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教育已来,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势头如何?
在教育数字化大背景下,5G教育数智专网的诞生,携带着快捷高速、安全稳定的特征,建立了从智能终端直达教学应用的“端到端”的数字基座。
“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是蕴含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中的。”上海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龚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大平台、大网络进行全面的基础支撑。东方有线5G教育数智专网,有着5G低延时的优点,也有着一个非常关键的优点,即对整体的身份认证体系,能够做到一个全面支撑。
依托广电5G高速率、低延时、广连接的网络优势,5G 智慧教育的应用创新在加速实现。在5G教育数智专网这一数字底座的基础上,创新和融合应用正不断出现,有效的5G教育生态圈正在构建形成,为未来教育智慧化、智慧学校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在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为实现个性化智慧教育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路径。

智慧教育生态圈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顾小清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数据基础是否已经成型,“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我们是否能够沉淀、汇集,并且通过对数据的汇集和对数据价值的挖掘,来发挥数据驱动的价值,并用挖掘出来的数据价值,推动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落地。”
她表示,在数据基础这一块,经历两年多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上海首批试点已将数字基座建立起来,发挥了数据沉淀的作用。从数字基座到数据中心、应用中心,将来自不同厂商的应用进行整合,学校可以从中选择具体的应用需求。
例如,5G等信息技术的加持,破除时空间隔,实现实时的交互连通。
王龚从数字化助力师资教学角度介绍称,“我们师范生可以沉浸式地听一些优秀教师的课程,包括优秀教师的一些教学案例以及教学指导,现在我们已在部署一套教研系统,让师范生也参与到教师的教研当中。”
他表示,“通过5G数智教育专网,以及我们后续建设的相关平台,这些平台会联合生态伙伴进行研发,在这张网上设计更多的包括硬件、软件等一系列的工具支持远程课堂的实现。”
今年6月落地的5G教育数智专网,覆盖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全业务、全流程教学数字化场景。
这些教育数字化应用场景中,包括了教室教学、教师教研、家校互动三大板块。具体看,在教室教学中,例如智能终端访问三个助手应用、课堂视频录制以及教学管理;在教师教研方面,则是有数字资源库整合、教师培训(协同备课、远程教研)等;家校互动,包含了作业答疑互动、教学可见点播、校园教育信息推送等。
基于专网的数字基建,东方有线为“5G 智慧教学”、“5G 教师教研”以及“5G 家校互动”的融合应用打造标杆案例。当前教育专网试点已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五嘉定实验学校等十余所学校试点,后续将在“三个助手”试点学校进行推广。

在创新应用场景中,依托5G教育数智专网与数字电视平台,大小屏互动,打通课堂内容与家庭课后辅导业务通道,构建家校互动新模式;同时,东方有线整合希沃等教育服务商技术能力,连通上海师范大学的核心资源。
王龚举例称,“以课堂录制一节课为例,最早用摄像头录制录播一节课,包括教室全景、黑板板书、老师声音以及PPT在内的一节完整的课,需要2G的容量,容量一大,上传就成了问题。”他表示,如今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一节课程的最大容量不超过50兆,“再加上这么一张网(5G教育数智专网),加上生态圈里的合作伙伴助力研发,使得我们的整个数字化赋能教育成为了可能。”
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数字化的各个不同场景中,涉及到学、教和管理,家校互动等场景都是数字化的内容体现。
“因材施教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的,数字化教育最终要达到这个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关注我们的数字化如何支持智能、个性化的学习这一目标的达成。”顾小清认为,教师的教育和管理者的管理,这些最终实际上还是要培养人,让每一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得到智能、个性化的发展。
5G等数字技术带来的一大特点,在于促进教育公平,通过技术的远程介入,将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学资源,通过信息传递到教育资源匮乏的欠发达地区,提高当地的师资力量,从而惠及学生。“其实,通过技术手段分析学生的行为模式,相应地对他的接受程度进行改良、改善,让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够得到适合他的发展,这是教育公平的另一种体现。”顾小清表示。
对此,王龚也认为,研发智慧教育平台的目的,首先就是将所有的优秀教育资源覆盖下沉,让偏地区或者是乡村教师,通过视频学习提升教育水平,进行自身迭代建构.
“其次,是将一些发达地区有而乡村地区缺乏的科创类、艺术类课程覆盖下沉,在未来,是不是有可能通过这些新技术将这些课程全面复制、推动下去?这也是我们正在推动的。”王龚表示,他们正在和多方合作推进试点在线免费公益的科创类课程,这将是空中课堂未来3.0的版本。
他说,“通过技术迭代方式,让这些有兴趣的孩子,通过电视远端来学习这些优秀的教学资源,让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拥有同样的一个平台。”
教育数字化应用
2021年,教育部批准上海为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
两年多来,上海市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了多方面的突破,包括5G 云网融合、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技术在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应用,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手段大量涌现等,数字化在助力教育新机制与新评价构建、推动教育理念和模式变革、促进学生个性多元发展、推进教育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加快教育新业态形成等方面的作用和效果不断彰显。
基于5G教育数智专网,东方有线创新教育数字场景,打造从点到面,扩大优质数字资源覆盖面。
顾小清认为,在学习服务方面,东方有线基于5G数智专网整合不同的产品,例如在家校互动上,可以非常快速的微视频化,联通家庭的有线电视端,学生在完成知识消化、知识吸收环节当中,可以来获得服务,“假如遇到问题,可以有一个Q&A的环节,未来如果这个环节加上大模型的话,就可以来实现 AI互动。”
在未来的应用设想上,顾小清提出的设想是数字人,即以学生喜欢的虚拟玩伴形象,以数字伙伴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智能个性化的课后服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吸收和消化,“通过数字卡通人物和学生进行对话,具体怎样通过大模型来进行驱动,是我目前正在研究的。”
据悉,东方有线后续还将为教师教育生涯发展、学生电子档案袋提供数据基础基座。
王龚表示,在各类应用场景中,包含了终身教育和各类数字化服务,“在这些场景当中,不仅是育人场景,我们也有管理场景,上海师范大学是全国首个将本校毕业生成绩单推上一网通办的,即将学校毕业生的成绩总单接入到他的证件栏里,这便于下载成绩给到用人单位。我们后续还会和其他高校等多个单位合作,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赋能。”
在未来,5G、物联网、AI等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将促进智慧校园发生变革,对传统教学带来更生层次的冲击。
在9月21日召开的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大会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王浩表示,上海将进一步聚焦“数据、资源、基座、教师、学生、场景、环境、安全”八个方面,通过推动上海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开发和利用,推进上海智慧教育平台和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推进数字化赋能学校综合治理,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数字化赋能学生成长计划”等方式,深入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促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发展专项支持政策》
对于纳入生态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区属提升生态品质类、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保障类政府投资项目,由市级财政按照市审定投资的90%给予定额补贴。0000靠加盟跑马圈地的锅圈登陆港交所,两年前获茅台基金投资
锅圈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0月11日,已开出10025家门店。公司成立6年就能破万店,离不开加盟体系的支撑。11月2日上午,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锅圈”,02517.HK)正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在本次IPO中,锅圈共计在全球发售6880.28万股,其中香港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两部分均获超额认购。0000国资委:将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实施人工智能AI等专项行动,抓紧在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形成标志性成果。1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版图,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各国企业竞争的新赛道,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0000云计算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国家医保局再提中医药传承创新丨明日主题前瞻
云计算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国家医保局再提中医药传承创新;今年将适度超前开展铁路基础设施投资。①云计算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