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汇市股市短期拐点正在到来
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在"三重不确定"下,滞胀格局会延续。而在当前格局下,2024年中国经常账户继续承压,金融账户则有所反弹;同时中国的汇市和股市正在走过拐点。
如何看待当前世界经济格局
从2022年开始形成的滞胀格局会延续,滞胀就是经济低增长和高通胀的结合,比如2022年增长是3.5%,通胀可能到了7%~8%。
滞胀格局形成,我个人觉得有三重压力。
第一重压力是地缘政治冲突的上行。本来我把它放到最后,但现在它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风险。俄乌冲突快两年了没有结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巴以冲突一旦扩大化,很可能把中东一些比较大的国家卷进来,比如伊朗、沙特、约旦;中美尽管出现了一些边际缓和,但博弈长期持续性的大方向不会变。
地缘政治冲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于,第一,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时,大宗商品价格会有一个更大的波动或上行,这会加剧全球的滞胀压力;第二是会直接影响投资者情绪,冲突加剧的时候投资者会增持避险资产减持风险资产,会加剧金融市场的波动。
第二重压力是美元强周期如何走。美国高通胀是三重压力的结果:一是新冠疫情导致的供给侧冲击;二是疫情之后美国实施的史无前例的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提高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临时性收入;三是疫情这几年美国进行的技术变革,比如远程办公模式开始普及。
经过了一年半的加息缩表,美国通胀下到了3%~4%附近,但是核心通胀再往下走有点困难。因为美国劳动力市场依然紧张,这使得工资面临上涨压力,因此物价里的服务和房租下不来,因此我们判断短期美国通胀距离美联储的目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美联储可能不会再加息了,但是明年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也比较低。
因此未来半年全球依然会在比较高的长期利率环境下运行,这有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可能会有新的金融动荡。美联储加息以来发生了两波金融动荡,第一波是发展中国家因为资本外流陷入外汇危机,外债压力加大、资产价格下行,比如斯里兰卡、巴基斯坦、黎巴嫩、土耳其、埃及、赞比亚、阿根廷。今年二季度欧美爆发了银行业危机,原因之一也是美联储非常陡峭的加息。
未来一个潜在风险在于美国的高收益债市场;另一个潜在风险在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第二个含义是美国经济在很高的利率下可能不堪重负,因此经济减速。
第三重压力是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疫情之后很多发达国家都在反思过去的供应链产业链战略,过去追求效率,现在追求韧性。因此,美国把跨国公司的业务外包给离自己足够近的国家或者双边关系足够好的国家,全球范围的产业链供应链形成了区域化、本地化、碎片化的趋势。
如此一是会降低资源的全球配置效率,推升商品的生产成本,缓慢推升全球通胀中枢;二是中国是全球产业链连接最多的核心枢纽,现在开始受到影响。
三重压力共同形成了滞胀格局。
滞从何来?美元强周期会导致经济下行。胀从何来?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产业链碎片化之后资源配置效率下降,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2023年是滞胀格局,2024年也是,延续到什么时候,取决于地缘政治冲突的走向,以及未来能不能找到新的方式重塑全球增长。
2024年中国经济怎么走
2024年中国经济会怎么样?我从两个角度分析。
从国际收支角度来讲,以贸易为代表的经常账户会继续承压。
从出口端看,高利率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使得全球需求下降,中美贸易摩擦也会使中国对发达国家的出口面临挑战。
从进口端看,随着中美双边关系的改善,中国开始从美国大量进口农产品,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也使得对大宗商品依赖度很高的中国会增加进口成本。所以中国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金融账户会有所改善。今年我们经历了直接投资流入的大幅下降,三季度甚至经历了FDI净流出,这是很多年没有发生的事情。但是近期跨国公司没有很多地方可以去,再加上中国经济在反弹,制度环境也在进一步优化,所以明年FDI可能会有改善。
最后,中国汇市和股市短期拐点可能正在到来。
此前我和很多国内外基金经理做了交流,为什么我们出台了这么多利好政策,始终没有扭转预期,他们回答了三个核心关切:
第一,从高频数据来看,宏观经济有没有真正触底反弹。
第二,房地产民营开发商的流动性困境有没有真正得到疏解。
第三,中美双边关系究竟是改善了还是恶化了。
此前,这三个问题的确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但是最近这段时间这三个问题都在发生边际改善。
第一,从宏观数据看,今年中国经济的底部是7月份,8~10月连续三个月大多数数据在反弹。再加上前段时间新发了1万亿元国债,释放了财政放松的信号,这对于稳住短期经济增长预期非常重要。
第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之后,有两个很重要的会议值得关注。一是深圳国资委参加了万科三季度业绩发布会,有两个表态:深圳地铁董事长说从未考虑过减持万科股票,深圳国资委主任说万科早就是我们的报表企业了,言外之意是万科可以算国有企业的参股企业。我相信万科的流动性困境会有根本改观。第二是央行、证监会、住建部召开了一个会,请了很多开发商参加。我觉得这两个会代表政府开始直面民营开发商的流动性问题,民营开发商短期顾虑会逐渐被打消。
第三,中美关系边际改善,最近半年中美高层互访越来越多,中美关系至少短期内在朝积极方向走。
这三个问题得到解决之后,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核心诉求正在得到改善,因此我有一个大胆判断,就是股市和汇市拐点快来了,期待2024年中国的股市会有更好的表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中国气象局:8月需重点关注暴雨 台风 高温及干旱四个方面
由于8月还处在“七下八上”防汛的关键时期,建议重点防范暴雨洪涝风险及强降水天气引发的次生灾害。根据8月气候趋势预测,中国气象局建议重点关注暴雨、台风、高温以及干旱四个方面。0000华为余承东内部信曝光:没有等出来的未来,只有闯出来的明天
余承东称,终端一直是一支敢于创新、敢于胜利的铁军,未来十年,仍将加大研发投入,从根技术上突破。1月2日晚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业务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的内部信曝光。余承东表示,不经黑夜,不到黎明,通向胜利的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过去几年,面对一轮又一轮的制裁打压,顽强的终端将士没有浪费这一场危机的机会,反而迸发出了更大的能量,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学会开逆风船。0000海洋也在升温!远海风暴概率增加,如何威胁航运业和全球供应链
当前全球贸易的90%是通过海运完成的。陆地上酷热不退,海洋温度也屡破纪录。根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机构数据,7月31日全球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正好是20.96摄氏度,险些打破2016年创下的纪录。同时,大西洋表层温度飙升至创纪录的25摄氏度,比2020年创下的前最高温度整整高出1摄氏度。科学家们警告,温度可能被刷新,因为通常情况下全球海洋最热时期是3月。锤子财富2023-08-27 21:29:020000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约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通电话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约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通电话,双方就当前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2024年3月27日,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应约同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通电话,双方就当前中美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0000借力长安汽车,马自达加速在华电动化转型
长安向马自达输出智能化与电动化技术。4月16日晚,马自达(中国)首次对外公布了电动化时代的转型战略和目标愿景。与大众、丰田等车企相比,马自达转型电动化的节奏仍嫌稍慢,但作为全球最“顽固”的燃油车企,马自达总算是迈出了坚定的步伐。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