区生产确实有规模效应,但现在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度下降,而全球价值链的运作本质上需要这种信任。”邢予青表示,首先,对于重要产品的过度依赖会带来风险,比如自然灾害或疫情发生时会影响供应链。另一个例子是欧洲依赖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因此,过度集中是一个问题。最后,全球价值链的脆弱性也受到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