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回稳,A股年底反弹“稳”了?| 市场观察
人民币汇率连续多日回升,美元兑人民币回到了7.17左右。11月20日,A股早盘下跌,但在10点后也开启了反弹模式。10月24日开始至今回升近一个月之后,A股的反弹行情会如何继续走下去?
业内人士认为,近日人民币汇率回稳,随着中美关系改善,美国加息节奏变化甚至明年可能降息,A股已经迎来较好的做多窗口,未来随着经济复苏预期,房地产销售可能回暖,反弹行情有望延续下去。
“2023年11月1日至今,人民币汇率大涨超1300个基点,蕴含的利多信息足够提升A股和港股的市场风险偏好。”深圳市德远投资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伍周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3年10月底开始,央行政策对经济起到一定的托底效应。伍周预计,从2023年10月24日起,到2024年一季度,是A股和港股比较友好的做多窗口。
信达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表示,当下市场是季报的空窗期,而且整体估值更低、超跌的范围也更大,反弹的时间上大概率会远多于一个月。近期美债利率回落和中美关系缓和有利于反弹,而能否反转,需要重点观察12月政策和明年春季地产销售。投资者需要关注年底政策的变化,明年春季各行业新一年的数据,预计这两个层面大概率均会改善,反弹升级为反转的概率不低。樊继拓预计跨年前后,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高。
华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表示,海外流动性放宽下外资有望弱修复,新发基金及融资可能持续改善:一是,10月美国CPI超预期下行,通胀有所缓和下进一步削弱了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年内加息周期有望结束,并且有望在明年开启降息窗口,海外流动性大幅宽松下有利于外资的进一步修复。二是,当前国内基本面持续回暖,政策持续出台落地下无外因扰动,市场情绪可能回升,便于刺激新发基金、融资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华西证券策略分析师李立峰表示,随着美国通胀下行和美元指数走弱,市场继续交易“美联储加息结束”,全球风险资产迎来喘息。10月各项经济数据显示国内需求端仍显不足,在“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的政策基调下,财政政策靠前发力,货币政策也将配合宽松。当前人民币汇率已回到8月份水平,汇率贬值对货币政策的制约已明显缓解,叠加外交方面大国关系的转暖,后续外资重回净流入的可能性在增加,助力本轮A股岁末行情的延续。
伍周认为,目前多方面在好转或稍微友好,鉴于经济还没有较明显的复苏等,科技仍然是最大的风口。在产业趋势的催化下,场内活跃资金热衷在“AI 华为”两大主线里面持续挖掘,待经济有较好的复苏预期,叠加北向资金大幅回流,顺周期板块才能形成比较好的上涨合力。
收盘丨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创业板指跌1.14%
机构指出,市场受意外因素冲击较大,地缘波动及自然灾害冲击海外供应链。但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仍在持续,宽基指数的配置价值依然凸显。1月3日,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截至收盘,沪指涨0.17%,深证成指跌0.75%,创业板指跌1.14%;北证50指数跌0.41%。盘面上看,旅游、中药、煤炭、地产、磷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题材股全线退潮,MR、PEEK材料大幅回撤,机器人、果链概念集体下挫。锤子财富2024-01-03 15:39:570000全球股票基金资金流入创十年新高,“股强债弱”背后什么逻辑?
投资者大举涌入股票市场,资金主要流向美国和欧洲市场,美国股票基金单周净流入373.7亿美元,占全球资金流入的绝大部分。近期全球资金流动呈现出“股强债弱”的特征,股票市场吸引了大量资金,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市场。避险资产如贵金属、政府债券则明显失宠。锤子财富2024-11-25 00:30:350000重疾险日渐式微,失能险成为险企新增长线
险企之所以会瞄准失能险这个新赛道,是因为这是一个双赢的产品。当重疾险日渐式微,是否会有一条新产品线,既可以在需求端满足客户需求,又可以在供给端为失速的健康险寻找新的增长可能?从近期的市场情况看,保险公司将目光聚焦在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的个人失能险上。0000住房租赁“金融17条”出炉,覆盖项目全周期
为租赁住房的投资、开发、运营和管理提供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楼市又迎重磅消息。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加强住房租赁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满足团体批量购买租赁住房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发放住房租赁经营性贷款等共计17项内容。0000